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4 日,“马墩墩”上线,距离 2022 年 2 月“一户一墩”的口号整整 1367 天。三年多里,中国联通把冰墩墩从熊猫玩到龙、蛇、马,SKU 从 6 款膨胀到近百款,渠道从 882 家营业厅扩张到 1500 家 + 天猫 + 免税城,价格带从 18 元冰箱贴到四位数贵金属,一路“墩”个不停。问题是:当奥运热度退潮、生肖周期进入下半场,这套“墩墩宇宙”还能跑多远?
![]()
NO1.把奥运遗产做成“贺岁片”,中国联通学会了“档期经济”
冬奥闭幕,版权却没有闭幕。国际奥委会与中国奥委会的“历史知识产权二次开发”政策,给了冰墩墩“换装”继续卖的权利。联通抓住“生肖”这一最大公约数,把熊猫重新包装成秦代铜车马 + 唐代翼马的“六神驹”,精准卡位农历马年春节档期,形成“新年—新生肖—新墩墩”的贺岁节律,本质上把奥运 IP 做成了“春节档系列电影”。只要生肖不停,剧本就能年年翻拍,这是墩墩可持续的第一层逻辑。
![]()
NO2.渠道杠杆+通信主业,形成“交叉补贴”闭环
与纯文创品牌不同,联通手里有 1.5 亿 5G 套餐用户、5900 家线下厅店以及 eSIM 换机刚需。于是“马墩墩”不再只是商品,而是套餐“配件”——办 5G 冰激凌套餐、买 eSIM 手机、老用户积分兑换,都能“0 元得墩”。通信收入补贴文创成本,文创话题再给营业厅引流,形成主业赚 ARPU、文创赚吆喝的双向奔赴。只要通信主业还需要“用户留存”,墩墩就能年年拿到内部预算,这是第二层逻辑。
![]()
NO3.AI 二创+数字藏品,试图把“毛绒玩具”升级为“数字原生资产”
此番“马墩墩”上线,联通明确喊出了“AI 高效生成宣传素材,鼓励用户二次创作”。结合此前“小梦”智慧吉祥物的发布,可以看出其想把墩墩从物理公仔升级为“数字原生内容”——AI 表情包、数字藏品、元宇宙门店、AIGC 拜年短片,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却能在社交裂变中持续吸粉。一旦跑通,生肖周期+AI 内容工厂就能让“墩墩”脱离传统库存压力,进入“数字快消”赛道,这是第三层逻辑。
NO4.风险:审美疲劳、版权窗口与奥运热度衰减
审美疲劳:兔、龙、蛇、马之后,再玩羊、猴、鸡,用户是否仍买单?搜索指数显示,“龙墩墩”热度峰值不足“冰墩墩”巅峰期 30%,社交讨论量逐代下降。
版权窗口:历史知识产权二次开发授权并非永久,国际奥委会随时可收回或提高分成比例;一旦政策生变,贺岁片可能停拍。
奥运热度:2025 年哈尔滨亚冬会、2025 年广东全运会虽接棒,但关注度与冬奥会不可同日而语,奥运叙事对 Z 世代的吸引力边际递减。
NO5.墩墩不是百米冲刺,而是联通的“文创马拉松”
短期看,生肖周期+春节档+渠道补贴,足以让“马墩墩”再冲一波销量;中期看,AI 二创与数字藏品能否把物理墩墩变成“数字资产”,将决定 IP 生命周期能否突破 12 年生肖轮回;长期看,联通需要把“墩墩”从奥运符号升级为“国潮文化基础设施”,像迪士尼的米老鼠一样,脱离特定赛事而独立存在。否则,当 2026 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开幕、新的奥运吉祥物刷屏时,“墩墩”可能真的就要说再见了。
换句话说,中国联通的这场文创马拉松刚跑完 5 公里,前面还有 35 公里要咬牙。能否把“一时顶流”做成“百年老字号”,取决于它是否敢在下一个补给站,把“奥运墩”彻底升级为“数字墩”“文化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