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1月30日旧国标电动车销售大限临近,电动车市场迎来显著异动——铅酸电池率先开启涨价模式,单组价格涨幅达20-30元,部分地区一个月内四次调价,48V20Ah主流型号已涨至440-460元区间。作为占据电动自行车电源市场近80%份额的核心部件,铅酸电池的涨价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核心原因有四。
![]()
其一,铅价飙升构成成本硬支撑。铅是铅酸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占其总成本的50%-60%,部分龙头企业数据显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2024年以来,国内铅价持续走强,年内一度突破20000元/吨,较年初涨幅超23%,创近六年新高。供应端收缩是铅价上涨的关键:河南、云南等主产区环保限产导致原生铅冶炼厂开工率降至68%,废电瓶回收紧张叠加环保政策收紧,使得再生铅企业开工不足,全年再生精铅产量同比下滑超20%。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传导至电池生产端,推动售价同步上调。
![]()
其二,新国标政策释放需求红利。9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GB17761-2024)将铅酸电池车型的整车重量上限从55kg放宽至63kg,这一调整为大容量电池装机提供了空间。重量限制放宽后,铅酸电池车型可搭载更大容量电池组,续航能力提升30%以上,部分车型续航可达80-100公里,改变了此前“续航焦虑”的痛点。市场需求结构随之改变,48V20-24Ah以上大容量电池成为主流,经销商和消费者纷纷提前备货,迎接12月后新国标车市场爆发,进一步放大了需求缺口。
![]()
其三,供需失衡加剧市场紧张。9月起旧国标车全面停产,市场进入“卖一辆少一辆”的库存消化期,经销商面临仓储和资金成本压力,纷纷提高售价覆盖成本。同时,11月30日的销售截止日期形成政策窗口期,消费者担心未来买不到低价车型,抢购行为导致短期需求集中释放。部分代理商和分销商的战略性囤货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形成“越涨越抢、越抢越涨”的循环。此外,冬季是电池更换传统旺季,低温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更换需求增加,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
![]()
其四,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分流了部分产能,2025年户用储能对铅酸电池需求同比增长40%,带动整体铅消费增加25%。物流运输压力、环保检查力度加大等因素也间接影响了电池供应效率,使得涨价压力持续传导至终端市场。
![]()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池并未同步大幅涨价,核心原因在于其成本结构与铅价无关,且主要面向高端市场,价格敏感度较低。对于消费者而言,无需恐慌抢购,目前铅价已现回落迹象,预计12月后价格将趋于稳定。建议抓住政策窗口期理性选择,优先考虑大容量铅酸电池车型以提升长期性价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