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龄心态翻篇心态,愿我们都能够用好这3种心态,活出更加健康、自在、绵长的人生。
最近,被一部纪录片深深触动了。
它只用了3天时间拍摄,却整整剪辑了12年。
它只有90分钟,却高度浓缩了艺术大师黄永玉的九十载人生。
它就是《过年》。
片中,黄永玉大师幽默豁达、金句频出。
国人最惧怕的生老病死,也能被他说成段子。
谈及衰老,他笑道:
“皱纹是岁月颁发的勋章,可不是我投降的白旗!”
聊起死亡,他打趣道:
“我替阎王爷收破烂呢,他嫌我太吵才不收!”
这种人生态度,也完美诠释了这位长寿老人的秘密:
原来,真正的养生不在饮食,不在睡眠,而在于这份笑对人生的通透心态。
![]()
![]()
2017年,有网友在大街上拍到了一辆正在狂飙的红色法拉利。
透过车窗,他惊喜地发现,驾驶座上的人竟是93岁高龄的艺术大师黄永玉!
那精神矍铄的样子,丝毫不像是一位老人。
很快,这一照片引起网友热议,就连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感到不可思议。
在节目中,白岩松问道:
“老爷子这么大年纪还玩这个?”
黄永玉一听,立马翻白眼反驳道:
“我又不是老头儿!
你们40岁就老气横秋,我90岁还是少年!”
听他这么说,台下观众都忍不住笑了。
确实,无论何时何地,黄永玉身上始终带着一股少年感。
50岁时,他不顾身边人反对,毅然决定考驾照,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上世纪80年代),想考驾照必须得先成为一名二级汽车修理工,相当于他要从头来过。
80岁时,他一边狂买跑车,一边“身穿皮衣、嘴叼烟斗”登上《时尚先生》杂志封面。
90岁时,黄永玉应邀出席文学论坛,在一众正装大佬中,只有他穿着抢眼的破洞牛仔裤。
黄永玉仿佛永远都那么另类。
别人在慢慢变老,他却越来越年轻。
别人都困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古训中按部就班,他却勇敢地打破常规、时刻准备着突破自己。
如果说生命就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列车,那么黄永玉的人生就是一趟随时可以调头的直升机,灵活又自由。
生活中,我们总喜欢将别人的人生列为对照系,仿佛到了什么年龄,就一定要做什么事儿。
殊不知,主宰人生的从来都不是年龄,而是那个向岁月俯首称臣的自己。
那些遵从内心的温柔岁月,那些自由自在的闲暇时光,都是对你勇敢挣脱标签的奖励。
千万别再把年龄活成生命的倒计时,把岁数当作限制人生无限可能的拦路虎。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已经用“逆龄心态”将自己活成了不老少年。
![]()
![]()
“糊弄”心态
婆媳矛盾,自古以来就是一道难题。
对于生活在广西巴马小山村里的罗美珍来说,更是如此。
罗美珍60岁时,才生下如今的儿子。
她90岁时,儿媳才刚刚生下孩子。
婆媳两人差了60岁,育儿观念自然是大相径庭。
那天,他们又因为孩子吵了起来。
儿媳越吵越激动,到最后眼睛都瞪红了。
察觉到这一切后,罗美珍突然反应过来,没有继续争吵,而是开启糊弄模式:转头唱起了瑶族山歌。
一曲唱罢,罗美珍自顾自大笑起来。
儿媳也被婆婆这一举动惹得忍俊不禁,阴霾尽扫。
这场令人头疼的家庭矛盾最终成功被“糊弄”瓦解,婆媳二人和好如初。
如此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渐渐沉淀成了山村生活的哲学,乡亲们纷纷效仿:
扫不干净地,没关系,就当“给风姑娘留了点活儿”;饥年吃不饱饭,没关系,拍拍干瘪的肚子就当已吃饱了。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从开始践行罗奶奶的“糊弄”心态,烦心事儿都少了不少。
这种“糊弄”看似是无奈之举,实则是将计较的力气,用在了呵护自己的心态上。
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遇上不讲道理之人,一定要和他掰扯到底,一较高下;
与亲人朋友持有不同意见时,必须得较真,即使陷入争执也在所不惜,主打一个“人间清醒”。
然而事后才发现,许多争执本就没有必要。
人生不是考场,从没有既定答案,有时候适当“糊弄”自己,才能够活得更加轻盈。
遇见别人找茬时,与其与他大声辩驳,不如在心里默念“莫与傻瓜论短长”;
事情发展未能达到预期时,与其苛责苛求,不如放过自己,养护好自己的心力;
遇上一时难以走出的困境,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告诉自己明天一切都会好。
当你笑着把磨难编成段子,将压力转为山歌,岁月也不忍心在你身上留下痕迹。
![]()
![]()
1994年,杨绛迎来了人生最大的坎。
丈夫钱钟书因恶性肿瘤住院,没过多久,女儿钱瑗也被确诊为癌症晚期。
“我们仨”就此变成了“我”孤军奋战。
此时,杨绛来不及哭泣,立马跑到医院,日复一日穿梭于两个病床和家之间,期待有一天能够迎来奇迹。
可老天并不遂人愿,仅仅三年后,父女二人便相继离世。
87岁的杨绛,就这样跌入永恒的黑夜里。
彼时,空荡的三里河寓所里,只剩丈夫未整理的7万页手稿、女儿未完成的《我们仨》手稿和满墙的老照片……
每每看到这些旧物什,杨绛的心就如同刀绞。
但她很清楚,人生最痛的不是失去,而是困在昨日的废墟里。
她知道,伤心的事情总要翻篇,总要有人为丈夫和女儿善后。
最终,杨绛决定完成二人未竟之事业:
“钟书逃走了,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钟书和阿园在等我交卷。”
于是,她戴回老花镜,忍痛伏案整理丈夫手稿,撰写女儿未完成的《我们仨》。
2003年,杨绛完成了《我们仨》。
2011年,她将钱钟书手稿捐赠给清华大学图书馆,供师生公开阅览。
杨绛在父女二人逝世不久便迅速投入工作,看似无情,实则是最顶级的深情。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留在世间打扫战场”的责任,也告诉了我们“翻篇”的重要性。
人这一辈子,永远无法一帆风顺,日子也不总是尽如人意。
想要在生命的裂缝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光,便要学会及时“翻篇”。
那些曾经快乐无比的片段,那些令人痛彻心扉的回忆,那些至今想来依旧无法释怀的过往,终究需要埋藏在记忆里,离我们愈来愈远。
与其悔恨追忆,不如用“翻篇心态”直面裂痕,让它成为照亮我们的光。
杨绛曾说: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份淡定与从容,也是破译长寿人生的终极密码。
始终以逆龄心态做基石,保持生命的蓬勃;
用“糊弄”心态应对琐事纷扰,求得自在省心;
用翻篇心态化解过往挫折,轻装前行。
最高级的养生,不是对抗时光,而是让灵魂比岁月更早地学会舒展。
允许自己像树一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将枯枝藏进年轮,将岁月的洗礼变成唤醒下一个春天的力量。
点个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