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前言·】——》
每天做饭都要加盐,超市货架上摆着加碘盐、无碘盐、海盐、低钠盐,好多种类看得眼花缭乱。
买盐这件小事,真没那么简单。有人说加碘好,也有人说碘吃多了会生病。
家里那罐盐到底该换不该换?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说清楚,让你以后买盐心里有底。
为什么中国人要吃加碘盐
1994年那会儿,国家开始在盐里面统一加碘。这不是随便定的政策,是因为当时很多地方的人都缺碘。
缺碘会怎么样?脖子会肿起来,医学上叫"大脖子病"。
更严重的是孕妇缺碘,生出来的孩子智力会受影响,这个问题在内陆山区特别明显。
![]()
碘这个东西,人体自己造不出来,只能从外面吃进去。
海边的人还好,经常吃海带、紫菜、海鱼,碘元素够用。
内陆地区就麻烦了,土壤里碘含量少,种出来的粮食蔬菜碘也少,老百姓根本没地方补充。
![]()
加碘盐推广了三十多年,效果非常明显。原来满大街能看见的"大脖子病"现在基本绝迹了。小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也提高不少。
这个政策救了无数人,这点必须承认。
![]()
什么人不能吃加碘盐
加碘盐虽然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合。有几类人得特别注意。
甲亢患者首当其冲。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本来甲状腺就太活跃了,再补碘就是火上浇油。
这些人去医院看病,医生第一句话就是叮嘱:别吃加碘盐,海鲜也少碰。甲亢控制不好,心慌、手抖、暴瘦,身体吃不消。
![]()
沿海地区的居民也要考虑换盐。青岛、舟山、湛江这些地方,家家户户海鲜吃得多。
一周吃三四顿鱼虾蟹,碘摄入量早就够了。再天天用加碘盐做菜,碘就超标了。
碘过量同样会引发甲状腺问题,这个很多人不知道。
![]()
孕妇和哺乳期妈妈比较特殊。她们需要的碘比普通人多,但也不能瞎补。
最好去医院查一下尿碘水平,让医生给出专业建议。
有的孕妇本身碘就不缺,还拼命吃海带喝海鲜汤,加上用加碘盐,结果碘过量了,对胎儿也不好。
![]()
做过甲状腺手术的人也得听医嘱。
有些人切了部分甲状腺,有些人做了碘131治疗,这些情况都需要医生评估,不能自己随便决定吃什么盐。
![]()
普通家庭到底该选哪种盐
大部分家庭,老老实实买加碘盐就对了。别听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说法,什么"加碘盐有毒""全民碘过量",都是瞎扯。
碘缺乏的风险远远大于碘过量。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爱吃海鲜,也不吃海带紫菜,日常饮食里碘来源本来就少。
![]()
有人担心加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结节。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和遗传、环境、情绪都有关系,不能单纯怪在加碘盐头上。
医学研究也证明,正常摄入加碘盐不会增加甲状腺疾病风险。
![]()
选盐的时候看清包装上的含碘量。
正规的加碘盐,每公斤含碘量在20-30毫克之间,这个浓度是科学计算过的,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别买那些来路不明的散装盐,质量没保障。
![]()
网红盐真的更健康吗
超市里现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级盐"。玫瑰盐、喜马拉雅盐、竹盐、湖盐,价格比普通盐贵好几倍,包装精美,宣传语写得天花乱坠。
实话实说,这些盐的主要成分还是氯化钠,和普通加碘盐没有本质区别。
有些盐含一点点钾、镁、钙,但那点含量根本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想补钙补镁,吃点蔬菜水果效果好得多。
![]()
竹盐据说是韧竹筒里烧出来的,商家宣传能排毒养生。这纯粹是营销噱头。盐就是盐,烧再多次也改变不了化学性质。
排毒这个概念本身就不科学,人体有肝脏肾脏负责代谢,不需要盐来帮忙。
低钠盐倒是有点用处。这种盐用氯化钾代替了部分氯化钠,钠含量降低了30%左右。
![]()
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但也别指望低钠盐能治病。
控制血压还得靠少吃盐,而不是换种盐就万事大吉。
买盐不用追求贵的,选适合自己的就行。普通家庭买最便宜的加碘精制盐,又经济又实惠。
每天到底该吃多少盐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吃盐不超过5克,大概就是一个啤酒瓶盖那么多。中国人平均每天吃10克以上,超标一倍多。
问题不光出在炒菜放盐上。酱油、豆瓣酱、蚝油、鸡精,这些调味品盐分都很高。
一勺酱油的含钠量相当于1克盐。做菜时调味品放多了,就算不加盐,钠摄入也会超标。
![]()
腌菜、咸鱼、火腿肠、薯片、方便面,这些加工食品是"隐形盐"的重灾区。
吃一包方便面,钠摄入就接近一天的限量了。外卖和餐馆的菜普遍偏咸,为了让菜好吃,厨师下手都很重。
想控制盐摄入,得从多方面入手。做菜时最后再放盐,这样咸味停留在食物表面,用量少也能吃出咸味。
![]()
多用醋、柠檬汁、花椒、八角这些调料提味,减少对盐的依赖。少吃外卖和加工食品,自己在家做饭最靠谱。
买东西的时候看营养成分表。上面会标注钠含量,可以换算一下。钠含量乘以2.5,大概就等于盐的含量。
一对比就知道哪些食品钠超标了。
![]()
《——【·结语·】——》
盐罐子虽小,学问不少。加碘盐保护了几代中国人的健康,大部分家庭继续吃就对了。
特殊人群根据自己情况选未加碘盐,但得先咨询医生。别被网红盐迷了眼,贵的不一定好。
真正要紧的是控制用量,每天5克盐的标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在生活细节上下功夫。
![]()
信息来源: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 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 4.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5. 中国营养学会官方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