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突然在国会喊出一句“台海一旦动武就是日本生死关头”,不到一分钟,所有媒体推送蜂拥上线,14亿人被她拉进“危机现场”!
![]()
她挂在嘴边的“存亡危机事态”,写在2015年安保法第九条之一
法律白纸黑字:一旦认定,自卫队可越岛链动武
这不是议会辩论口水,这是可执行条款
欧美政客爱口嗨,从没把台海说成“本国存亡”
日本说出口,分量不一样
台湾曾被日本统治五十年
1895—1945年,盐、糖、樟脑、铁路都被日本掌控
台北档案馆的殖民地警务记录到今天仍在
高市早苗把“危机”同台湾摆在一起,不可能是失言
这句话直接碰撞两条红线!
第一条:台海是中国内政
第二条:日本对台有旧债
碰红线的下场,中方历来声明清楚
11月10日,北京例行记者会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只说两句话
“严正交涉”
“强烈抗议”
八个字,外交辞典里分量极重
上一次用还是2021年美高官窜台
![]()
林剑随即抛出“三问”
1。 你想给岛内哪股势力递刀?
2。 你要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吗?
3。 你想把中日关系带去哪里?
三问没有修辞,直白到底
东京当天没有正面回应,只说“保持沟通”
今年正好是台湾光复80周年
大陆多地档案馆推出特展
台湾岛内部分学校下半旗纪念
同一天,日本政客提“台海危机”,时间节点刺眼
经济层面,日本也不轻松……
东京证券圈估算,中国市场占日本对外贸易超过两成
三菱商事、丸红、住友在上海、苏州、广州都有链条
2012年钓鱼岛事件后,日本车企在华销量一年掉三成
今天若因台海议题再起波澜,损失将更直观
日本国内观点并不一致
外务省老资格官员担心对华贸易下滑
财界常驻北京代表坦言:企业不想陪政客冒险
可自民党部分政治人物押宝“印太战略”,想借外部压力突破宪法
大众民调显示,六成日本民众反对派兵台海
政客、商界、大众三股力量拉扯,东京政坛噪音不断
![]()
区域安全也被打乱
11月13日,美日澳在南海演练“夺岛”
11月16日,韩国国会有人提议与日合作监测台海
亚洲多国学者提醒:日本一旦先动,东亚军费全面上涨
地区本已复杂,再被点燃台海议题,只会多一条火线
中国对统一的表态从未动摇!
北京历年国防白皮书写得清楚
台海是国家核心利益
任何外部武装介入都被视为侵略
这不是口号,而是制度文件
现实能力也支撑这条红线
东部战区实战化演训常态化
反舰、反潜、综合登陆等科目都已多批次公开
信息化指挥链路逐步收束到一张网
周边巡航的舰艇与机群心里有数
![]()
日本如果真做“出头鸟”,必须算账:
1。 能否承受经济反制?
2。 能否承受东亚战略重塑?
3。 能否承受国内民意反噬?
三道题没有轻松答案
中方警告毫不含糊
“立即停止挑衅”
“不要踩错方向”
“后果自负”
四个短句,没有夸张,也没有侥幸空间
国际社会也在观望日本动向
东盟强烈关注区域稳定
欧盟担心供应链再受冲击
澳、新对是否跟随美日持保留意见
东京此刻若推进修宪扩军,势必面临多边审视
历史旧账未清,新账再添,风险只增不减!
过去,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罪行在史料里写得一清二楚
今天,日本若再涉台海武装冲突,性质完全不同
那将被全亚洲看作对战后格局的挑战
北京这次表态的底层逻辑简单
台海统一是内政
统一节奏不会因外部噪音放缓
谁插手,谁承担代价
日本若想用台海议题换取修宪、扩军、对内加税的政治筹码
需要面对经济、外交、安全“多重后坐力”
东京如果算错账,结果只会自己买单
![]()
现在问题抛给日本:
继续炒作台海,用军事手段试探?
还是回到对话桌,处理经贸、环保、旅游这些现实课题?
选择不同,成本悬殊
文章最后抛出三个开放问题,供读者讨论——
1。 日本政坛押注“台海危机”能否真的带来修宪动力?
2。 如果东亚经济链条因安全议题被打断,谁的损失最大?
3。 亚洲普通民众愿不愿意为政客的冒险买单?
你怎么看?留言区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