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9年,我参军前夜,邻家姐姐吻了我,退伍后,她抱着孩子在等我

0
分享至

79年,我参军前夜,邻家姐姐吻了我,退伍后,她抱着孩子在等我

1979年的夏天,北京的胡同里,热得像个蒸笼。

知了在老槐树上声嘶力竭地叫,好像要把肺都叫出来。

我叫陈辉,十八岁,今天是我在家过的最后一晚。

明天一早,我就要去参军了。

大红的入伍通知书就摆在堂屋最显眼的八仙桌上,被我妈用一个搪瓷茶缸压着,生怕它长翅膀飞了。

我爸一整天都挺着腰杆,跟每一个路过家门口的街坊邻居唾沫横飞地显摆。

“保家卫国,光荣!”

他嘴里嚼着这几个字,好像嚼着什么山珍海味。

只有我妈,眼圈红了一天,做饭的时候,盐都多放了两勺。

晚饭齁咸。

我扒了两口就吃不下了,心里堵得慌。

不是怕,是激动,也是一种说不清的茫然。

我爸还在那儿说教:“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要能吃苦,别给老陈家丢人!”

我“嗯”了一声。

“听见没有!”他嗓门一高。

“听见了!”我吼了回去。

空气瞬间就凝固了。

我妈赶紧打圆场,“吃饭,吃饭,菜都要凉了。”

我摔下筷子,跑出了院子。

胡同里灌进来的风,带着一股子煤烟和厕所的混合味道。

这就是我闻了十八年的味儿。

我靠在墙根上,点了一根烟。

烟是偷偷从我爸的“大前门”烟盒里拿的,呛得我直咳嗽。

“要走了?”

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很轻,但像根针,一下就扎进了我心里。

是林芳。

我邻居家的姐姐。

她比我大三岁,在街道纺织厂上班。

她就住我家隔壁,我们两家的窗户对着窗户,院子连着院子。

我从小就是她屁股后面的跟屁虫。

“芳姐。”我赶紧把烟掐了,有点不好意思。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褂子,头发编成一根粗辫子,垂在胸前。

路灯昏黄的光照在她脸上,她的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

“嗯,明天一早的火车。”我低着头说。

“怕不怕?”她问。

“怕什么?当兵光荣。”我学着我爸的口气,但话说出来自己都觉得没底气。

她笑了,没戳穿我。

“我听王婶说,你们这批兵,可能要去南边。”

南边。

我们都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报纸上天天都在说,广播里天天都在播。

我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去哪儿都一样,都是当兵。”我梗着脖子说。

林芳没再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我。

她的眼神很复杂,有担心,有不舍,还有些我看不懂的东西。

我们就这么站着,周围是邻居家的吵闹声、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京剧声。

世界很吵,但我们之间很安静。

“陈辉,”她忽然开口,“你……”

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芳姐?”

“没什么。”她摇摇头,然后从兜里掏出一个东西,塞到我手里。

是一个用手绢包着的小方块。

我打开一看,是一块“海鸥”牌手表。

这年头,手表是“三转一响”里的大件,金贵得很。

“芳姐,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我赶紧往回推。

“给你就拿着!”她按住我的手,力气出奇的大。

“这是我攒了半年的工资买的。到了部队,得有个看时间的东西。”

她的手心很热,带着一股肥皂的清香。

我的脸也跟着烧了起来。

“我……”

“别说话。”

她忽然踮起脚尖,凑了过来。

一股温热柔软的触感,落在了我的嘴唇上。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整个世界都消失了。

只剩下她嘴唇的温度,和她身上淡淡的肥皂香。

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吻。

短暂得像一个幻觉。

她很快就退开了,脸颊红得像院子里的那盆天竺葵。

她不敢看我,低着头,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活着回来。”

说完这四个字,她转身就跑回了自己家,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我一个人愣在原地,摸着自己的嘴唇,上面仿佛还残留着她的温度和香气。

手心里,那块冰凉的手表,却硌得我生疼。

“活着回来。”

这四个字,像烙铁一样,烙在了我的心上。

那一晚,我失眠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就被我妈叫醒了。

院子里已经站满了来送行的街坊邻居。

我爸穿着他那件最好的中山装,脸上泛着红光,比过年还高兴。

我妈则拉着我的手,一遍遍地嘱咐。

“到了部队要好好吃饭,别冻着,想家了就写信……”

她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我的眼眶也酸了。

我不敢看她,怕自己也哭出来。

我把目光投向隔壁。

林芳家的门紧紧关着。

她没来送我。

我的心,空了一块。

也许,昨晚的一切,真的只是一个梦。

“走了走了!车不等人了!”负责接兵的干部在胡同口催促。

我挣开我妈的手,背上背包,头也不回地朝胡同口走去。

我不敢回头。

我怕一回头,就再也走不了了。

上了绿皮火车,车厢里挤满了和我一样穿着新军装的年轻人。

大家都很兴奋,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畅想着未来的军旅生涯。

只有我,靠在窗边,看着飞速倒退的景物,心里空落落的。

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汽笛长鸣。

我好像听见,在那巨大的轰鸣声中,夹杂着一声女人的哭喊。

是林芳吗?

我不知道。

新兵连的日子,比我想象的苦一百倍。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五公里,然后是队列、射击、投弹、战术……

一天训练下来,骨头都像是散了架。

晚上躺在床上,连动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

吃的也不好,天天都是白菜萝卜,偶尔见点肉末,能让大家高兴半天。

很多人都哭了,想家。

我也想。

我想我妈做的红烧肉,想我爸的唠叨,想胡同里那股熟悉的煤烟味儿。

更多的时候,我想的是林芳。

我想起她那个突如其来的吻,想起她说的那句“活着回来”。

每当累得快要趴下的时候,我就摸一摸手腕上的那块“海鸥”表。

表盘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荧光,像她那晚的眼睛。

它提醒我,有人在等我。

我得撑下去。

我得活着回去。

我开始玩命地训练。

五公里,别人跑,我也跑,跑完再加一圈。

射击,别人打十发,我打二十发。

手上的茧子磨破了一层又一层,新兵服被汗水浸得能拧出水来。

班长都说我疯了。

“陈辉,你小子是想提干想疯了吧?”

我只是嘿嘿一笑,不说话。

我不是想提干,我只是想变得更强。

只有变得更强,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新兵连结束,我们下了连队。

南下的消息,越来越真切了。

连队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

老兵们的脸上,都没了笑容。

指导员开始找我们这些新兵一个个谈话,让我们写家信。

我给我爸妈写了一封信,通篇都是“我很好,勿念”。

然后,我给林芳写信。

这是我第一次给她写信。

信纸攥在手里,汗都把它浸湿了。

写了撕,撕了又写。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说我想她了?

一个大男人,说这种话,太肉麻。

说部队很苦?

不能让她担心。

最后,我在信纸上只写了一句话。

“芳姐,我一切都好。你的表,走得很准。”

寄出信后,我每天都盼着回信。

看门卫,比看女朋友还亲。

半个月后,我终于等来了她的信。

信封是牛皮纸的,上面是她娟秀的字迹。

我的手都在抖。

信不含糊,就几行字。

“陈辉,收到你的信很高兴。家里一切都好,爸妈身体也好。你也要保重自己,注意安全。我在厂里参加了技术比武,拿了第一名。”

最后一句是:“等你回来。”

我把这封信看了几十遍,每个字都好像刻进了脑子里。

“等你回来。”

这四个字,比“活着回来”更让我心潮澎湃。

那是一种承诺。

一种约定。

开拔的命令,在一个深夜突然下达。

我们紧急集合,登上了南下的闷罐车。

车厢里死一般的寂静。

没人说话,只有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

我们都知道,我们要去哪里。

战争。

这个词,以前只在电影和书本里见过。

现在,它像一头巨兽,张着血盆大口,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说不害怕,是假的。

我旁边的一个小战士,比我还小一岁,一直在偷偷地哭。

我把林芳的信掏出来,借着车厢缝隙里透进来的微光,又看了一遍。

心,慢慢地静了下来。

到了前线,那种残酷和惨烈,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炮火声、枪声、爆炸声,震耳欲聋。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味道。

昨天还跟你一起抽烟吹牛的战友,今天就可能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我第一次杀人,是在一次丛林搜索中。

一个黑瘦的敌人,端着枪突然从草丛里冒出来。

我们俩的距离,不到五米。

我甚至能看清他眼睛里的惊恐。

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是班长在旁边吼了一嗓子:“开枪!”

我下意识地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

子弹打在他身上,冒出一串血花。

他倒下了。

我吐了。

把隔夜饭都吐了出来。

班长拍着我的背,递给我一壶水。

“小子,习惯就好了。你不杀他,他就杀你。”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夜的噩梦。

梦里,那个敌人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我。

从那以后,我变了。

我变得沉默,冷酷。

开枪的时候,再也不会犹豫。

因为我知道,犹豫一秒,死的可能就是我。

我唯一的慰藉,就是林芳的信。

她的信,成了我和那个和平世界的唯一联系。

她信里从不提战争,只说些胡同里的家长里短。

“王婶家的孙子会走路了。”

“李大爷家的那棵枣树,今年结的枣子特别甜。”

“厂里又发了新布料,我给你留了一块,等你回来做身新衣服。”

这些琐碎的日常,对我来说,却是最珍贵的。

它让我知道,在那个遥远的、炮火连天的地方之外,还有一个叫“家”的地方。

那里有安稳的生活,有等着我的人。

我把她的每一封信都用塑料布包好,贴身放着。

有一次,一颗弹片划破了我的胸膛,离心脏只有几厘米。

是那厚厚的一叠信,挡住了它。

医生说,我命大。

我知道,是林芳救了我。

战争打了几个月,终于结束了。

我们胜利了。

可我们连队,回去的人,不到一半。

我的班长,牺牲了。

我最好的战友李伟,也牺牲了。

他是在掩护我的时候,被一颗流弹击中了头部。

他倒下的时候,眼睛还睁着,看着我的方向。

嘴里还在喃喃地说着什么。

我爬过去,把耳朵凑到他嘴边。

“……告诉小琴……我爱她……”

小琴,是他的未婚妻,在老家等着他回去结婚。

我抱着他冰冷的身体,哭了。

那是我上战场以来,第一次哭。

我们活着的人,成了英雄。

戴着大红花,坐着火车,回到了北京。

车站上,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我一眼就看见了我爸妈。

他们都老了,头发白了好多。

我妈抱着我,哭得喘不过气来。

我爸也红着眼圈,一个劲地拍我的背。

“好小子,好小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我环顾四周,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没有。

林芳没有来。

我的心,又一次沉了下去。

回到家,胡同里比过年还热闹。

街坊邻居都围过来看我这个“战斗英雄”。

我应付着他们的各种问题,心里却一直在想着林芳。

她为什么没来?

是出什么事了吗?

还是……她已经不等我了?

我不敢想下去。

晚上,我爸喝多了,拉着我说了一晚上的胡话。

我妈则在一旁,不停地给我夹菜,好像要把我这几年亏的都补回来。

我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妈,芳姐呢?”

我妈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她和我爸对视了一眼,眼神很复杂。

“她……她挺好的。”我妈支支吾吾地说。

“她人呢?我怎么没看见她?”我追问。

“她……她搬家了。”

搬家了?

我的心,像被一块大石头砸中,闷得喘不过气来。

“搬哪儿去了?为什么搬家?”

“你别问了!”我爸突然吼了一声,“吃你的饭!”

我觉得不对劲。

这里面一定有事。

第二天一早,我去了街道纺织厂。

我想去问问,林芳到底怎么了。

厂里的人都认识我,见了我都特别热情。

“哟,这不是陈英雄回来了吗?”

我找到了林芳以前的车间主任。

“张主任,您知道林芳去哪儿了吗?”

张主任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同情。

“陈辉啊,你可算回来了。”

“林芳她……唉,这姑娘,命苦啊。”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到底怎么了?”

“她早就没在厂里干了。一年多前就辞职了。”

“辞职?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张主任压低了声音,“她……她没结婚,就生了个孩子。”

什么?

我感觉像是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

脑子里“嗡”的一声,什么都听不见了。

没结婚,生了个孩子?

这怎么可能?

林芳不是那样的人!

“不可能!您一定是搞错了!”我激动地喊道。

“我搞错什么?这事儿厂里谁不知道?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她一个大姑娘,挺着个肚子,人家唾沫星子都能把她淹死。”

“孩子的爹呢?”我的声音在发抖。

“谁知道呢?她一个字都不肯说。后来她妈气得跟她断绝了关系,她就自己搬出去了。”

“她搬到哪儿去了?”

“不知道。这姑娘性子倔,谁问她都不说。”

我失魂落魄地走出了纺织厂。

阳光很刺眼,照得我头晕。

我的英雄梦,我的爱情梦,在这一刻,碎得一塌糊涂。

我像个疯子一样,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转悠。

我去了我们以前常去的公园,去了我们一起看电影的电影院。

我想找到她。

我想当面问问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北京这么大,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

我找了整整三天,一无所获。

我回到了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

我爸妈急坏了,在门外不停地敲门。

“儿子,你开门啊!”

“陈辉,你别吓妈啊!”

我听不见。

我的世界里,只剩下那句“没结婚,就生了个孩子”。

它像一把刀,在我心上反复地割。

我想不通。

那个在我参军前夜,羞涩地吻了我,让我“活着回来”的姑娘。

那个在信里,温柔地对我说“等你回来”的姑娘。

怎么会变成这样?

是她骗了我吗?

她在我上战场拼命的时候,却和别的男人在一起?

一想到这个可能,我的心就疼得像是要裂开。

愤怒、背叛、屈辱……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快要把我逼疯了。

我把她写给我的那些信,全都翻了出来。

那些被我视若珍宝的信,现在看起来,却充满了讽刺。

我一封一封地撕。

撕得粉碎。

我要忘了她。

我要把这个女人,从我的生命里彻底抹去。

第四天,我走出了房门。

我对我爸妈说:“爸,妈,我想回部队。”

我爸愣住了。

“回去干什么?你才刚回来啊!”

“我想提干。我想留在部队。”

我不想再待在这个地方了。

这里的一切,都会让我想起她,想起那段屈辱的过去。

我爸妈拗不过我,只好同意了。

我很快就办好了手续,回到了老部队。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我不要命地训练,不要命地学习。

我想用这种方式,麻痹自己。

我成功了。

我很快就因为表现突出,被提了干,当了排长。

后来又当了连长。

我成了部队里最年轻的连级干部之一。

所有人都说我前途无量。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心,已经死了。

我再也没有笑过。

我把自己的感情,彻底封存了起来。

这些年,也有人给我介绍过对象。

有文工团的漂亮女兵,有首长家的千金。

我都拒绝了。

我心里那道坎,过不去。

一晃,好几年过去了。

我已经是个快三十岁的人了。

部队的战友,换了一批又一批。

家里的胡同,据说也快要拆了。

我和家里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除了每个月寄回去的津贴,我很少写信,也很少打电话。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有一年春节,我休假回家。

北京的变化太大了。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马路宽了,车也多了。

我们家那个老胡同,已经被夷为平地,盖起了一栋栋崭新的居民楼。

我家分到了一套两居室。

我爸妈更高兴了,说总算住上楼房了。

可我却觉得,那个“家”,好像没了。

年夜饭桌上,我妈又提起了我的个人问题。

“陈辉啊,你也不小了,该成个家了。”

“部队里那么多好姑娘,你就没一个看上的?”

我沉默地喝着酒。

我爸叹了口气,“别逼他了。他心里有结。”

我妈的眼圈红了。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那个林芳,听说早就嫁人了,孩子都上小学了。你还惦记她干什么?”

嫁人了。

听到这三个字,我的心,还是像被针扎了一下。

虽然我早就该想到这个结果。

可亲耳听到,还是会疼。

“我没惦记她。”我冷冷地说。

那顿年夜饭,又不欢而散。

假期结束,我回了部队。

日子还是一样过。

训练,开会,写报告。

我以为,我这辈子,就会这么过去了。

直到那一天。

那天,我接到了一个从北京打来的长途电话。

是我爸。

他的声音很急。

“陈辉,你快回来一趟!”

“怎么了,爸?出什么事了?”

“是……是李伟的父母,他们来北京了。”

李伟。

这个名字,像一把生锈的钥匙,打开了我尘封多年的记忆。

那个在战场上,为了掩护我而牺牲的战友。

“他们来干什么?”

“他们来找他们的孙子。”

“孙子?”我愣住了。

“就是李伟的儿子!当年他那个对象小琴生的!你不是知道吗?”

我当然知道。

当年李伟牺牲后,我按照他的遗愿,给他家里写了信,也给他未婚妻小琴写了信,告诉了他们李伟牺牲的消息。

我还把我所有的抚恤金,都寄给了小琴。

后来听说,小琴还是把孩子生了下来。

再后来,就没了消息。

“孩子找到了?”

“找到了!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年,是谁在养着这个孩子!”

我爸的声音,带着一种奇怪的调子。

我的心,没来由地狂跳起来。

“是谁?”

“是林芳!”

林芳!

这两个字,像一颗炸弹,在我脑子里轰然炸开。

我手里的电话,差点掉在地上。

怎么会是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当天就请了假,买了最快一班回北京的火车票。

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我坐立不安。

我的脑子里一团乱麻。

林芳……李伟的儿子……

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难道……

一个荒唐的念头,从我脑海里冒了出来。

难道那个孩子,根本不是林芳的?

回到北京,我直接打车去了我爸告诉我的地址。

那是一个很偏僻的筒子楼。

楼道里又黑又暗,堆满了杂物。

我找到了那个门牌号,深吸了一口气,敲了敲门。

门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他仰着头,怯生生地看着我。

“叔叔,你找谁?”

我看着他的脸,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张脸,那双眼睛……

太像了。

太像李伟了!

“我找……”

我的话还没说完,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念军,是谁啊?”

随着声音,一个女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是林芳。

她穿着一件朴素的家常衣服,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眼角有了细细的皱纹。

但那双眼睛,还是和我记忆中一样,明亮,清澈。

她看到我,也愣住了。

我们俩就这么隔着一个孩子,遥遥相望。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陈辉?”她试探着叫了一声。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那天晚上,林芳给我讲了所有的事情。

当年,李伟牺牲后,他未婚妻小琴悲痛欲绝。

但她还是坚持把孩子生了下来。

一个未婚生子的女人,在那个年代,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

小琴的父母,逼着她把孩子送人,然后嫁人。

小琴走投无路,想到了求助。

她给李伟的战友写信,但那些信都石沉大海。

最后,她想到了李伟信里经常提到的一个人。

林芳。

李伟在信里,把我跟林芳的事情,都告诉了小琴。

小琴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林芳。

她求林芳,帮她照顾这个孩子。

林芳答应了。

她辞掉了工作,搬了家,一个人,把李伟的儿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拉扯大。

她给他取名叫“念军”。

思念的念,军人的军。

为了这个孩子,她承受了所有的流言蜚语。

为了这个孩子,她拒绝了所有上门提亲的人。

为了这个孩子,她一个人,扛起了一片天。

“为什么?”我看着她,声音沙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李伟是你的战友。”

她看着我,眼睛里闪着泪光。

“他是为了救你才牺牲的。我不能让他唯一的血脉,流落在外。”

“那……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痛苦地问。

“我怎么告诉你?”她苦笑了一下,“你一回来,就认定我背叛了你。你给了我解释的机会吗?”

“你撕了我的信,你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我上哪儿去找你?”

我的心,像被无数根针,狠狠地扎着。

是我。

是我的自以为是,是我的懦弱,是我的不信任,让我误会了她这么多年。

我让她一个人,背负了这么多。

我这个所谓的“战斗英雄”,在她面前,渺小得像一粒尘埃。

“芳姐……”

我“扑通”一声,跪在了她面前。

“我对不起你!”

我泣不成声。

她没有扶我,只是静静地流着泪。

那个叫念军的孩子,吓坏了,躲在她身后,怯生生看着我。

“妈妈,这个叔叔是谁?他为什么哭?”

林芳蹲下身,抱着孩子,柔声说:“念军,他不是叔叔。他……他是你爸爸的战友。是你爸爸,最想见到的人。”

李伟的父母,最终没有带走念军。

他们看着林芳和念军之间那种深厚的感情,看着这个虽然贫穷但充满温暖的家,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们认了林芳做干女儿。

他们说,念军跟着林芳,比跟着他们这两个老头老太,要好。

他们走的时候,给我留了一句话。

“陈辉,我们知道,李伟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我留了下来。

我向部队递交了转业申请。

我要留在北京。

我要留在这个女人的身边。

我要用我的后半生,来弥补我欠她的债。

手续办得很顺利。

我转业到了地方,在一家国企做安保工作。

工资不高,但很稳定。

我搬到了林芳住的那个筒子楼。

我就住在她对门。

我开始学着,做一个父亲。

我每天接送念军上下学。

我给他辅导功课,给他讲我跟李伟在部队的故事。

念军很聪明,也很懂事。

他慢慢地接受了我。

他开始叫我“陈叔叔”。

我跟林芳之间,还是有些尴尬。

我们很少说话。

更多的时候,是我在厨房里笨手笨脚地做饭,她在旁边看着,偶尔指点一两句。

或者,是晚饭后,我们三个人,一起坐在那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

日子,就像这筒子楼里的流水,平淡,琐碎,但真实。

有一天,念军放学回来,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一边。

“陈叔叔,我问你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喜欢我妈妈吗?”

我愣住了。

看着他那双酷似李伟的眼睛,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喜欢。”

“那你们为什么不结婚?”

“因为……因为我还没问你妈妈,她愿不愿意嫁给我。”

那天晚上,我鼓起了我这辈子最大的勇气。

我买了一束花。

那个年代,送花还是一件很稀罕的事。

我敲开了林芳的门。

她看到我手里的花,脸一下就红了。

“你这是干什么?”

我把花递给她,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

那是一枚用弹壳打磨成的戒指。

戒指很粗糙,但很亮。

是我花了几个通宵,亲手做的。

“芳姐,”我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过去的事,我混蛋,我错了。”

“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但是,我还是想问你一句。”

我单膝跪地,举起了那枚弹壳戒指。

“你……还愿意……等我吗?”

林芳没有说话。

眼泪,从她眼眶里,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

她哭了很久。

然后,她笑着,向我伸出了手。

那一年,我三十一岁,她三十四岁。

我们结婚了。

没有盛大的婚礼,没有豪华的宴席。

我们只是请了双方的父母,和几个最好的朋友,一起吃了顿饭。

饭桌上,念军端起酒杯,像个小大人一样,对我说:

“爸,祝你和我妈,白头偕老。”

那一声“爸”,让我这个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汉子,瞬间泪崩。

婚后的日子,很清贫,但很幸福。

我们搬出了那个筒子楼,用我的转业费和这些年的积蓄,买了一套小小的二手房。

虽然不大,但那是我们自己的家。

我和林芳,就像所有最普通的夫妻一样。

我们会为了柴米油盐吵架。

也会在深夜里,相拥而眠。

我常常会想,如果当年,我没有那么冲动,没有那么自负。

如果当年,我肯多给她一点信任,听她一句解释。

我们是不是,就不用错过这么多年?

可生活,没有如果。

好在,命运终究是眷顾我的。

它让我失去了很多,但也让我,找回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林芳带着念军,去给李伟扫墓。

墓碑上,李伟的照片,还是那么年轻,笑得那么灿烂。

我把一瓶他生前最爱喝的二锅头,洒在了墓前。

“兄弟,我来看你了。”

“我把你儿子养得很好,他很像你,也很争气,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

“还有……我跟你嫂子,我们结婚了。”

“你放心,这辈子,我会替你,好好照顾他们娘俩。”

林芳站在我身边,握住了我的手。

念军跪在墓碑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风吹过松林,发出“沙沙”的声响。

好像是远在天堂的兄弟,在对我们微笑。

我转过头,看着身边的林芳。

阳光照在她脸上,那些岁月的痕迹,仿佛都变成了温柔的诗篇。

她也看着我,眼睛里,是我熟悉的,那片星光。

我知道,这个吻了我,又等了我这么多年的女人,将是我这一生,最美的风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西反杀案庭审爆点!律师一句话问住法官,老人是自卫吗?

山西反杀案庭审爆点!律师一句话问住法官,老人是自卫吗?

史行途
2025-11-15 09:01:54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3 21:41:00
13分10板14助!就在今天,两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13分10板14助!就在今天,两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5 12:33:49
人到中年,要改掉抽“小粗烟”习惯,什么是“小粗烟”?建议了解

人到中年,要改掉抽“小粗烟”习惯,什么是“小粗烟”?建议了解

神牛
2025-11-13 15:10:45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浩渺青史
2025-11-14 20:27:05
高圆圆又穿紧身裙,“蜜蜂臀”让人移不开目光,一般人没这好身材

高圆圆又穿紧身裙,“蜜蜂臀”让人移不开目光,一般人没这好身材

蓓小西
2025-11-15 09:42:24
第一集就这么炸裂,网飞新剧太上头了

第一集就这么炸裂,网飞新剧太上头了

天天美剧吧
2025-11-15 17:39:06
32岁女子负债30万快还不上了,工作还是体制内,网友:钱花哪里了

32岁女子负债30万快还不上了,工作还是体制内,网友:钱花哪里了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07 08:47:59
针对高市早苗,洪秀柱、马英九发声

针对高市早苗,洪秀柱、马英九发声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7:51:21
瑞银:居民收入全面放缓

瑞银:居民收入全面放缓

谭谈投研
2025-11-15 18:30:26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大鱼简科
2025-09-02 19:34:00
演都不演了?这一次,F4仅用一则动态,彻底揭开朱孝天仅剩的体面

演都不演了?这一次,F4仅用一则动态,彻底揭开朱孝天仅剩的体面

山野天晴
2025-11-15 02:00:26
真没想到!36岁中超名将被捕,曾是高洪波爱徒,踢假球赚了130万

真没想到!36岁中超名将被捕,曾是高洪波爱徒,踢假球赚了130万

国足风云
2025-11-15 21:12:15
《雪中悍刀行》:江湖之中的32位陆地神仙,18人身死,3人飞升

《雪中悍刀行》:江湖之中的32位陆地神仙,18人身死,3人飞升

北梦一
2025-11-13 11:55:03
小米之“惑”

小米之“惑”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23:31:06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三湘都市报
2025-11-11 14:38:32
何卓佳赛点被罚分气哭了!裁判拒看回放 赛后找裁判理论情绪崩溃

何卓佳赛点被罚分气哭了!裁判拒看回放 赛后找裁判理论情绪崩溃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5 18:35:16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八星人
2025-11-15 14:25:29
“还手=互殴”?从狗咬人案看:正当防卫认定,正在“逼良为怂”

“还手=互殴”?从狗咬人案看:正当防卫认定,正在“逼良为怂”

占理儿
2025-11-14 10:04:37
泪目!中国女篮31岁王牌复活冲冠:轰24+6记三分太准挑战王思雨?

泪目!中国女篮31岁王牌复活冲冠:轰24+6记三分太准挑战王思雨?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4 21:52:04
2025-11-16 00:43:00
爱下厨的阿酾
爱下厨的阿酾
分享美食视频,分享生活
368文章数 165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手机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有品味的中年女人,穿衣都有4个共同点,看看你掌握了几个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