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千元“袜子包”引全网群嘲,一边被骂智商税一边溢价售罄,到底谁在买?
![]()
11月,苹果和日本时尚品牌三宅一生联名推出的配件iPhonePocket,刚亮相就把科技圈和时尚圈搅成了一锅粥。
这款被网友调侃成“带破洞袜子”的3D编织手机袋,短带款卖1299元、长带款1899元,价格是普通针织手机袋的60多倍。
嘲讽声从全球各地涌来,有人吐槽它是智商检测器,有人怀疑自己看错了官网以为是恶搞。可让人意外的是
11月14日正式开售后,肉桂色长款迅速售罄,市场还出现了最高500元的溢价。一边是全网群嘲,一边是抢购热潮,这款争议满满的配件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一、外观像破洞袜子遭花式调侃,安全设计也被质疑
![]()
iPhonePocket刚曝光时,它的外形就成了网友的吐槽重灾区。
这款配件采用三宅一生标志性的3D针织一体结构,带着褶皱质感的罗纹开放设计,没有针线拼接,整体看起来就像一只剪了口子的厚实筒袜。
海外网友的调侃格外犀利,有人在社交平台戏称它是“智能手机安全套”,调侃要靠它给iPhone“做好防护”。
还有不少人翻出演员萨夏・拜伦・科恩在《波拉特》里的经典造型,直言它和角色穿的鲜绿色吊带紧身泳衣相似度极高。
国内网友的吐槽则更接地气,得物社区里有用户直言:“市面上普通针织手机袋不到30元,这价格买坨毛线自己织不香吗?
”除了外形和价格,它的开放式设计也引发了大量安全质疑。这款手机袋没有拉链,也没有任何支撑结构
属于敞口设计有网友担忧:“现在iPhone被盗案件这么多,手机放里面一甩就可能掉出来,这种设计根本没安全保障。”
更让部分用户不解的是它的实用价值。有网友直言,如今的裤子基本都有裤兜,装个iPhone毫不费力,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要花上千元买这么个“多余的口袋”。
还有人发现,它没有分层设计,要是把银行卡和手机放一起,很可能会刮花手机或卡片,实用性远不如几十元的普通手机包。
这些吐槽很快在全网发酵,不同语言的批评声浪席卷各大社交平台。有翻译过来的西班牙语评论直言
“苹果再次以一款连当赠品都没人要的产品让人‘惊喜’”,满是调侃意味。知名科技业内观察者奎斯・布朗利更是直接点破,称这款产品堪称“苹果粉丝的试金石”,考验着大家对品牌的忠诚度边界。
二、联名背后有情怀加持,千元定价藏着这些门道
![]()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苹果和三宅一生却对这款产品的设计理念颇为推崇。
三宅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宫前义之表示,这款产品的设计体现了iPhone和用户之间的联结,核心是探索“以自己的方式佩戴iPhone的乐趣”。
苹果工业设计副总裁莫莉・安德森也补充,双方都重视工艺与纯粹的设计理念,这些配色都是精心挑选的,能完美搭配所有iPhone机型。
这款产品的设计灵感源自三宅一生标志性的“一块布”概念,采用独家的3D编织技术,没有针线拼接的一体结构是它的核心工艺亮点
实测显示这种面料触感细腻且韧性十足,轻微泼溅时水分还能形成珠状滚落,推测经过了基础防泼水处理。
而且拉伸时织物会微微透出内部物品,用户不用拿出手机就能查看通知,这也是它的一个小设计巧思。
两款型号的差价也并非随意设定。长带款比短带款贵600元,不仅肩带针织密度更高,承重能力也更强,装入500ml水瓶悬挂24小时都不会明显变形
而短带款的承重极限大概只有300g。功能上长带款还能通过调节扣切换成斜挎和腰包两种模式,短带款则只能手持或系在包上。
从品牌角度看,这次联名其实藏着情怀加分项。三宅一生的创始人曾为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设计过标志性的黑色高领毛衣
这本身就是科技与时尚跨界的经典符号。此次合作也被视作两大注重工艺的品牌的再续前缘,这也是部分消费者愿意买单的重要原因。
另外对比苹果过往的高价配件,这款产品的定价其实不算夸张。此前苹果与爱马仕合作的AppleWatch表带,售价高达1249美元
而Caviar钻石手机壳系列起售价更是不低于8000美元。只不过这款针织材质的手机袋,让普通消费者很难接受如此高的溢价。
三、一边群嘲一边热销,开售即溢价背后是两类人群博弈
让人意外的是,全网的嘲讽声浪,丝毫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
11月14日开售当天,得物App上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社区热榜,长带款里的肉桂色款式率先售罄。紧接着市场就出现了溢价
长款市场价涨到2399元,短款涨到1699元,最高溢价达到500元。这种“越骂越火”的局面,其实是两类不同需求人群的博弈。
追捧这款产品的大多是苹果和三宅一生的忠实粉丝,还有追求个性穿搭的年轻群体。有支持者直言,这款配件既能装手机又能当穿搭单品,正好满足日常需求
开售不久后,还有年轻用户在社区分享用毛绒手套、袜子“爆改”定制版iPhonePocket的教程,这些创意内容还收获了大量点赞。在他们眼里,这款产品的设计价值和收藏价值,早已超过了实用价值。
而吐槽的消费者则大多更看重性价比和实用性。对他们来说,花上千元买一个针织手机袋实在不值,毕竟这个价格能买到品质不错的双肩包
而且普通手机袋几十元就能买到,功能上也没差多少。尤其是敞口设计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是让注重实用性的用户无法接受。
社群媒体顾问兼分析师马特・纳瓦拉曾点破这类产品的本质,他认为230美元的定价核心并非功能,而是形式、品牌与独特性。
这种定价在奢侈时尚联名领域很常见,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更像是苹果在测试品牌忠诚度的极限。显然,苹果的核心用户对这种品牌溢价的接受度,远超普通消费者。
四、高价配件是苹果的固定打法,透支品牌信任风险仍存
其实iPhonePocket引发的争议,在苹果推出高价配件时早已多次上演。
2004年苹果推出的iPodSocks针织保护套,发售价近200元,当时也引发过“买袜子还是买配件”的吐槽,可停产后它却成了收藏品
![]()
海外市场价一度涨到600元。今年9月推出的iPhone17斜挎挂绳,售价479元,橙色款也遭到消费者哄抢。
这些案例都指向苹果的一套固定打法:用高端配件筛选高价值用户,完善“硬件+配件”的生态闭环。
对苹果来说,这类跨界联名配件的意义,早已超出了配件本身。在手机硬件创新进入瓶颈期,很难再靠新功能激发消费者热情时
与时尚品牌合作推出配件,成了苹果维持品牌热度、拔高品牌调性的重要方式。这些配件不用承担主力盈利角色,却能持续让品牌在时尚圈和社交网络保持话题度,还能强化自身的高端形象。
但这种打法也暗藏风险。越来越多的高价配件争议,正在消耗部分消费者对苹果的信任。有网友就吐槽:
“苹果现在越来越爱搞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手机本身的体验上。”如果后续苹果持续推出高溢价却实用性一般的产品,可能会让普通消费者逐渐疏远品牌。
而且市场的新鲜感很难一直维持。这次iPhonePocket靠联名和独特设计吸引了一波关注,但如果后续的配件还沿用“高价+简约设计”的套路
消费者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毕竟再忠实的粉丝,也难以持续为缺乏实用价值的情怀和设计买单。
目前来看,iPhonePocket的热销更多是短期的粉丝效应和潮流效应。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消费市场的分层:有人愿意为品牌和设计买单
有人坚守性价比底线。至于这款被调侃成“袜子”的手机袋,是会像iPodSocks那样成为经典收藏品,还是会快速降温被市场遗忘
恐怕还要交给时间来验证。而对苹果来说,如何在维持品牌调性和兼顾消费者感受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才是后续推出这类产品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