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张大爷患糖尿病已经8年,平时血糖控制得还算稳定。可最近半年,他总觉得双脚像踩在棉花上,麻麻的没什么感觉,晚上睡觉时小腿还会突然抽筋,疼得他直冒冷汗。去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他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需要用药治疗。
医生给他开了两种药:依帕司他和硫辛酸。张大爷拿着药犯了愁:"这两种药都是治神经病变的,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该怎么吃?能不能只吃一种?"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过类似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糖尿病为什么会伤害神经?问题出在哪儿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理解,血糖高跟神经有什么关系?其实,长期高血糖就像一把"慢刀子",悄悄损伤着全身的神经系统。
我们的神经就像电线,负责传递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和运动信号。当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时,过多的葡萄糖会通过一种叫"多元醇通路"的代谢途径,在神经细胞内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堆积会导致神经细胞水肿,影响神经传导功能。这就好比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受损了,信号传递自然会出问题。
同时,高血糖还会产生大量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就像体内的"破坏分子",会攻击神经细胞的线粒体,导致细胞能量供应不足。神经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功能自然就会下降。
![]()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数据,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有60%-9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早期可能只是手脚麻木、针刺感,如果不及时干预,后期可能发展为疼痛、感觉丧失,甚至出现糖尿病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神经损伤往往是隐匿发展的。很多患者直到症状明显了才就医,此时神经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要做一次神经病变筛查,及早发现问题。
依帕司他和硫辛酸,作用机制大不同
面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医生常常会开这两种药。它们虽然目标一致,但"打法"完全不同。
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专业,简单说,它就是专门针对前面提到的"多元醇通路"。依帕司他能够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阻止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从源头上减少山梨醇在神经细胞内的堆积。就像在水管破裂处直接堵住漏洞,釜底抽薪。
![]()
研究显示,使用依帕司他治疗12周后,约70%的患者主观症状(如麻木、疼痛)有明显改善。日本的一项长期研究还发现,持续使用依帕司他3年,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平均提高了3-5米/秒,这意味着神经功能得到了实质性改善。
硫辛酸则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它的作用原理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的线粒体不受损伤,同时还能改善神经细胞的微循环,让神经得到更好的血液供应。这就像给受损的电线重新包上绝缘层,同时还改善了周围的供电环境。
德国的一项临床研究纳入了1258名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使用硫辛酸治疗后,约65%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麻木感也有所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硫辛酸对于伴有疼痛症状的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从作用速度来看,硫辛酸起效相对更快,静脉注射后通常1-2周就能感觉到症状改善;而依帕司他需要持续服用4-8周才能看到明显效果。但从长期疗效来看,两者都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只是作用途径不同。
![]()
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两种药物
很多患者会问:"既然作用不同,我是不是两种都要吃?"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通常建议首选依帕司他单药治疗。每次50毫克,每天三次,餐前服用。为什么要餐前呢?因为食物会影响依帕司他的吸收,空腹服用能让药效发挥得更充分。需要注意的是,依帕司他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果出现恶心、腹胀,可以在服药时配合少量水或饼干。
硫辛酸的使用方式相对灵活。早期或症状严重时,可以先静脉注射,每天600毫克,连续2-4周。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每天一次,每次600毫克,空腹或餐前半小时服用效果最佳。需要提醒的是,硫辛酸注射液对光敏感,输液时要用避光袋包裹,否则药效会大打折扣。
![]()
对于病程长、症状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联合用药。依帕司他从源头减少损害,硫辛酸清除自由基并修复损伤,两者配合使用,效果往往是1+1大于2。国内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联合用药组的有效率达到82%,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的60%-70%。
不过,联合用药也要注意几点:首先,两种药物都需要长期坚持使用,通常至少要治疗3-6个月才能看到稳定效果。很多患者吃了一两周觉得没什么变化就停药了,这样很难达到治疗目标。其次,用药期间要定期复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血糖监测等,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方案。
血糖控制是基础中的基础。无论用哪种药,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就像一边灭火一边添柴,神经损伤还会继续发展。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空腹血糖在4.4-7.0毫米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10毫米摩尔/升以下。
还要特别提醒一些用药禁忌。依帕司他主要经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或减量;硫辛酸偶尔会引起低血糖,特别是联合使用降糖药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都应避免使用这两种药物。
![]()
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戒烟戒酒是必须的,因为烟酒都会加重神经损伤。适当运动,如每天散步30分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双脚有无破损、变色,选择柔软透气的鞋袜,避免烫伤和冻伤。
健康提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依帕司他和硫辛酸作为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治疗药物,各有特点,选择哪一种或是否联合使用,需要根据个人的病情、症状、经济条件等综合考虑。
但无论如何,药物治疗只是一方面,控制血糖才是根本。健康其实就藏在每天的点滴中:按时服药、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查,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坚持下来就能守护好我们的神经健康。
![]()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科普参考,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是否需要用药、如何用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都需要前往当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您的检查结果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诊疗。切勿自行购药或调整剂量,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健康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 《依帕司他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