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的清晨,大雪纷飞。67岁的林阿姨身穿厚羽绒服,小心翼翼地在自家厨房里拿起胰岛素笔。她患二型糖尿病已经5年,一直谨慎管理血糖,但这几天总觉得身体隐隐不适。
“是不是最近打针出了什么问题?”林阿姨心头满是疑惑。就在一天前,她隔壁的李叔因为血糖波动住进了医院,大家都说跟冬天用药不当有关。
难道寒冷的冬天,连注射胰岛素都变得那么复杂?其实,很多糖友在冬季打胰岛素时,忽略了几个关键细节,甚至可能“好心办坏事”。
![]()
关于冬季注射胰岛素,流传着不少说法。有人觉得室温低点没关系,有人直接穿着厚毛衣扎针,还有人图省事,把胰岛素笔放进冰箱门口。
可实际上,冬季环境变化,对胰岛素的稳定性、吸收速度以及注射部位的反应都有影响。
2022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的《糖尿病药物管理指南》明确提示:冬季低温和不规范注射,是导致控糖失控甚至低血糖事件增加的常见原因。
研究数据显示,冬季糖友因操作不当导致胰岛素效果异常的发生率比其他季节高出约18.7%。专家总结“3要3不要”原则,帮助大家安全过冬,这其中的细节,值得每个糖友重视。
冬天打胰岛素,为什么“3要3不要”特别重要?医学上认为,低温会让胰岛素吸收变慢,皮下循环不畅,容易导致血糖剧烈波动。如果处理、储存和注射方式稍有不当,血糖可能突然飙升,或者出现危险的低血糖。
![]()
北京协和医院一项210例冬季糖尿病患者随访发现,近21.5%的人出现过胰岛素注射相关问题,其中操作不规范占比超过一半。尤其是第3项,有些习惯看似小事,但连续几次就可能埋下隐患。
通过合规注射,血糖日间波动幅度平均下降11.2%,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具体来看,糖友在遵守“3要3不要”后,仅2周,74%的受访者晨起血糖达标。
有小样本数据显示,规范冬季注射的患者,出现皮下硬结、红肿等并发症的风险下降约16.8%。不仅如此,身体感觉更舒适,精力恢复,心里也跟着踏实。
有位53岁的大叔,只是把注射部位轮换做对了,两个月后血糖波动减少1/3,之前的晨起头晕竟然好转了。所以不要小看操作细节,累积下来每一针,都是为健康添砖加瓦。
![]()
要回温储存:胰岛素不能冻,冬天室温低时,提前30分钟取出置于室温(2-8℃),避免冻伤药液和器械。
要规范注射:即使天气冷,也要脱掉厚衣物,选常规部位(如腹部、上臂外侧)注射,适度搓热皮肤促进吸收,减少皮下硬结和吸收障碍。要轮换部位:每次间隔2-3厘米,防止同一部位反复注射造成硬结和脂肪增生。
![]()
不要用冷胰岛素笔直接注射:低温药液易导致注射部位疼痛和吸收受阻。研究表明,低温注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出正常22.5%。
不要隔衣注射:穿着厚衣直接打针不仅剂量可能不准确,还易引发感染或皮下硬结。
不要忽视消毒:天气寒冷时也要规范消毒皮肤和注射器,尤其防止冬季皮肤干裂致感染。
![]()
冬天运动少,饮食热量高,建议适当调整饮食,控制主食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每天吃足1份蔬菜(约250克),这样有助控糖稳定。
勤自测血糖,尤其在气温骤降和感冒时段,把握变化趋势,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若遇异常高血糖、反复低血糖或注射部位红肿,务必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由内分泌专科医生现场评估。
医学上普遍认为,规范注射和科学储存,是冬季胰岛素管理的根本。改善生活习惯,从细节做起,就是最大的健康保障。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细微举动中。冬天温度变化大,胰岛素用药千万马虎不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