【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案例回顾之发菜案】
“食发菜,盼发财”——就因这讨喜的谐音,发菜在不少地区的宴席上成了“吉祥担当”,似乎端上桌就自带“好彩头”的光环。
可谁能想到,为了这根像极了头发丝的东西,有人竟把草原“扒”得遍体鳞伤,还赔了钱又蹲了班房。
![]()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发菜看着像野菜,却被划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说它是植物吧,生物学家又摇着头说“不算数”。
这团黑乎乎的“戈壁发丝”,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01
搂一斤发菜毁百亩草场?6人搂150斤发菜,赔了10万还获刑
2023年8月的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还是那片草原,但张某等6人的到来,给这里留下了一道道“伤疤”。
![]()
他们带着特制的“发菜耙”,偷偷潜入天然草场,像梳头似的在草原上反复刮梳,硬生生搂出了150斤发菜。
别以为这是简单的采摘,这种铁耙简直是“草原削皮刀”,不仅把发菜搂走,连带着扎根的青草、结块的草根和表层土壤也一并掀起,所过之处寸草难生,留下草场沙化的隐患。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点草皮吗?”但发菜这东西,堪称“生态千斤担”。它轻得像头发,可采挖1公斤就要毁掉数百平方米的草场,生态价值远比市场上的售价金贵。
![]()
经过权威机构评估,这6人的行为直接搞坏了52.82亩温带草原化荒漠的生态系统,光生态损失就达9.11万元。
2025年3月19日,法院的判决下来了:6人因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各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共处罚金4000元,还得连带赔偿近10万元的生态损失费。这“发财”梦,最终变成了“破财”坑。
02
这根“头发”不简单!戈壁来的“黑头发”,遇水就“变脸”
发菜这名字,纯属“看脸取名”——它长得太像人类的头发了,棕黑发亮地团在地上,不认识的人路过,八成会以为是谁丢的假发团。
![]()
它的学名叫发状念珠菌,还有地毛菜、龙须菜这些雅致的别名,被称为“戈壁之珍”。
别小看这团“头发”,它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基石”。在甘肃、青海、宁夏这些地方的戈壁缓坡、山间平地,它常躲在戈壁针茅、猪毛蒿这些荒漠植物底下,像个低调的卫士紧贴地面。
它由无数单细胞串成丝,裹在胶状物质里,大的团块直径能近50厘米,黑黝黝的不起眼。
![]()
但只要一场雨,它就会“变脸”:吸水膨胀后,表面变得黏滑有弹性,颜色也从黑转成蓝绿或褐色,藻体还会悄悄分裂生长。
这种“遇水重生”的本事,正是它能在荒漠存活的秘诀。
03
生物界的“跨界选手”:不是植物的“保护植物”
发菜能登上宴席,靠的不只是寓意——它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咬起来有独特的韧劲,确实是难得的美味。
![]()
可早在20年前,它就戴上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桂冠,这让不少人犯嘀咕:“明明是野菜,怎么就受这么高规格保护?”更绕的是,生物学家还说:“它压根不算植物。”
这就得从分类学说起了。咱们普通人习惯把能吃的草本都叫野菜,但在生物学眼里,“出身”很重要。发菜属于蓝菌门念珠藻科的藻类,按“五界分类法”,生物被分成原核生物界、真菌界等五类,发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界——而植物界都是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
简单说,发菜是生物界的“跨界选手”:生物学上不算植物,但在日常应用和传统分类里,大家还习惯把它归为“广义植物”。也正因这种特殊性,加上它的生态价值,才被纳入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04
从“戈壁杂草”到“天价珍馐”:都是“谐音”惹的祸?
发菜在戈壁里寂寞了千万年,怎么突然就成了“香饽饽”?这事儿得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说起。
改革开放后,“发财致富”成了全民追求,而广东、香港一带的人特别爱讨口彩——当地把“发菜”里的“发”(fà),巧妙换成了“发财”的“发”(fā),这一下,发菜的身价直接“坐了火箭”。
![]()
本身口味甘美,又挂上“发财”的吉祥牌,发菜迅速成了粤式宴席的“标配”。
可它天生娇贵:野生资源少,长在人迹罕至的荒漠,采挖起来费劲,运到南方还得保鲜,价格自然一路飙升,成了普通人吃不起的珍稀菜。
嗅到商机的人蜂拥到西北,一场“挖发菜热潮”席卷荒漠——可没人想到,这看似“物尽其用”的买卖,正在给草原生态挖下大窟窿。
05
为什么连“采一把”都不行?它是荒漠的“生命卫士”
有人不解:“发菜长在荒漠,吃了它也算物尽其用,为啥非要禁采?”答案藏在发菜那些看不见的“超能力”里——它不是普通的食材,而是荒漠的“生命卫士”。
![]()
第一,它是“草原营养师”。发菜的丝状体里有特殊的异形细胞,能把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氨基酸,给羊草、针茅这些牧草提供“免费肥料”,让贫瘠的荒漠长出生机。
第二,它是“固沙小能手”。无数发菜丝交织成的“生物地被层”,能让土壤黏结率提升30%以上,就像给沙漠铺了层“防护网”,牢牢锁住沙土,阻止草场沙化。
第三,它是“慢生长选手”。发菜长得比乌龟还慢,一旦被采挖,几十年都恢复不了。更要命的是,采挖时用的耙子会“斩草除根”,把草原的“皮肤”都扒掉,沙化就成了必然。
![]()
第四,它是“生态预警员”。草原一旦超载放牧或遭遇干旱,发菜会先出现藻丝破碎,就像给生态系统拉响“警报”,提醒人们及时干预。
所以,1999年发菜被列入保护名录,保护的从来不是一根“头发丝”,而是脆弱的荒漠生态——毕竟,比起餐桌上的“好彩头”,守护住草原的绿意,才是真正的“长久发财”。
![]()
信息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6人因盗采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发菜获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