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写道:“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正如他有权拒绝下水去捞一根稻草。”
加缪写《局外人》的时候也表达过相似的意思:“当众人都哭的时候,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的时候,更应该允许有的人选择不表演。”
现实并不会因这两句话而变得更宽容,社会往往不弘扬“自由选择”,只会无限放大它的反面,好让“奉献”看上去更像一种人人应当自动完成的义务。
帮助、爱心、奉献,在不断的拔高、拔高、再拔高之后,渐渐变成了另一种形态的压力。
今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动员学生献血的事件很多:
![]()
11月12日,河北沧州网曝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班级发布通知称:“学校要求每班必须3人参加献血,抽签决定,被抽到的同学有特殊情况的自己找别人协调。”
对此,学校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不是强迫,是“自愿献血”,抽签是“这个班级用于分配听报告会、义务劳动等事项的不成文做法”。工作人员表示,该情况已形成舆情,“孩子们不知道献血不能抽签”,学校已进行整改。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回应的情况是否属实,毕竟叙事权掌握在学校手中,怎么说都行,但是,电话中回应,是不是这个意思:
一开始这事本来没人愿意干,所以只好用一种最像公平、但又最容易让所有人闭嘴的方式,把责任摊平。
有些人不敢强制,却又想强制,于是想出个折中的办法,既能推得一干二净,又能显得大家都一样。
学校说它是自愿,结果你给每个班下达“必须三人”的指标,学校说它不是强制,你却允许让学生用抽签来完成名额,学校说这是学生自己设的规则,可学生为什么要设这样的规则?有没有得到授意?
为什么没有遏制?
不是因为他们想,而是因为有人想让他们完成任务,而他们自己没有拒绝的空间,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找个自以为公平的方法。
一个自愿可以把本来强制的事说得像是你自己想去的,一个自愿可以把责任从要求者身上卸下来,挂在被要求的人头上,一个自愿甚至可以在舆论里,变成学生误解了。
那误解的根到底是谁造成的?
学生之所以误解,是因为他们心里清楚:
这个任务不是他们主动要做的,他们只能被动接受,抽到就得做,不做就得违反某个隐形规则,如果抗拒,你要么被说成“不顾集体”,要么被说成“影响班级指标”。
说白了,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自愿”,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们只是不敢说而已。
胖胖不是没在学校待过,学生时代我们谁没见过这种事?
这些事在成年后回头看,更像是某种训练服从性。
他们要的永远不是你的自愿,是你的配合。
他们要的也从来不是你的热情,是你的服从。
胖胖甚至敢断言,哪怕学校没有明说“必须完成”,班级也会自己这样做。
因为在这个体系里,大家都被训练得太懂事了。
懂得配合、懂得执行、懂得不添麻烦、懂得把集体利益放在前面。
可问题是,配合不该是学生的本职,健康才是。
执行不该是学生的职责,选择才是。
献血本来是什么?
是热心、有能力、有意愿的人自发参与的公共行为。
可是现在呢?
它在某些场景里,被搞得像是完成任务。
这在胖胖也不叫公平。
你让一个不愿意献血的人被抽中,这叫公平?
你让一个身体不好的人因为不敢反抗而闭嘴,这叫公平?
你让某些学生承受心理压力,这叫公平?
公平不是结果随机,公平是选择自由。
当选择不自由,所谓的抽签,就是披着外衣的强制!
如果献血真的完全自愿,没有班级任务,没有指标,没有舆论压力,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暗示,那些愿意献的人会不会减少?
当然会减少,但减少的不是爱心,而是被绑架的那部分数量。
那才是真正的自愿,也才是真正的尊重。
有些人常说“年轻人缺乏奉献精神”,但胖胖反问一句:
你们什么时候给过年轻人“不奉献也可以”的权利?
只有在拒绝被允许之前,奉献才有意义。
如果拒绝被视为错误,那奉献只是被包装过的服从。
胖胖这段时间写教育、写学生,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感受:
我们对“善”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由”的容忍越来越低。
我们喜欢看到学生阳光、积极、有爱心、肯帮助……
哪怕这些东西是被训练出来的。
但我们不喜欢学生提问、不喜欢学生拒绝、不喜欢学生说“不愿意”。
因为那代表麻烦。
可是一个连拒绝都不能表达的学生,他的“善良”能算数吗?
一个必须通过抽签才能避免压力的环境,它的“公平”能成立吗?
一个动不动就说“误解”的解释,它的“自愿”能站住脚吗?
胖胖不是反对献血,我反对的是:
用一种看似无害的方式,偷走年轻人的选择权。
用一种道德化的语言,把责任压在最弱的一群人身上。
用一种“大家都这样”的氛围,让个人丧失拒绝的勇气。
你真想让学生献血?
那请让每一位愿意献的人,心甘情愿地去,而不是被抽中后去。
你真想宣传奉献?
那请从尊重每个人的身体和意愿开始,而不是从完成任务开始。
你真觉得这件事很高尚?
那请你自己先去献,而不是让学生替你完成。
胖胖相信,真正的善从来不需要抽签。
真正的自愿,也从来不需要用“学生误解了”来解释。
“我们没有要求任何人必须献血,每位同学的决定都被尊重。”
这,才是最为稀缺的善意!可惜在某些土壤上永远做不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