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超百万购置的路虎豪车,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遭遇“缸体沙眼”,车主褚先生提出更换发动机总成的诉求,却遭厂家拒绝,仅同意更换发动机气缸盖。这场因车辆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究竟会如何收场?
![]()
事情经过
江西南昌的车主褚先生去年10月底花费130余万元购置了一辆进口路虎揽胜越野车,今年9月13日,褚先生将车辆送至4S店进行常规保养时,被检测出两项异常:玻璃水壶破裂,发动机机油渗漏至冷冻液箱。彼时,车辆行驶里程仅7000多公里。
![]()
10月中旬,褚先生再次将车送至4S店进行进一步检测。维修人员拆解发动机散热片等部件后,判定故障根源为“缸体沙眼”——即发动机气缸体铸造过程中形成的微小孔洞,该孔洞破坏缸体密封性,导致机油渗漏。褚先生称,4S店已确认这属于生产质量问题。
大约一周前,褚先生收到厂家的处理方案:仅更换发动机气缸盖。对此,褚先生表示无法接受,称新车仅行驶7000多公里就要拆修发动机部件,并提出更换完整发动机总成的诉求。
4S店称按手册标准操作,维修方案未达成一致
11月7日,江西长久世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即4S店)相关负责人成先生向媒体表示,厂家给出的更换发动机气缸盖方案,是按照厂家维修手册的标准流程制定,店内所有维修操作均依据手册执行。
![]()
成先生称,目前车企与客户方仍未就维修方案达成一致。褚先生则表示,他多次拨打路虎400官方投诉电话及捷豹路虎上海总部电话,但每次均收到“尽快处理”“尽快协调”的回复,未获明确处理时限或替代方案。11月7日,褚先生还将其遇到的车辆缺陷问题投诉至国家质监总局官网,目前尚未获得反馈。
那么问题来了,就目前褚先生所遇到的问题,其提出更换发动机总成的诉求,能得到法律方面的支持吗?
律驰驾道观点
路虎缸体沙眼纠纷争议焦点分析与法律观点
本案涉及车主褚先生购买不到一年的路虎揽胜车辆出现“缸体沙眼”问题,车主主张更换发动机总成,而厂家仅同意更换发动机气缸盖,双方陷入纠纷。
争议焦点一:缸体沙眼是否构成重大质量缺陷,责任应如何认定?
缸体沙眼是发动机气缸体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微小孔洞,属于生产环节的瑕疵。本案中,4S店已确认该问题源于生产质量问题,且车辆仅行驶7000多公里、使用不足一年,这明显超出了消费者对豪车质量的合理预期。缸体沙眼导致机油渗漏至冷却系统,不仅影响发动机性能,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机械故障或安全隐患。厂家作为生产者,理应承担主要责任,而非将问题归咎于常规维修流程。
争议焦点二:更换发动机总成与更换气缸盖,哪种方案更合理且充分?
车主褚先生要求更换发动机总成,而厂家仅提议更换气缸盖,双方分歧的核心在于维修方案的充分性。发动机作为车辆核心部件,其完整性对车辆价值、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部分维修(如更换气缸盖)可能无法彻底解决沙眼导致的连锁问题,例如内部损伤或潜在密封隐患,且拆解维修可能进一步降低车辆残值,影响车主权益。相比之下,更换发动机总成能从根本上消除缺陷,符合《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汽车三包规定)中关于“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或“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原则”。
争议焦点三:厂家与4S店的响应和处理是否尽到及时、诚信义务?
4S店称维修方案“按手册标准操作”,但手册不应成为推卸实质责任的借口。厂家多次回复“尽快处理”却未给出明确时限或方案,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经营者应及时响应消费者诉求的规定。车主已向国家质监总局投诉,反映出厂家沟通机制的低效。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二条,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本案中厂家和4S店未履行诚信义务,其行为可能构成“消极应对”,建议监管部门介入督促整改,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信任。
综上所述,本案的核心矛盾在于厂家试图以“最小化维修”处理质量问题,而车主追求公平彻底的解决方案。缸体沙眼作为生产源头问题,理应由厂家承担全部责任;更换发动机总成不仅符合技术合理性,也应得到法律支持。建议车主通过行政投诉、媒体曝光或司法途径进一步施压,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完善车辆质量监管机制,避免类似纠纷重演。最终,本案的解决应立足于“公平优先”原则,推动厂家承担社会责任,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汽车法律纠纷,就找律驰驾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