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厂中芯国际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71.62亿元,同比增长9.9%;利润总额为25.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9%
然而,资本市场的反应耐人寻味。中芯国际(00981)跌超3%,该股11月15日早上低开后拉升翻红,早盘一度涨超2%,随后回落转跌,尾盘跌幅进一步扩大。截至11月15日16:00发稿,跌3.11%,报73.25港元,成交额65.75亿港元。
![]()
2025年上半年,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4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利润总额5.1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95.0%。再看2024年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80.30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利润总额为4.93亿美元,同比下降45.4%。
公司收入在2024年高速增长,进入2025年后趋势放缓,在第三季度进一步降低至个位数。利润方面,公司在2025年实现由降转增,但随着基数效应减弱,第三季度利润明显收窄。
![]()
尽管中芯国际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且毛利率高于公司指引上限,但管理层对第四季度的展望明显偏保守。公司预计Q4收入环比仅增长0-2%,毛利率回落至18-20%,较三季度的22%有明显下降。这意味着三季度的业绩改善难以延续,盈利动能可能阶段性见顶。资本市场对未来增长更为敏感,弱指引带来的预期下修成为股价下跌的重要触发因素。
中芯国际长期维持每年70-8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三季度单季资本开支就达到23.9亿美元,而自由现金流除2021年外持续为负。虽然本季度毛利率改善,但折旧摊销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质量仍受到制约。在现金流尚未改善的背景下,高资本开支模式意味着公司需要更强的持续增长来支撑估值。对于外资而言,中芯国际仍属于“重资产+长期投入”型企业,难以以传统盈利口径估值,这也导致股价在财报后出现回调。
从行业环境来看,传统半导体需求仍处在弱复苏阶段,各下游市场表现分化明显。三季度消费电子回暖,但智能手机业务继续下滑,工业及汽车需求也未出现趋势性改善。公司收入增长更多来自结构性因素,如12寸晶圆占比回升,而非终端需求全面复苏。叠加管理层对行业前景保持谨慎,市场对公司业绩持续改善的信心有限。行业景气度尚未出现明确反转,使得股价难以从单季度的亮眼表现中获得支撑。
三季度业绩实现双增,资本市场的情绪波动背后,折射出的仍是对其长期竞争力与行业周期的持续博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