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血压元凶被揪出,是盐的10倍!医生:再不忌口,血压飙升!

0
分享至

“李大妈,你可真是让我‘惊出一身冷汗’啊!”门诊室里,医生摇着头,拿着一沓体检单子,一脸无奈。

65岁的李大妈胆子大,平时口味重不怕,饭桌上的“咸菜配咸鱼”从没落下,觉得只要控制盐,血压就能稳得住。可这次体检,血压不仅没有降,反而飙升到162/98mmHg!

“我盐其实放得很少了啊,咋还高血压?”李大妈的疑惑,也许正是许多人的心声。我们常说“控盐等于控血压”。



但你可能没想到,有种东西比盐更隐蔽,比盐的影响还大,却常常被忽略,它,堪称‘高血压元凶’,威力是盐的10倍。如果你还只把盐当大敌,可能早已“中招”却不自知。

那么,这个让医生心惊肉跳的真凶到底是谁?它藏在哪些日常食物里?继续往下看,答案比你想象的更“味重”!

很多人都听说,“高血压要少吃盐”,甚至熟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的建议成人每日摄盐量不超6克。

但近五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统计显示,单纯减少食盐摄入,能让血压下降5%-10%,而一些“隐形添加物”则能让血压短时间内飙升15%-20%!

这个元凶,就是“高钠高脂超加工食品”中的人工反式脂肪酸、磷酸盐和复合调味料。它们往往被加在罐头、香肠、饼干、膨化食品、方便面甚至各种熟食小吃里,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悄悄改变你的血压状况。



研究反映,膳食中的“添加磷”摄入量每增加1克,收缩压平均升高5mmHg左右;人工反式脂肪酸常常让动脉僵硬风险提升50%以上;而这些物质加在高盐食品叠加时,升压效应比单纯食盐高10倍以上。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2年一项涵盖三万余中老年人的队列研究指出,摄入超加工食品最多的那组人群,高血压发生风险比极少摄入者高出67%。

更重要的是,许多消费者认为“只要盐不多,就安全”,却对这些“隐性杀手”毫无防备。

你或许会问:“不是只要少吃点方便面、薯片就好了?”其实,问题远比想象中严重。数据显示,中国城镇50岁以上人群每周摄入超加工食品3次以上者,高血压、动脉硬化、肾损伤等慢病并发率,比低摄入者高出38.1%。

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人工添加剂促使血管壁变厚,“像水管长年积垢更不畅”,高压区更容易堵塞。

体内钠、磷蓄积失衡:长期摄入调味品、磷酸盐,导致肾脏负担骤增。肾小球“超负荷加班”,更易出现蛋白尿与慢性肾病前兆。



诱发胰岛素抵抗:超加工食品的香精、甜味剂会捣乱血糖平衡,间接影响血压波动,尤其已患“三高”人群风险更高。

焦虑、睡眠障碍:研究证实,摄入高磷磷酸盐食品者,睡眠质量评分下降12.6%,夜间血压易于不稳定。

意外并发症增多:“55岁以上人群连续2个月每天1次加餐饼干或辣条,血压异常波动发生率高达28.4%。”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概率“悬着的一把刀”。



40多年来,《柳叶刀》等国际医学期刊屡次提示,“盐不是唯一,最可怕的正是那些‘你以为没问题’的加工添加物。”

面对如此庞大的“隐形高危区”,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读标签,从“配料表”识别危害。选购零食、半成品时,优先挑选添加剂、磷酸盐、人工反式脂肪低于3%的产品,每100克含钠量不超过200mg(近似“淡口味”标准)。

主食加蔬菜,减少调味料依赖。炒菜尽量用生抽、陈醋等天然调味,拒绝火锅底料、复合粉、腌制品“常驻餐桌”;每顿蔬菜占一半,能显著降低代谢负担。



三餐规律,远离宵夜和快餐习惯。根据《中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坚持一日三餐、适量粗粮,可以让高血压风险降低23.6%。

每周主动筛查血压变化。家庭有条件的,建议购置电子血压计并定期自测,记录波动曲线,尤其重视“晨起、饭后30分钟”这两个关键时间点。



科学就医、发现异常及早干预。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失眠、下肢水肿等,请及时到医院排查“高钠高磷食物中毒”或相关并发症。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望岳
2025-11-12 22:26:49
上海藏着五万日本人:不旅游只扎根,直接把中国城市当第二故乡?

上海藏着五万日本人:不旅游只扎根,直接把中国城市当第二故乡?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3 16:15:58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快刀财经
2025-11-14 22:46:29
浙江大三甲出现一级甲等事故!

浙江大三甲出现一级甲等事故!

医脉圈
2025-11-14 12:20:54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知识圈
2025-11-15 14:38:45
路遇奥迪E5 Sportback,真正的豪华好像一眼就有答案

路遇奥迪E5 Sportback,真正的豪华好像一眼就有答案

Autolab
2025-11-14 23:48:17
唏嘘!38岁前国脚收35万踢假球 判刑1年罚款10万 曾随队夺东亚杯

唏嘘!38岁前国脚收35万踢假球 判刑1年罚款10万 曾随队夺东亚杯

我爱英超
2025-11-15 17:31:42
山东一大学,发布停招公告

山东一大学,发布停招公告

双一流高校
2025-11-14 19:19:36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浅深说
2025-11-13 10:34:33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国是直通车
2025-11-15 11:10:05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7:43:11
遭逆转!王楚钦感慨:虽然一年没打什么比赛 樊振东依旧是世界第1

遭逆转!王楚钦感慨:虽然一年没打什么比赛 樊振东依旧是世界第1

风过乡
2025-11-15 14:57:13
台名嘴狠批高市早苗:就凭你日本?无条件投降国

台名嘴狠批高市早苗:就凭你日本?无条件投降国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5:12:08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西楼饮月
2025-11-15 13:27:48
“一个人挺好”被撕碎!深圳一独居女博士在家晕倒6小时,引热议

“一个人挺好”被撕碎!深圳一独居女博士在家晕倒6小时,引热议

火山诗话
2025-11-15 14:46:29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混沌录
2025-11-14 18:50:50
随着樊振东4-2逆转王楚钦,产生了两大不可思议:连续4届杀进决赛

随着樊振东4-2逆转王楚钦,产生了两大不可思议:连续4届杀进决赛

侃球熊弟
2025-11-15 13:24:14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青青子衿
2025-11-15 15:51:35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清书先生
2025-11-14 17:07:14
继三大航司后,多家航司同日发布通知:赴日机票可免费退改签

继三大航司后,多家航司同日发布通知:赴日机票可免费退改签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09:58
2025-11-15 21:27:00
冷夜说
冷夜说
感谢关注,持续更新
1715文章数 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玉渊谭天:中方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准备

头条要闻

玉渊谭天:中方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准备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手机
教育
亲子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艺术要闻

儿童题材绘画 | 美国当代女画家卡门·德雷克

手机要闻

OPPO官方说明:Reno15系列发布会不存在任何售票渠道

教育要闻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认知 #思考 #教育

亲子要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