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话炸了锅!
他说俄军为了顿巴斯,每周伤亡7000人,打22个月下来,光顿巴斯就折了60万人。这数字听着就离谱,跟拍电影似的!咱今天不纠结谁对谁错,就扒扒这数字里的水分,聊聊顿巴斯啥时候能拿下,以及这焦土为啥值得两国拼到现在!
![]()
先掰扯鲁比奥的“60万伤亡”,纯属扯着嗓子喊口号! 要知道,整个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第三方统计才靠谱。BBC和Mediazona对着讣告、寻人信息一个个数,俄军总死亡也就9.5万+,算上受伤按1:4的比例,总伤亡顶多50万出头。顿巴斯再惨烈,也不可能单独贡献60万,这比俄军总伤亡还多,逻辑上就说不通!
而且各方数据全是“罗生门”。泽连斯基说俄军伤亡75万,特朗普却喊俄军死11万乌军才8000,俄乌双方都往对方身上堆数字,本质是打舆论战。鲁比奥这会儿抛这数据,无非是美国停援后,想给乌克兰打气,同时给俄罗斯施压,真信你就输了!
![]()
再看关键问题:顿巴斯到底啥时候能拿下? 答案很明确:快了,但得是惨胜! 最新战况显示,俄军已经控制波克罗夫斯克95%的区域,乌军两千多人被围困,弹药、粮食都断了。这座“顿巴斯西门”一破,乌军东部防线就塌了一半。
俄军现在是“火力碾压+人海战术”,炮弹倾泻量是乌军十倍,一天发动72次攻势,靠浓雾掩护一点点蚕食阵地。反观乌军,美国停援后装备补不上,征兵都放宽到60岁,外籍雇佣兵还跑了三千多,根本扛不住俄军的持续压力。按这节奏,顶多三四个月,俄军大概率能拿下整个顿巴斯,但每公里土地都得用鲜血换。
![]()
最后说核心:拼了这么久,顿巴斯的真正意义到底在哪? 绝不是抢块地盘那么简单!
对俄罗斯来说,这是“战略命脉+政治使命”。 顿巴斯埋着乌克兰60%的煤炭、70%的冶金产能,还有钛、稀土这些战略资源,是苏联时期的工业心脏。控制这儿,既能掐断乌克兰的经济根基,又能打通克里米亚的补给线,让半岛不再是“孤岛”。更重要的是,这是普京“特别军事行动”的核心目标,拿下了才算有个交代。
对乌克兰来说,丢了顿巴斯就等于“被剜心”。 不仅没了工业支柱,中部腹地还直接暴露在俄军兵锋下,相当于门户大开。这也是为啥乌军明知必败,还在死扛,毕竟退一步就是政权崩塌的风险。
![]()
往大了说,顿巴斯的归属会改写东欧五十年格局。 俄军拿下后,战争可能从“拉锯战”变成“阵地战”,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带彻底成型。而美国和欧洲已经援乌疲劳,这或许会成为推动停火谈判的关键筹码,但前提是乌克兰得接受“领土现实”。
说到底,鲁比奥的60万数字水分再大,也掩盖不了顿巴斯战场的残酷。俄军不是“轻松拿下”,是靠伤亡堆、靠火力熬;乌军也不是“节节败退”,是没了外援实在顶不住。这场战争里,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被战火吞噬的生命和焦土。
顿巴斯的最终归属,不只是军事胜利的象征,更是各方战略博弈的终点。 至于那串掺水的伤亡数字,不过是大国博弈里的“舆论武器”罢了。你觉得俄军拿下顿巴斯后,战争会很快结束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