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因为未达到市政道路标准而没有名字、也没有纳入市政统一管理范畴的无名小巷,数十年处于管理模糊地带,滋生脏、乱、堵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的居民区干部“脑洞大开”,提出一个把无名路以零收费方式承包给市民个人的创意,并在街道、居民等各方支持下,最终形成了一个“谁建设、谁收钱、谁管理”的社会化运作创新模式,给失管路找到了靠谱“管家”,无名路不再无人管。
这条无名路穿过居民区,连接延吉东路与军工路,形成于数十年前。最初是附近电缆厂、工具厂工人为方便日常出行常常穿行的一条小路,日积月累,工厂没了,几个居民区取而代之,而这条路也日渐成为居民们穿行于延吉东路与军工路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然而,由于道路宽度等基本条件未达到市政道路标准,这条小路始终无法作为正规道路进行命名,因而难以纳入市政统一管理范畴。据延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蔚介绍:“从规划红线看,这条路原本属于延东社区范围,考虑到延吉东路115弄居民的出行需求和消防安全,我们秉持共建共享的理念,主动将道路空间开放,供松延社区的居民出行、停车使用。然而,这一让,管理责任就模糊了,乱停车、环境维护等问题逐渐显现。”
![]()
旧貌。
无名路的管理权责归属问题,成了模糊地带,如何改变它的面貌呢?大家首先想到的方案是聘请物业公司对无名路进行专门的物业管理,但成本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阻碍。经过测算,无名路能停放50余辆汽车,如参照延吉东路115弄居民100元/月的停车费收取,月收入仅5000多元,但设置标准门岗却需要4名工作人员,月成本至少需要2万元。“支出难以覆盖成本,让物业公司望而却步。如何用较低成本治理好无名路,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李蔚坦言道。
面对无名路的治理难题,长白新村街道牵头搭建协商平台,组织延东居委会、松延居委会、业委会及居民代表,先后召开5次协商会,共同解决问题。在2023年初的一次协商会上,各方代表围坐一堂,激烈讨论了三个多小时,延东居委会代表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我们能不能发动基层志愿者,参与到无名路的管理当中来,成为无名路的自愿承包人?”经过充分讨论,一个创新的“0元承包,自愿参与”的方案雏形逐渐清晰:将无名路上停车位的管理权、收益权打包“零收费”,出让给“自愿承包人”,这名“自愿承包人”需为无名路安装道闸,同时承担全部管理责任。
方案确定后,找到“自愿承包人”成为关键。街道和居委会多方收集居民意见,多点寻访,找到了熟悉社区情况又管理着附近松花江路40弄的物业公司工作人员陈广平。“陈师傅在这里工作多年,了解情况,热心志愿服务,居民认可度高,是最合适的人选。”李蔚表示。出于对居民区的深厚感情和志愿服务热情,陈师傅爽快地答应了。根据协议,陈师傅受物业公司的聘用和管理,负责该路段的全天候管理、环境卫生、秩序维护和设备保养。
确定人选后,如何具体落实工作成为关键。考虑到两个居民区群众的停车需求和惠民利民的管理初衷,收费标准做到了惠及双边居民:一方面,为延东社区居民提供了32个相对固定的车位,停车服务费为300元/月;另一方面,对延吉东路115弄居民则延续了原先100元/月的收费标准。差异化的定价,既维持了价格稳定,又有效保障了管理项目本身的可持续运转。此外,居委会建立了公示透明机制,每月公示收支情况,每季度召开居民反馈会,确保管理透明、服务到位。
![]()
现状。
新模式运行以来,成效显著。如今的无名路道路整洁有序,智能道闸系统规范运行。在附近居住多年的张阿姨欣慰地说:“以前这里乱停车,道路堵塞得走不了路,四处是垃圾,现在干净整洁,畅通便利,我们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
无名路的成功治理为类似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长白新村街道将通过细致的协商和科学的设计,把“0元承包”模式逐步向辖区其他背街无名小巷推广。
原标题:《脑洞大开的创新!把无名路“0元承包”给市民收车费、管卫生,失管路有了管家》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