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三月下旬,襄阳已经对13561栋C、D级危房完成了整治,比例高达74%。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襄阳,有一万八千多栋房子被贴上了“高危”标签。
襄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的数据显示,全市已经排查了190余万栋自建房,其中18377栋被鉴定为C、D级危房。
这个比例大概相当于每100栋房子里,就有1栋是“学渣”级别的。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知道你家房子是不是在偷偷准备“摆烂”呢?
根据相关资料,出现以下情况时,你的房子可能正在向你发送“求救信号”:
房屋地面突然下陷、出现空鼓或裂缝突然加大;
承重柱、梁、板或墙体出现严重裂缝,并有持续发展的趋势;
墙体或天花的批荡层突然大面积脱落。
这就好比你的房子开始不停地“咳嗽”、“流鼻涕”,你还以为它只是“感冒”,结果一检查发现是“肺炎晚期”。
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插层改造的房子,比如原本是车间,后来改成快递仓库,现在又要变成办公室。
这么折腾下来,就算是钢筋水泥也会喊累啊!
房屋安全鉴定到底是啥?说白了就是给房子做“全身体检”。
鉴定机构会检查你的房子是否安全可靠(可靠性),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安全可靠(耐久性),以及在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上是否适合居住(适用性)。
这比你每年的体检复杂多了,毕竟你的体检顶多抽抽血,而房子体检要看结构、验材料、查隐患。
襄阳市的鉴定流程一般是:申请人交资料申请→鉴定机构受理→鉴定人员现场检测→根据数据编写报告→交费拿报告。
简单易懂,就跟去医院看病一个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唯一不同的是,房子不会喊疼,但它会用“倒塌”来表达不满。
现在很多房屋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还有在房屋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随意改造的现象。
这就好比本来该吃牛肉的,你非要让它吃素,还指望它长得壮实?
特别是自建房,问题更多。有的人为了省点钱,地基打得跟饼干似的脆,墙体砌得跟积木似的松。
结果呢?一场大雨,房子就开始“流泪”(漏水);一阵小风,房子就开始“摇摆”(晃动)。
更可怕的是那些随意改造的行为:在楼顶设置高耸物、搁置物或者悬挂物,拆改房屋结构构件、明显加大房屋使用荷载。
这就好比让你背上200斤的包袱跑马拉松,不猝死才怪!
面对这么多“病号房”,襄阳市采取了工程措施进行整治。
比如枣阳市民营区片区,通过拆除违建、加固维修、进行外立面粉刷和增设市政设施等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更厉害的是,他们通过新建收益性建筑等方式,实现了停车费、物业费、社区广告等10余项收益,房屋和片区空间的整体利用价值得到提升。
这就好比不仅治好了病,还教会了病人赚钱技能,堪称“医疗界的奇迹”。
枣阳市太平镇的赵女士就是受益者之一。她住的旧房2024年初被鉴定为D级危房需要拆除。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枣阳市为她申请了补助资金,帮助她建了新房。
从“危房户”到“新房主”,赵女士的心情可想而知:“以前总担心房屋安全问题,现在建了新房,住得安心了。”
房屋安全鉴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业主能够安全、安心的居住。
说白了就是,让你晚上睡觉不用戴安全帽,进门不用先抬头看天花板会不会掉下来。
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年代感的老房子,就像人到中年容易“骨质疏松”一样,房子老了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定期的房屋安全鉴定,就相当于给房子做“体检”,防患于未然。
想象一下,你花了几十万买的房子,因为当初舍不得花几千块做鉴定,结果某天突然“趴窝”了,那才叫因小失大。
在襄阳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里,老房子与新建筑并存,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梦想。
给房子做安全鉴定,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就像人们常说的:“活着就是胜利,安全才是硬道理。”
毕竟,房子不塌,生活才不会“塌”。
房屋安全鉴定不仅是对建筑质量的检查,更是对使用者安全的保障。无论是办公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定期进行专业鉴定都能帮助业主了解房屋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