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祝县立足农业优先型定位,着力发展独具特色的寒旱农业,持续打造高原夏菜、食用菌、藜麦中(藏)药材、牛羊4个10亿级产业集群,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不仅装满了群众的“菜篮子”,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产业动能。
每年,天祝县松山镇总会上演一幅标志性的产业图景:药材收获机在田间轰鸣作业,羊脂玉般的党参随之跃出沃土。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进行捡拾、捆扎与装袋,空气中药香与泥土芬芳交织,映衬出一派热闹而高效的丰收盛景。种植大户窦龙是中药材种植方面的行家里手,在实现规模化种植致富的同时,他也积极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拓宽大家的增收渠道。
天祝县松山镇种植大户窦龙:我今年种了两千多亩的药材,主要种的是黄芪、当归、党参,还种了两千多亩的藜麦。我们这地方特别适合种药材,长势品质也好,气候、土壤、土质条件各方面也特别适应。我的药材一部分卖给收药材的,一部分我自己再深加工,随着市场行情每年的改变,一年下来收益也可以。
![]()
藜麦是一种有着7000多年种植历史的古老作物,也是天祝县一张闪亮的名片。在种植大户邱国泰的种植基地,收割机的轰鸣声奏响了丰收的乐章。放眼望去,机器平稳推进,一排排成熟低垂、穗粒饱满的藜麦被整齐收割,绘就了一幅现代科技与古老农耕交融的生动画卷。
天祝县泰润民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冬梅:今年总共种着8000多亩,主要种的就是药材和牧草,还有藜麦,藜麦种了1000多亩。今年,我从陕西引进了一个新品种藜麦“稼祺100”,产量也比较好。
![]()
天祝县东坪乡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则展现着从田间到市场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农机完成掘土收获,村民完成分拣与装袋。最终,一袋袋浑圆匀称的马铃薯或登上市场、商超的货架,或加工成粉条,成为消费者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
天祝县东坪乡扎帐村村民刘永福:今年气候好,雨水多一些,洋芋就长得好,大概每亩地能有个五千斤左右。
![]()
天祝县东坪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生玉:我们按照“精品薯进商超、优质薯进市场、残小薯进粉厂”的思路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根据洋芋大小、品相进行精细分类,并统一包装,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业效益,全力做好产业发展的“后半篇文章”,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药材飘香、藜麦摇曳、马铃薯满仓……天祝县正走出一条寒旱农业与群众致富相辅相成、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仅铺就了群众增收的坦途,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
全媒体记者:马海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