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2025年11月12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说了句真话,让欧洲政坛瞬间冷场。他话不多,意思却扎心:“欧洲在备战。”这是从一线国家的动作,到政策层面的调整,全都在验证这场风暴的走向,乌克兰打不住了,欧洲也开始收起遮羞布,准备自己上场了。
![]()
武契奇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欧洲近期动态的细致观察。在 11 月 12 日的记者会上,他首先提及欧盟理事会 10 月 28 日通过的《2025-2027 年军事工业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要求欧盟成员国将国防预算占 GDP 的比例提升至 2% 以上,同时建立 “欧洲弹药联合生产机制”,目标是在 2027 年前实现年产能 100 万枚炮弹、5000 枚导弹的规模。“这不是常规的防御预算调整,而是为大规模冲突做物资储备。” 武契奇在会上强调,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担忧。
![]()
他进一步列举具体国家的动作:德国在 11 月初宣布将联邦国防军现役兵力从 18.3 万扩充至 25 万,同时采购 350 辆 “豹 2A8” 主战坦克、60 架 F-35 战斗机,这是德国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扩张;波兰则在 10 月底与美国签署协议,
引进 “爱国者” 防空系统、“海马斯” 火箭炮等装备,并在与俄罗斯接壤的东北部地区新建 3 个军事基地,部署约 1.2 万名士兵;法国更在 11 月 5 日启动 “欧洲干预倡议” 框架下的多国联合军演,14 个欧洲国家参与,演习科目涵盖跨境作战、防空反导等实战内容,规模创该倡议启动以来之最。
![]()
“这些动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形成了清晰的链条。” 武契奇在记者会上展示的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欧盟成员国国防开支总额达 3860 亿欧元,同比增长 17%,其中用于武器采购的资金占比超 60%,“欧洲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认为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并非不可能”。这番言论发布后,欧洲理事会发言人仅以 “欧盟政策聚焦维护地区和平” 回应,未直接否认备战说法,进一步引发外界猜测。
![]()
战败阴影下的战略转向
武契奇口中的 “欧洲备战”,与乌克兰战场的态势变化紧密相关。2025 年 9 月至 10 月,俄罗斯军队在顿巴斯、扎波罗热等方向发起大规模攻势,突破乌克兰军队多条防线,至 10 月底已控制赫尔松州全境及扎波罗热州大部分区域,乌克兰军队损失惨重。乌克兰国防部 11 月 3 日发布的战报显示,过去一个月,乌军伤亡人数达 4.2 万,装备损失包括 120 辆坦克、280 辆装甲车及 35 套防空系统,前线兵力缺口超过 8 万人。
![]()
战场失利直接导致西方对乌援助态度转变。美国在 11 月初宣布,2025 财年对乌军事援助额度从 600 亿美元缩减至 350 亿美元,且援助重点从重型装备转向防御性武器;欧盟虽在 11 月 6 日承诺 “继续支持乌克兰”,但未明确新增援助金额,此前承诺的 500 亿欧元援助仅落实 320 亿欧元。这种援助 “缩水”,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 11 月 8 日的讲话中无奈承认,“乌军正面临严峻的装备与兵力短缺,前线局势不容乐观”。
![]()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的战略价值正在被欧洲重新评估。欧洲智库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 11 月 10 日发布的报告指出,随着俄罗斯控制乌克兰南部黑海沿岸地区,欧洲通过乌克兰获取粮食、能源的通道受阻,而持续的援助已让欧洲面临通胀高企、能源价格波动等内部问题,“继续无限制援助乌克兰,对欧洲而言得不偿失”。报告建议,欧洲应 “将重心转向自身防御,而非为乌克兰‘输血’”,这一观点在欧盟内部获得不少支持,也为欧洲的军事扩张提供了舆论支撑。
![]()
11 月 11 日,乌克兰与俄罗斯在土耳其的调解下举行和平谈判,虽未达成实质性协议,但双方同意 “停火 72 小时” 以交换战俘,这被外界解读为乌克兰战场 “阶段性降温” 的信号,也让欧洲得以更专注于自身军事准备。正如武契奇在记者会上所说,“乌克兰的局势变化,给了欧洲调整战略的理由,他们不再需要通过援助乌克兰来间接应对俄罗斯,而是开始直接备战”。
![]()
分歧与焦虑并存
尽管欧洲多国在军事扩张上动作频频,但内部对 “备战俄罗斯” 的态度并非完全一致。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更倾向于通过 “强化军事同盟 + 经济制裁” 的组合应对俄罗斯,反对直接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而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中东欧国家,则因历史与地缘原因,对俄罗斯充满警惕,主张采取更激进的军事部署,甚至呼吁北约在中东欧地区永久驻军。
这种分歧在欧盟内部政策制定中体现明显。10 月 28 日通过的《军事工业行动计划》,因德国、法国反对 “强制成员国增加国防预算”,最终删除相关条款,改为 “鼓励性目标”;波兰提出的 “在欧盟框架内建立统一军队” 提议,也因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担忧 “主权让渡” 而搁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伊万・科帕奇指出,“欧洲虽然在备战,但内部缺乏统一的战略共识,这可能影响备战效果”。
![]()
结语
普通民众的焦虑情绪也在升温。欧盟委员会 11 月 10 日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62% 的欧洲受访者担心 “欧洲可能与俄罗斯发生战争”,其中中东欧国家受访者担忧比例超 80%;58% 的受访者反对 “欧洲国家直接派兵参与俄乌冲突”,认为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分歧。这种民众态度与政府的军事扩张形成反差,可能对欧洲未来的战略调整构成制约。
截至 11 月 15 日,欧洲多国的军事部署仍在持续,德国新建的第一个装甲旅已在 11 月 14 日完成组建,波兰与美国的联合军演也在东北部地区展开。而武契奇的言论,仍在欧洲政坛引发讨论,不少分析师认为,这番 “大实话” 揭开了欧洲安全政策的 “遮羞布”,未来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将更趋紧张,区域和平稳定面临新的挑战。
参考信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