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块钱一餐,“禁止新鲜肉菜”,他开的预制餐厅没人反对

0
分享至


最便宜的热干面2元,最贵的单品13元,每天只营业三小时,却已有不少熟客“上头”,几乎天天来光顾。这家只卖预制菜的小店似乎在做一场实验。

“本店工业习俗,新鲜肉菜莫入。”

西贝风波后,当众多餐馆纷纷贴上“本店没有预制菜”的标识时,成都武侯区一条小巷的尽头,有一家店却公然挂出这样的牌子。这是一家奇特的小店,没有明火,没有锅气,只有码放整齐的工业包装。

一位湖北小伙走进来,面对价格2块钱的热干面发出惊呼,吃完后讶异地告诉老板,这和他家乡街头卖4到6块的热干面相比,“有80%还原度!”

附近小区的大哥疑惑地走进店:这店没有明火,食材尽是包装好的东西。他点了一碗面,吃过之后,几乎天天来,“三个月不下十回。”老板回忆,他还会主动询问新品,午餐肉从点一片加到三片,脆哨加两份。


(图/网友拍摄的店内餐品 图源大众点评)

小店开在一条断头路上,没有热闹的人流,甚至没有完整的屋顶,老板葛世贤是一位自称“工业食品博主”“午餐肉艺术家“的中年人。2019年,他通过挑战“连吃一百天午餐肉”成为美食博主。


(图/餐馆正在营业 图源大众点评)

今年7月,葛世贤的小馆开张了,只卖来自工厂的半成品和预制菜——宜宾燃面、武汉热干面、笋子烧牛肉……热干面2元,最贵的单品13元。葛世贤清楚,这家店不打算赚钱。用他的话说,这更像是一场实验。

在“预制菜”三个字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当下,这家仅开业三个月的小店,某种程度上意外地成了一个微型的观察窗口:关于食品工业、关于消费心理、关于当代人对“吃饭”这件事的重新理解。

来自工业美食博主的

“预制菜鉴别法”

你是否想过,走进任意一家餐馆,入口的菜肴有多大比例是后厨现场烹制的,哪些是预制的?

前不久,寻常的一天,葛世贤在散步时偶遇家附近的一家面馆正在卸货。他凑上前去看,发现对方使用的豌杂面浇头,与自己店里的浇头竟是同一个厂家。区别只在于,对方用大包装,他用小包装,但价格差出一倍不止。

对此,葛世贤见怪不怪,他还开了一家烤肉店,他透露,“像烤肉店这类餐饮,在小吃层面基本全预制化了。现在大家都是低毛利,一个只有几张桌子的小店,不可能再养一个面点师傅”。在他看来,预制是整个行业的大趋势,它让大家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可控的产品。

很长一段时间,多数人把“难吃”、“料理包”和“预制菜”划等号。基于长期行业观察与探店经验,葛世贤总结出了一套辨别现炒与预制的办法。

第一条看上去就有些反常识:难吃的,反而可能是现做的。“炖、蒸、烧这类菜,很难靠肉眼和味觉分辨是否是预制。如果觉得难吃,比如没炖软、去腥不好、调味不均——它很可能就是现做的。”葛世贤解释,“手艺是稀缺的,不是所有餐馆经营者都具备。但工厂有能力聘请顶级厨师和食品工程师设计配方,他们无法容忍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味道不佳。”

比如说蹄花,正是“预制非常成熟”的品类。葛世贤有自己钟爱的一家蹄花店,对那家店的供货工厂、汤头来源一清二楚,全是预制的,但他心甘情愿成为常客。“它确实好吃,所以我愿意去。”


(图/百度百科预制菜)

炒菜最容易分辨。“锅气,或者说美拉德反应带来的风味是料理包无法复制的。从料理包里挤出来的鱼香肉丝,不可能有现炒的锅气。”“像碗碗菜、自选快餐,很多也用半成品炒制。”但他并不排斥。

葛世贤认为,工厂的标准化工艺已经能够超越普通餐馆厨师的技艺。比如他店里最贵的单品——13元的预制笋子烧牛肉浇头,“成都90%的面馆现烧都烧不出那个味道。”他解释,工厂生产的统一半成品,在品质上更好把控,“肯定比不过那些手艺特别好的店,但能胜过一个平均值。”

在清炖的菜品上,他更多从肉质上分析,经过冷冻的预制肉品,口感有细微差别:羊肉可能更松散,或微微发红;冷冻过的鸡肉肉质更紧,同时又失去一点嚼劲,“好像嚼几下就散开了”。

这些极其细微的差别,绝大多数人感觉不出来是工业食品。葛世贤说。

预制菜的“科技”被污名化了

十年前,西贝开始倡导全开放式明厨。因为喜欢那里明亮的就餐环境,葛世贤一度经常光顾。他第一次亲眼见到一包羊肉被店员当着自己的面拆开,倒入碗中,放进微波炉。“当时觉得有点好笑。“现在,他在自己开的小馆里也这么干。

葛世贤在短视频平台,通过挑战吃午餐肉一百天走红。在当时的互联网上,午餐肉是一种被许多人认为大量添加防腐剂的、不健康的食物。甚至有视频博主提出,午餐肉里其实没有肉。

小时候,葛世贤的父母经营一家小型罐头厂,因此,他对午餐肉等食品加工流程非常熟悉,熟制的午餐肉罐头靠物理隔绝,不需要防腐剂。“我知道好的工厂是什么样,也见过差的。正因为了解,反而对预制菜没有偏见。”

“预制菜的整体工艺水平越来越高。”从2014年接触食材供应链开始,再到成为美食博主,开始走访大量食品工厂,葛世贤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感受到了十年间食品加工行业的快速迭代。早年料理包倾向多加防腐剂以实现常温保存,如今则更多依靠先进急冻技术与自动化生产线。急冻技术,从原本零下二三十度发展到零下几十度,虽然设备成本高,但市场扩大让企业敢于投入。

他进一步解释,事实上,无论是速冻还是软罐头工艺,都无需添加防腐剂。“急冻与家用冰箱冷冻完全不同。”

工业急冻能在极短时间内将食品中心温度降至零下数十度,迅速锁住水分与鲜味,而家用冷冻速度慢,冰晶大会破坏细胞结构,影响口感。更重要的是,急冻能迅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根源上切断食材变质的路径,因此不再需要防腐剂,就能实现食材保质期的有效延长。

在葛世贤看来,正规大厂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远严格于街头厨房。“即便想参观工厂,也只能走参观通道。进车间需换衣、戴帽、消毒,走完全套流程。”他强调:“添加剂超标是我们最不用担心的事——风险高且没必要。”

但在很长时间里,劣质外卖料理包影响了公众对预制菜的认知。

(图/某网购平台料理包产品)

当网红辛吉飞和“科技与狠活”的说法流行时,葛世贤曾在自己的账号里公开反驳。他觉得,“‘科技’被污名化了。”类似于辛吉飞这样的博主,用娱乐化、夸张的演绎方式,让人误以为工厂也那样粗暴地操作。实际上,“工厂对添加剂的使用会精准到毫克。”葛世贤说。

通过对自己视频评论区的观察,葛世贤发现,公众对预制菜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预制菜就该便宜,二是认定预制菜一定难吃。“其实有很多高标准的预制菜并不便宜。真正为省钱的餐馆,反而会自己去市场找廉价食材。连锁餐饮用预制菜,首要目的是标准化与供应链管控。”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规定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同时要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统筹制定严谨、统一的覆盖预制菜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在葛世贤进入食品工厂的这些年,预制菜行业已经从野蛮生长逐渐走向标准化。他决定开一家预制菜小店。

年轻人更容易接受预制菜?

7月15日,葛世贤的小店——一家纯工业、无新鲜食材的餐馆开业了。晚上八点营业,每天只营业三小时,平均每天二三十人走进店里。

葛世贤把它做成了一个面对面、板前料理式的吧台。在吧台里面,顾客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全部操作过程。这里明码标价售卖半成品和预制菜:宜宾燃面2元,最贵的浇头13元。比一桶方便面还便宜,“根本没打算赚回房租”。


(图/葛世贤正在店里做面 图源大众点评)

小店的反馈印证了葛世贤的观察,当代年轻人是在方便食品中生长的一代,对工业食品有天然的接受度,并不排斥预制菜,关键是要物美价廉。近期西贝进行降价、发代金券后,不少门店便出现了排队潮。

中国饭店协会2024年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范围内有61.5%的受访者表示 “愿意经常购买预制菜”,较2022 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尤其在25至40岁年龄段中,接受度高达73.8%。

最近,葛世贤打算做一个更公开的实验:拉一大桶工厂生产的红烧肉,立个牌子写明是预制菜,看有没有人来吃。“我只是在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葛世贤说,如果顺便能让一些人改变对预制菜的偏见,那也不错。


(图/社交平台截图)

这场实验并不打算回答那个终极问题——“锅气”和预制菜的“标准化”如何兼容?但它似乎在追问,当食品工业越来越透明和标准化,制作工艺日趋先进,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和餐饮文化也将出现新的可能性。正如有人对“锅气”依旧热爱,也有人对午餐肉、冷冻食物、半成品预制菜等有偏好和需求。

根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3616亿元,并以每年20%-35%的增速持续扩张,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7490亿元。这意味着,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看见,预制菜已悄然嵌入了中国人的饮食之中。

题图 | 受访者视频截图

运营 | 邓官靖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果马寅初没有提出人口论,没有实施计划生育,如今我国会怎样?

如果马寅初没有提出人口论,没有实施计划生育,如今我国会怎样?

微野谈写作
2025-11-15 13:50:03
陕西985女生火了!情趣内衣用完就退,商家公开讨伐,曝更多猛料

陕西985女生火了!情趣内衣用完就退,商家公开讨伐,曝更多猛料

小影的娱乐
2025-11-16 02:00:04
小迈克尔·波特单节惊艳表现,创下职业生涯里程碑

小迈克尔·波特单节惊艳表现,创下职业生涯里程碑

好火子
2025-11-15 23:59:44
前法国国脚:姆巴佩踢了一场就走,队友恐怕厌倦了他获得的特权

前法国国脚:姆巴佩踢了一场就走,队友恐怕厌倦了他获得的特权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6 00:00:30
歼-35也行!四川舰开启海试,央视展示弹射10架攻击-21壮观场景!

歼-35也行!四川舰开启海试,央视展示弹射10架攻击-21壮观场景!

烽火观天下
2025-11-15 23:40:28
女性白天和情人发生关系,晚上和老公同房有怎样的感受呢?

女性白天和情人发生关系,晚上和老公同房有怎样的感受呢?

思絮
2025-10-24 10:42:12
库里49+4福克斯失绝杀勇士再胜马刺,巴特勒21+8文班亚马26+12+4

库里49+4福克斯失绝杀勇士再胜马刺,巴特勒21+8文班亚马26+12+4

湖人崛起
2025-11-15 13:12:37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33:59
雷军又赢了,高调宣称小米打败特斯拉,网友却炸了

雷军又赢了,高调宣称小米打败特斯拉,网友却炸了

公子麦少
2025-11-15 15:29:06
向往8迎来格格不入的嘉宾,无情商,直接甩脸说烦死了,却最圈粉

向往8迎来格格不入的嘉宾,无情商,直接甩脸说烦死了,却最圈粉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15 15:02:19
又被一位奶奶惊艳到,虽然58看起来像73,大方的气质让人忘记年龄

又被一位奶奶惊艳到,虽然58看起来像73,大方的气质让人忘记年龄

白宸侃片
2025-11-14 13:35:49
暴打母亲男后续:亲戚称他良心不坏,动手事出有因,老人拿钱捞人

暴打母亲男后续:亲戚称他良心不坏,动手事出有因,老人拿钱捞人

墨印斋
2025-11-15 18:23:39
日本反战人士批高市早苗:不适合做首相

日本反战人士批高市早苗:不适合做首相

新京报
2025-11-15 17:25:45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实测72分钟横穿济南!4号线速度遭吐槽,市民:平峰期还没开车快

实测72分钟横穿济南!4号线速度遭吐槽,市民:平峰期还没开车快

晨晨星
2025-11-16 01:17:28
“一个人挺好”被撕碎!深圳一独居女博士在家晕倒6小时,引热议

“一个人挺好”被撕碎!深圳一独居女博士在家晕倒6小时,引热议

火山诗话
2025-11-15 14:46:29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八星人
2025-11-15 14:25:29
你别不信,大部份公公,都会趁儿子不在家的时候跟儿媳妇保持距离

你别不信,大部份公公,都会趁儿子不在家的时候跟儿媳妇保持距离

游戏收藏指南
2025-11-15 14:42:49
他突然被传死亡了?

他突然被传死亡了?

奋斗在韩国
2025-11-14 14:12:10
终究是纸老虎!豪华之师不敌东道主丢金,李梦6中1,郑薇用兵神奇

终究是纸老虎!豪华之师不敌东道主丢金,李梦6中1,郑薇用兵神奇

萌兰聊个球
2025-11-15 21:35:54
2025-11-16 07:16:49
新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周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21192文章数 12899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高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高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甘肃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南师附中又来一个校区?2026年中考招生格局或将巨变!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