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鱼视界海洋王国门口写着暂停营业的告示牌。
![]()
![]()
▲“潮汐之眼”摩天轮停运,中鱼视界海洋王国的大门已被围栏封堵,原本通透的外围玻璃全部贴上胶布。
11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文 陆军航 沈威/图)厦门海上世界的两大项目——曾被视为厦门地标之一的“潮汐之眼”摩天轮和号称厦门最大室内海洋世界的中鱼视界海洋王国,在开业两年左右后双双停摆,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
对此,中鱼视界海洋王国内部人士表示停业只为正常维护,但对于何时恢复营业却称“暂无明确规划”。而导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时获悉,海上世界方面已悄然启动重新招商,更让两大项目的停摆显得扑朔迷离。
目前,海上世界方面称将“优化租赁模式”,但能否找到真正适配市场的运营方,能否解决“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这一海洋馆行业的普遍运营难题,仍是未知数。
记者探营
海洋王国已大门紧闭
“听朋友说海洋王国关门了,过去一看,没想到是真的,里面有些小鱼都死了。”昨日,家住莲前的汪小姐有些唏嘘,年初她还带着小朋友去玩,没想到这么快关门了,“我充的中鱼视界海洋王国年卡还有几次没使用,现在也不知道找谁解决。”
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中鱼视界海洋王国的大门已被围栏封堵,原本通透的外围玻璃全部贴上胶布,彻底隔绝了外界的视线。门口的一个告示牌上写着:为保障中鱼视界海洋王国的安全运行,海洋王国从今年10月11日起进行运营调整,在此期间暂停营业。
除了中鱼视界海洋王国,与其同属一家公司的“潮汐之眼”摩天轮也是一片萧瑟,运营区域已经挡起围栏,只能从外围远远观望,与昔日“浪漫地标”的定位形成刺眼对比。有消息称,“潮汐之眼”摩天轮从10月9日起就已停运。
上述停业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老板拖欠商场租金和几十名员工工资后跑路了”,有网友如是爆料。
对此,中鱼视界海洋王国一位内部人士解释说,停业源于海洋馆海水管道腐蚀需维修,而摩天轮则恰逢国检节点,所以公司在国庆过后对两个项目分别采取了停业措施,中鱼视界海洋王国自10月11日起暂停营业,“潮汐之眼”摩天轮则从10月9日起停运。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表示:“海洋王国部分小鱼死亡是正常损耗,其余生物均正常投喂,员工工资也按时发放,不存在老板跑路情况。”但对于何时才会复业,该人士坦言:“暂无明确规划,可能1至2个月,也可能更久。”
停业疑云
海上世界正积极招商
上述两大项目曾是厦门海上世界的核心引流业态,如今接连停摆引发外界对商场运营的质疑。而厦门海上世界的招商动作,更让两大项目的停业显得扑朔迷离。
公开资料显示,中鱼视界海洋王国占地面积广阔,号称拥有超过3万平方米的室内空间,是厦门地区目前大型的室内海洋馆,汇聚鲨鱼、鳐鱼、水母等多种海洋生物,配套180度环绕海底隧道、美人鱼表演、水獭互动等特色项目。
至于“潮汐之眼”摩天轮,更是一度被称作厦门地标。按照开业之初的官方宣传,“潮汐之眼”摩天轮高62米,采用风帆式大立架和幅条式转轮,共设32座球形轿厢,每舱可容纳6人,最大承载192人。以“13分14秒一圈”的浪漫寓意成为厦门网红打卡点,可360度俯瞰厦门山海美景。
企查查信息显示,“中鱼视界海洋王国”这个商标属于唔哩贝贝 (厦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近日,导报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持股99%的公司法人陈女士,对方表示:“公司只是持有这个商标,该商标由另外一个团队在运营,其他信息不方便交流。”似与项目运营方刻意“切割”。
与此同时,海上世界一位企划人员向导报记者证实,目前两大项目已正式停业,商场正在积极招商,“已接洽三四家意向商户”。但对于“项目是否欠租”“原有海洋馆业态是否会变更”等核心问题,截至导报记者发稿时,均没有得到回复。
游客吐槽
票价很高却体验不佳
事实上,两大项目的停摆,在不少业内人士和游客看来并不奇怪,运营过程中的一些硬伤引发诸多吐槽。
“票价很高,体验却不尽如人意。”上海金融业从业者姜小姐去年年底来厦旅游,花费约300元体验了海洋王国和摩天轮后表示“不值”。“海洋王国成人票票价198元,而里面鱼的种类却没多少;摩天轮转一圈十来分钟,遇上阴天也看不清风景。”
导报记者查询获悉,中鱼视界海洋王国门票确实不算便宜,基础票价为成人票198元、儿童票 (1—1.4米) 98元,1米以下儿童免费但需成人陪同,老人和军人可享受优惠价128元。一家三口去海洋王国仅门票就要三四百元。而社交平台上,性价比低、内容单一、互动体验不足等都是高频评价。
除了项目本身,海上世界商场的整体运营也备受一些入驻商家诟病。“开业头两年还有点人气,后来越来越冷清,消费氛围极差。”一位曾在商场经营服装店的商户在网络平台上直言,“开店10个月始终没做起来,客流量太少,最后只能撤店止损。”
持续低迷的商场人气,进一步加剧了核心项目的运营压力,形成“客流少-营收低-体验难升级”的恶性循环。
对此,海上世界企划人员表示“不便接受采访”。但有内部人士透露,海上世界的运营方正在引进专业资源,物业方也在优化租赁模式,场馆未来还是要打造标志性海洋主题场馆。不过,能否找到真正适配市场的运营方,现在还是未知数。
业界揭秘
海洋馆堪称“吞金巨兽”
海上世界两大项目的停摆,并非个例,而是海洋馆行业困境的缩影。业内人士透露,这类项目“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盈利难度极大,对客流量和精细化运营的要求极高。
漳州某海洋场馆的一位人员为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中型海洋馆的前期总投资通常在3000万元至1亿元以上,其中大型亚克力玻璃视窗、水质过滤与温控等维生系统是主要开支,单套维生系统的造价就可能达数百万元;再加上海洋生物采购、主题造景等费用,前期投入堪称“天文数字”。
而运营后的日常开支更是“吞金巨兽”。以中鱼视界海洋王国3万平方米的规模测算,每月仅租金、人工、生物专用饲料、设备折旧与维护、生物医疗及损耗等成本,就高达百万元级别。“海洋生物很娇贵,饲料和医疗都不能省,一旦成本控制不当,很容易陷入亏损。”该业内人士表示。
盈利端的压力同样巨大。据业内人士测算,若一个海洋馆年度总运营成本为2000万元,按人均150元的门票收入计算,全年需接待至少13.3万人次,日均客流量不低于365人才能覆盖成本。但现实是,即便是行业头部企业也难逃亏损——国内海洋主题公园代表之一的海昌海洋公园,虽然2024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仍净亏损7.4亿元。
目前,中鱼视界海洋王国的年卡用户仍在等待明确的复业或退费方案,厦门海上世界的招商进展也尚未有新消息。这场停业风波最终将如何收场?导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