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刺痛欧洲的,不是一家快时尚的店铺在巴黎开业,而是中国在越来越多赛道里开始不再参考欧洲的路径
![]()
巴黎BHV百货这次风波从一则开店公告开始,点燃了沉积已久的火药味
希音计划在巴黎等六座城市落下实体门店,法国本土品牌掀起抵制,20多个品牌选择撤出BHV百货,老佛爷集团也中止与其母公司的七家门店合作
11月5日,希音在BHV正式开门,排队购物与抗议对峙同场出现,法国检察官办公室当日启动对希音等平台的调查,政府甚至放话可能暂时封禁其线上运营并向欧盟递交调查请求
次日,海关在戴高乐机场扣留了20万个包裹
11月7日,希音完成第三方市场整改,下架非法商品,封禁风险暂时解除
这家店在开业几天内接待超过5万名顾客,平均消费约45欧元,热度与争议一同发酵
有人把这场争议理解为价格与道德的冲突,但把视线只停留在快闪零售商身上,恰恰看不见结构性变化
法国乐天首席执行官塞德里克·杜福尔把问题掰开了说
塞德里克·杜福尔断言: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危机,不是像希音这样的平价快消品牌,而是连中国都模仿懒得去模仿欧洲了
这话听着刺耳,却点到了根上:在不少领域,中国企业已从跟随转向自我定义
把中国崛起简化为“低价海盗”,是一个会误伤战略判断的偏见
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在走新路,要看投入与产出两个硬指标
中国每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到达2.7%
2.7%意味着这不是一个满足复制的体系,而是把未来技术主导权当作长期工程,扎实地投钱、投人、投时间
![]()
产出端同样扎眼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接近全球总量的一半
当专利积累形成全球级的厚度,一个经济体就不再按人家的尺子走,而是开始制定自己的标准
到2025年11月,《中国市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能力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发明专利总量突破400万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球第十,京津冀等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入全球科技集群前五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登记技术合同64.4万项,成交额4.8万亿元,同比增18.3%,技术与产业的咬合正在变紧
希音的商业形态是这套变化的一个缩影
它不只打价格,而是用数据、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把效率拉到极致
2025年,希音预计净利润20亿美元,同比翻倍,销售额有望增长15%突破430亿美元
在法国,平台用户约2500万,线下店短期内的客流表现足够说明市场有真实需求
这也逼出了一个不容易的政策问题:监管力度如何拿捏,既不放任问题,也不扼杀创新的速度
欧洲和美国对跨境低价包裹的关税政策正收紧,欧盟计划调整低价进口商品征税机制,这会抬高平台的运营成本
问题在此:提高门槛能否换来更好的本土创新,还是会推高消费者的负担并让市场更分裂
欧洲真正的转向需要什么触发器,才会从道德情绪走向系统性学习
把视线从时尚挪到动力与交通,趋势更明白
![]()
比亚迪用两年时间在欧洲实现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跃迁
早期门店寥寥
到2025年,欧洲零售网络从3家扩展到400家,展厅在多个核心城市落地,1到8月欧洲销量超过7.1万辆,在意大利、西班牙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
企业把垂直整合做到极致,刀片电池的安全与成本优势打开了定价权,车型还针对多山地形进行本土化优化,充电运营商的数据打通让使用体验更顺畅,匈牙利设立欧洲总部,土耳其工厂为欧洲市场供应定制化车型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比亚迪以垂直整合与刀片电池的系统化创新,首次在欧洲汽车工业发源地掌握了市场定义权
这不是靠补贴赢来的短期红利,而是把供应链与技术模块重排组合的结果
低空领域是另一条清晰的分叉路
欧美把赌注押在载人飞行器,审批慢、事故频发、商业化遥遥无期,中国企业则集中在载货无人机,把时间缩短、把风险降到可管理的区间
大疆的吊运无人机切入山区运输,壹通无人机的TP1000推进适航与首飞准备,白鲸航线的W5000瞄准城际物流,亿航及时拓展旅游观光与海外销售场景进行风险缓释
李剑威提醒,低空经济需要长期投入,载人赛道风险高,创业者宜谨慎入局,细分品类仍有机会
在监管难度、成本与落地场景之间,中国做了更务实的选择,反而把赛道跑通了
回到欧洲社会的焦虑
丁伟指出,抵制背后是自信力的流失,并非赶走希音就能解决问题
情绪能点火,但不能提供新引擎
![]()
若还抱着道德优越的旧滤镜看今天的竞争,就会继续错过理解新系统的机会
理解一套新系统,需要走进数据、工具与流程的内部,摸清它如何缩短决策周期,如何把试错成本降到可承受范围,如何让设计到量产的路径变短变稳
这套新系统也不是没有代价
效率越高,社会责任与环境约束的要求就越高,这两者不该被对立
当法国政府持续监控平台运营,并将于11月18日传唤希音代表出席听证会,关键不在于下一次封禁是否落下,而在于能不能拿出更清晰的透明标准与执行机制,既保护消费者与劳动者,也让企业知道可以如何合规地创新
对于平台方来说,整改不是一次性的动作,而是把合规嵌入技术与供应链的常态
还有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谁来定义新秩序,靠的是持续投入与能把系统跑稳的能力
在这场赛跑里,速度是门票,系统是胜算
中国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新能源、低空物流等多个样本,展示了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型
希音把“规模扩张”切换为“利润提升”,优化结构,比亚迪把链路缩短,低空企业把风险可控化,这些动作都指向同一件事:规则不是天生的,它来自可复制的效率与可信的安全
欧洲若要迎头赶上,最要紧的是放下傲慢,研究清楚中国这片创新森林的运转方式,在自身长板上重建竞争力
对中国而言,同样需要保持克制,继续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之间打通通道
创新是唯一的通行证,傲慢是最大的绊脚石
这场全球赛跑不会为任何人减速
只有持续投资未来、拥抱系统性变革的人,才有资格参与制定新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