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相信不少人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这几个字就犯愁:难道只能靠节食才能改善?
其实不用这么难,一项研究发现,只要调整吃饭时间,短短4个月,肝脏脂肪就能减少近23.7%,还能顺便减重、改善代谢。
究竟是怎样的方法,竟然如此神奇?近日发表在《肝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晓了答案。研究团队选取了333名超重或肥胖的脂肪肝患者,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岁,并被分为三组进行对比实验。
![]()
最终结果显示,正常饮食组:4个月后肝脂不仅没减,反而增加了0.7%;热量限制组:通过刻意少吃控制热量,肝脂减少24.7%;而时间限制饮食组:不节食,只把吃饭时间压缩在8小时内,剩下16小时只喝白水、无糖茶,肝脂减少23.7%。
与此同时,研究还进一步揭示:那些反映肝损伤的关键指标——谷丙转酶(ALT)和谷草转酶(AST),在“热量限制组”和“16+8时间限制组”中的改善程度几乎一致,并且均显著优于正常饮食组。
上述研究一经发布,迅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热议。有网友调侃道:“难怪古人推崇‘过午不食’,原来老祖宗早懂科学!”然而,更多人则道出现实难题:打工人加班熬夜成常态,如何坚持每天16小时不吃饭?这个问题,恰让国产护肝成果“倍-清-肝(LIVERPURE)”意外走红。
据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该科技在上半年618首轮期间预售达到了5000单,复购率达70%,评价“应酬后不再烧心呕吐”“肝脏受损从中度变轻度”。其核心成分担子菌提取物+二氢杨梅素,经仁济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多家高等学府验证可激活肝脏解毒酶,抑制纤维化。
![]()
而另一重要成分二氢杨梅素,则被证实可直接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这好比给限时进食疗法增添了‘加速器’。”研发团队负责人解释:“当饮食控制难以坚持时,这些成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修复肝。”
市场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商智数据显示,自受邀入驻京-D健康后,“倍-清-肝”超七成订单来自珠三角、江浙等一二线城市,35岁以上的买家构成消费主力军。“项目组熬夜赶稿时,吞两粒比喝护肝茶方便。”来自上海的10年媒体从业者王主编表示。对于部分极度期待短期改变的,研发团队则提醒:“还是需连续3个月以上,因为护肝没有‘速效的’。”
当然,面对五花八门的护肝法,结合研究与经验,专家也给出了实用建议。
![]()
适合尝试“16+8限食组”的人群包括:处于代谢综合征前期者、轻中度MASLD患者,以及能够遵循规律饮食的人。
在执行过程中,需特别留意:进食窗口稳定(如早10晚6),避免胡吃海塞;保证蛋白质摄入(鸡蛋、瘦/牛肉),防止肌肉流失;睡前2小时禁食,给肝脏充足修复期。
适合选择倍-清-肝的场景:无法坚持规律禁食的上班族(如频繁加班、早餐不固定);需辅助调理的脂肪肝患者(配合运动+饮食控制);饮酒前后“救急”(核心成分AKK001可减轻酒精对肝脏的突击损伤)。
![]()
同时警惕两大误区:禁食≠绝食,每天必须保证1500-2000大卡摄入,避免过度饥饿导致代谢紊乱;护肝产品≠特效,自身免疫肝病、肝硬化患者必须优先接受规范,科技仅作辅助;
事实上,最好的护肝,其实是改变‘爆肝’的生活方式,要知道肝脏健康,三分靠“补”,七分靠“养”。限时进食法虽好,但规律作息、减少熬夜才是根本,正如一位网友感慨:“护肝片救不了长期作死,科学养生才是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