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 摄影集萃
文/邹莉萍
金秋十月,光影为桥,连接起多元文化的对话空间。在冯学敏老师的组织下,在日华人摄影协会的会员们以镜头为笔,共同绘就一幅跨越地域的风情长卷。本次活动中,共收到投稿作品74幅,经初选有62幅佳作入围,并划分为三大主题篇章:风光篇(20幅)、风情篇(19幅)与自然篇(23幅)。
其中,第二篇章“风情篇”以19幅作品,展现了作者们对人文风貌的细腻观察与多样表达。作品题材丰富多元,既有异国场景中的人物百态,也有山水之间的灵动身影;既有夜幕烟花下的绚烂瞬间,也有运动舞姿中的力量美感。镜头还捕捉了民族服饰的纹理细节、光与树影的交错韵律、彩虹映照下的人物情景,以及充满异域情调的生活场景,共同构建起一个视觉上的“风土人情集”。
![]()
《奔跑的生命》 新姐
![]()
《成人节》 马晓惠
![]()
《翩翩起舞》 高山秀美
![]()
《黄河边》 高原(智吾)
![]()
《鼓手》 蔡秋靳
蔡秋靳的《鼓手》将观者瞬间带入异国庆典的炽热现场。两位鼓手身着装饰银色铆钉的黑色表演服,头戴有羽冠的头盔,怀抱大鼓。左侧鼓手仰首微笑的欢愉,与右侧鼓手凝神击鼓的肃穆形成动人对比。这幅作品不仅记录了文化的绚烂瞬间,更捕捉到鼓乐器音乐赋予人的超越语言的表达。作者对节日氛围的快速捕捉,对异文化仪式的理解洞察,决定了作品的优秀。
![]()
《旅人》 翁武健
翁武健的《旅人》以极简手法构建现代都市寓言。深灰色砖墙上的圆形窗洞如同观察城市的眼睛,地面图案亦延伸出无限纵深感。拖着行李箱的背影在玻璃幕墙上形成虚实相映的镜像,黄色警示锥成为画面中唯一的亮色点缀。作者通过动静行人模糊的身影与静止的环境对称构图,将寻常通勤场景升华为对现代人生存状态,每个人都是时空中的旅人,在真实与倒影间寻找自我坐标。两侧的黄色警示锥是城市符号,为画面增添了特定的叙事张力。
![]()
《檐下晴空》 郭允
郭允的《檐下晴空》展现出了日式美学的精髓。白色晴天娃娃悬于翠绿枝叶下,麻绳纹理与布料褶皱细腻可辨,闭合的笑眼仿佛蕴藏着千年的祝福。背景中朦胧的光斑透过玻璃晕染开来,暖黄与冷蓝交织成梦幻的色彩韵律。作者通过镜头焦点营造出多重视觉层次,前景的晴天娃娃清晰立体,中景的枝叶柔美舒展,背景的光斑虚幻迷离,在方寸之间构筑起一个充满灵性的小世界。
![]()
《梧桐树道》 郭允
![]()
《幽遂光影》 沈燕
![]()
《幽境》 郭允
![]()
《僮族寨子》 高山秀美
![]()
《前行 》 穗文
![]()
《焰之海 》 新姐
![]()
《流光之瀑》 朱琰
![]()
《光之祈愿》 新姐
![]()
《焰之交响》 朱琰
![]()
《飞瀑》 王鑫
![]()
《急行通道》 高山秀美
冯学敏的《钢琴与穹顶》构建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金色钢琴与水晶吊灯相互辉映,蓝绿色玻璃花瓶的曲线柔化了建筑的刚性。玻璃穹顶将天光转化为柔和的漫光。作者巧妙让钢琴成为视觉中心,而穹顶的放射状线条则赋予画面升腾感。器物、光影、空间融于一体,诉说着关于艺术、记忆与传承的主题。这幅作品展现了建筑摄影可以超越记录功能,成为情感与思想表达的载体。
![]()
《钢琴与穹顶》冯学敏
风情篇作品中的这些影像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构图的精妙或色彩的协调,更在于作者们对生活本质的敏锐感知,他们用镜头证明,真正的风情不在远方,而在岁月流年被深情注视的当下。
2025-10-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