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
杨绛先生说:“真正的成熟,是懂得对世界温柔,对自己严厉。”
人只有历经世事沧桑,反复咀嚼,方悟出这话里藏着的人生大智慧。
何谓成熟?许多人以为,成熟是变得圆滑世故,是学会察言观色,是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这不过是表面的成熟,真正的成熟,是一种内在的修行,是对待世界与对待自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世界温柔,不是懦弱,不是妥协,更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它是一种通透后的包容,是一种理解后的慈悲。
您看那水,至柔至软,却能穿石破岩;您看那风,无形无状,却能改变山河。
温柔,恰恰是一种最坚韧的力量。它来源于内心的丰盈与自信——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别人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知道不能强求什么。
世界本就喧嚣,人心本就复杂。若以刚硬对刚硬,以尖锐对尖锐,最终只会两败俱伤。温柔待人,不是技巧,而是选择。
选择理解他人的不易,选择宽恕无心的伤害,选择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澄明。
这让我想起《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的温柔,恰是对世界最深的懂得——懂得万物各有其性,懂得顺势而为,懂得在默默滋养中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然而,只对世界温柔还不够。若只有外在的温柔,没有内在的严厉,这种温柔便会沦为软弱,沦为随波逐流。
于是便有了另一面——对自己严厉。
对自己严厉,不是自我折磨,不是苛责不已,而是一种自律,一种对生命质量的坚守。
人在世间,最难的不是认识别人,而是认识自己;不是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
对自己严厉,是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局限与不足,然后有勇气去突破;是明白自己的惰性与习气,然后有毅力去克服。
夜深人静时,我们可曾问过自己:今日是否虚度?言行是否无愧?学问是否长进?品德是否提升?这些看似简单的自问,却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诚实。
对自己严厉的人,不允许自己浑浑噩噩地活着,不允许自己找借口逃避成长,更不允许自己背离内心的准则。
这种严厉,其实是对自己最深沉的疼爱——因为知道生命有限,所以不忍浪费;因为知道人性有弱点,所以不敢放纵。
您看那梅花,寒冬中独自绽放,不是它不爱温暖,而是它对自己有要求——必须在最艰难的环境中锤炼出最美的姿态。
您看那玉器,经过千百次打磨,才显出温润光泽,那不是外力的强迫,而是内在品质的必然要求。
对自己严厉,恰是为了让灵魂有分量,让生命有质感。
奇妙的是,当一个人既能够对世界温柔,又能够对自己严厉,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会相互滋养、相互成全。
正因为对自己严厉,不断修炼内心、提升境界,我们才有了对世界温柔的资本。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需要通过咄咄逼人来证明自己,不需要依靠外界的认可来确认价值。他的温柔,是强大后的从容,是富足后的给予。
也正因为对世界温柔,我们才更懂得对自己严厉的必要。见识过世间的美好,我们不愿以粗糙的心去辜负;感受过他人的善意,我们不忍以懈怠去回应。
温柔待人的同时,我们也在心中埋下了向上向善的种子。
这种成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它需要岁月的打磨,需要经历的沉淀,更需要自觉的修行。
它是在无数次跌倒与爬起中,逐渐明白:与世界对抗,不如与之温柔相处;与自己妥协,不如不断超越。
成熟的人,像一棵历经风雨的大树,对外,枝叶舒展,为过往行人提供荫蔽;对内,根系深扎,在黑暗中默默汲取养分。
走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在学习这种成熟。学习在遭遇不公时,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在面对诱惑时,仍能坚守原则的底线;在经历失望时,仍能怀有希望的火种。
这不容易,但值得。因为当我们在对世界温柔中体会到了宽广,在对自己严厉中感受到了深度,我们才真正活出了人的尊严与美好。
愿我们都能在纷扰的世间,修得一颗温柔待世界、严厉待自己的心。如此,方不负此生,不负杨绛先生留给我们的这番智慧箴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