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郑宇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泽市曹县古营集镇中心小学教师 崔舒铭
翻开《创造一间幸福教室》,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儿童语文世界的温暖大门。书中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也没有刻板的教学指令,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该是“苦役”,而应是师生共同享受的“幸福旅程”。尤其是书中关于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的实践,更是打破了我对低段语文教学的固有认知——原来当教学方法告别机械重复,当知识与生活紧密相拥时,拼音和汉字会变成有温度的符号,教与学都会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会在幸福的体验中自然生长。
传统的拼音教学,总绕不开“读字母、记声调、练拼读”的循环,学生对着抽象的声母韵母反复跟读,常常越学越困惑,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但在书中描述的课堂里,拼音教学变成了一场“生活探秘游戏”。教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b像广播听新闻”,而是带着孩子们走进校园:在操场边听“bō bō bō”的广播声,在花园里看“bái tǔ”(白土)的颜色,在食堂里尝“bǐng gān”(饼干)的味道。孩子们拿着“拼音寻宝卡”,在生活场景中寻找对应的音节,把抽象的拼音和具体的事物、声音、味道绑定。课后,教师还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打造“家庭拼音角”——在冰箱贴写上“bīng xiāng”,在玩具箱贴上“wán jù”,让孩子在整理物品时自然巩固拼读。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方法,彻底消解了拼音的“陌生感”,孩子们不再觉得拼音是课本上的“符号任务”,而是能帮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朋友”。当孩子兴奋地举着“寻宝卡”说“老师,我在花坛里找到‘huā duǒ’啦”时,我看到的不仅是拼读能力的提升,更是学习兴趣的觉醒——这正是“幸福教学”的核心:让孩子在探索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在成功中收获学习的快乐。
如果说拼音教学是“搭建沟通的桥梁”,那识字教学就是“积累表达的砖石”。传统识字常陷入“抄十遍、默三遍”的机械训练,学生虽然能暂时记住字形,却难以理解字义、学会运用,更谈不上对汉字文化的感知。但书中的识字教学,却让汉字变成了“会说话的故事”。教师没有让学生孤立地记“山”字,而是带着孩子们去校园后山观察:看“山”的轮廓像不像汉字的形状,听风吹过山林的“shān fēng”声,说自己爬“shān”时的感受;教“家”字时,教师会让孩子画一画自己的家,说一说家里的“jiā rén”,把“宝盖头”和“屋顶”、“豕”(猪,古代家庭重要财产)和“家人”的意象结合,让孩子不仅记住字形,更理解“家”的温暖含义。
更巧妙的是,教师还设计了“识字小侦探”活动:让孩子在放学路上认路牌上的“街、路、巷”,在超市里认商品包装上的“奶、糖、果”,在绘本里认自己喜欢的角色名。孩子们把认到的生字记在“成长手册”里,每周分享“我在生活中认识的字”,还会用这些字创编小故事——比如用“山、水、花、鸟”编一句“我和妈妈去山上,看到水边长着花,还有小鸟叫”。这种“情境化识字、生活化运用”的方法,让汉字不再是孤立的“笔画组合”,而是与生活场景、情感体验、语言表达深度绑定的“活符号”。当孩子主动指着路牌问“老师,这个‘安’字是不是和‘安全’的‘安’一样”时,识字就从“任务”变成了“好奇”,从“记忆”变成了“探索”——而这份主动探索的意识,正是语文综合素养的“萌芽”。
无论是拼音教学的“生活探秘”,还是识字教学的“情境联结”,书中的实践都指向一个核心:教学方法的改变,本质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本质是让知识回归“实用价值”。当拼音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符号”,而是认识生活的“工具”;当汉字不再是“机械抄写的笔画”,而是表达情感的“载体”,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拼音和汉字,会自然转化为阅读的能力——能自主读懂绘本里的小故事,能看懂动画片的字幕;会转化为表达的能力——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试着写下简单的句子;更会转化为对语文的热爱——喜欢读书,喜欢表达,喜欢用语言记录生活。这种从“兴趣”到“能力”,从“知识”到“素养”的转变,正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合上书页,我不禁反思:我们常常追求“高效教学”,却忽略了“幸福体验”对学习的滋养;常常强调“知识掌握”,却忘记了“生活联结”对素养的支撑。《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告诉我们,幸福的语文课堂,不是让学生“快速学会”,而是让学生“乐于学会”;不是让知识“孤立存在”,而是让知识“融入生活”。当我们把拼音教到操场、花坛里,把识字教到超市、路牌上,把语文教到孩子的生活里、心坎里,学生收获的就不只是拼音和汉字的知识,更是对语文的热爱、对生活的感知,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而这些,正是让语文综合素养生根发芽的“幸福土壤”。未来的教学路上,我愿做这样的“幸福播种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知识的温度,收获成长的快乐。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