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误以为已死?咸阳男子将昏迷妻扔下土崖致死,两子失母被公诉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分享,也让您感受到参与感。今天这起发生在陕西咸阳永寿县的悲剧,让人不禁问:再多的道歉、再多的歉意,都抵不过暴力对家人的摧残。9年的婚姻,两个孩子的未来,被一次次拳头与猜疑撕扯成碎片。2024年的末尾,命运把这场悲剧推向极点,震动了当地,也让公众对家庭暴力保护机制的盲点有了新的关注。以下是我对事件脉络的梳理与思考。



在最初的叙事里,苗苗出生于1993年,与丈夫张某相识、相恋,2015年登记结婚,育有两个儿子。证据显示,婚后两人经常争吵,苗苗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达对婚姻的不满:“一步走错,步步后悔”“能过了过,过不成了各走各”等字句,成为她情绪的外在写照。家人起初也认为这是普通的夫妻摩擦,却没想到暗潮在不断积累。

案发前的情节,苗苗多次向亲友倾诉被家暴,甚至在8月20日的晚间她发来伤痕照片,称是张某所为,并拨打了110报警。她还向法院提交过证据。焦虑与抑郁的诊断成为她寻求帮助的证据。但她对离婚的坚定理由,更多来自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以及对两个孩子未来的考虑。

12月22日,苗苗被张某找到,按亲属描述,张某以“回来看看孩子”为由,强行将她带回原生家庭。晚间9点前后,亲友的对话显示她已经处在高度紧张状态,称被催促报警。次日清晨,张某驾车前往苗苗在西安的租住地,与她发生冲突。据多方证实,张某在对苗苗实施连续殴打后,苗苗失去意识,张某并未及时送医,反而在通往咸阳的路上兜圈转线,期间多次告知家人。最终,张某将昏迷的苗苗放在路边的土崖下,事后以为她已死亡。

司法鉴定结果指向一个极端的结局:苗苗系高坠致头部、胸腹腔多脏器损伤死亡。这是一条人伦与法治共同面临的深刻命题:一个家庭的暴力循环,如何在制度层面被发现、被制止、被追责?而张某则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指控为故意杀人。现场证据、监控、亲友证词、警方笔录,构成了一个完整而血腥的证据链。

苗苗出生在永寿县,小学学历,丈夫张某比她大三岁。两人来自同一县域,婚前通过人介绍认识。夫妻共同养育两个儿子,案发时大儿8岁、幼儿7岁。长期的争吵、经济压力、怀疑与控制欲,逐渐让家庭暴力成为日常底色。案发时,张某对苗苗的伤害继续升级,苗苗也在努力寻求帮助,试图保护自己与孩子。



从苗苗的角度看,“离婚”在她心中不仅是情感的背离,更是一种对安全与尊严的诉求。她的亲属回忆她曾有离婚的念头,但现实里她担心两个孩子的未来,担心家庭的完整性可能带来的影响。对她而言,离婚并非简单的情感决裂,更是现实性的风险抉择。

张某在经济压力与控制欲的驱动下,再次走上暴力的道路。7月2日,他给苗苗发信息的语气,表达了“知错了、改”的承诺,但这并未能改变他对苗苗的暴力行为轨迹。8月20日的伤情再度暴露苗苗的脆弱与恐惧,苗苗甚至报警寻求保护。

案发前后的司法与警方处理,亦暴露出制度层面的复杂性与挑战。离婚诉讼在11月6日被提起,12月11日法院判决驳回,苗苗选择继续反抗与维权。谁知,13天后的12月24日,命运再度被改写,苗苗在租住地被杀害,凶手却在事后以“跳楼自杀”式的说法试图掩盖真相。警方的初步说法与现场证据之间的错位,引发了家属与社会的持续质问。

这起案件暴露出一个现实难题:当事人面对家暴,若对外求助渠道不足、保护措施不到位,往往会走向极端。苗苗曾向法院提交被打证据,曾报警求助,曾寻求医疗与心理援助,但最终她仍被迫面对一个无法分离的家庭。法院的离婚判决驳回,某种程度上在制度层面制造了“保护漏洞”,使受害者的安全感受损,保护路径变得更加坎坷。

更值得警惕的是,张某的家庭成员在案发与调查阶段也存在干扰与掩饰。张某的父亲和姐姐在初期报案中提供虚假信息,警方据此作出处理,后来再度纠正。这一过程暴露出家庭暴力案件中的干预困难,以及执法机关在明辨证据、快速介入方面的紧迫性。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这起案件不仅是一个家庭悲剧的个案,更是一个警示:暴力不是私人隐私的边界线,它触及公共安全与人身权利。对受害者而言,保护与救助的边界需要更清晰的界定;对施暴者而言,法律的制裁必须更有威慑力;对家庭成员而言,如何在暴力发生前及时识别、介入与转介服务,是社会共同的责任。

苗苗的家人愿望明确:他们希望法院对张某作出严厉判决,强调“死刑”并非情绪宣泄,而是对该类行为的必要威慑。他们也指出,相关人员的包庇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此案已移送法院,等待开庭。这不仅是一场个人悲剧的审判,更是一场社会对家庭暴力防控体系的检验。

我想强调的,是对制度改进的急迫性。首先,针对家暴的早期干预与保护制度需要更加高效。报警后,能否快速将受害者从危险环境中转移到安全场所?能否在短时间内提供心理援助、法律援助与临时居所?其次,离婚与人身保护的边界需要清晰化。法院在离婚诉讼中的风险评估、家庭暴力的证据采集与保护令的适用,应该有更明确、可执行的路径,避免因程序性因素让受害者处于更大风险之中。再次,家庭成员在暴力事件中的角色需要依法约束。虚假陈述、干扰调查的行为,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以阻断二次伤害。

结语

这起事件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我们,暴力没有“私事”这句话。社会对暴力的态度,决定了受害者能否走出阴影,决定了这类悲剧能否被尽早阻断。对受害者,我们需要更多的保护与尊重;对施暴者,我们需要更强的法律约束与更有效的社会纠正;对制度,我们需要更敏锐的监督与持续的改进。

你怎么看?请把你的观点留在评论区。我们需要共同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尊严,也需要让那些曾经沉默的声音,不再被忽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运动可能影响寿命!医生提醒:65岁以后,牢记运动“6不要”

运动可能影响寿命!医生提醒:65岁以后,牢记运动“6不要”

观星赏月
2025-10-31 14:18:54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0-26 03:25:09
12月1日起,网约车新规施行!司机:“危机”来了

12月1日起,网约车新规施行!司机:“危机”来了

用车指南
2025-11-15 10:00:05
字节某女员工:寻找同航班“一见钟情”的男生

字节某女员工:寻找同航班“一见钟情”的男生

蚂蚁大喇叭
2025-10-25 15:25:58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军武数据库
2025-11-14 15:23:06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3岁男童高烧39.8℃ 1天后不幸去世 爸爸:最初诊断为普通感冒……

3岁男童高烧39.8℃ 1天后不幸去世 爸爸:最初诊断为普通感冒……

半岛晨报
2025-11-15 17:00:03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巢客HOME
2025-11-13 04:30:03
意外之喜!“航天鼠”待了14天安全返回,意外滞留反让其价值倍增

意外之喜!“航天鼠”待了14天安全返回,意外滞留反让其价值倍增

鱼缸里的假山
2025-11-15 16:16:51
参保人员注意!若医保卡的余额到年底没用完,会过期清零吗?看看

参保人员注意!若医保卡的余额到年底没用完,会过期清零吗?看看

社保小达人
2025-11-15 12:00:14
被重庆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沈伯洋“怕得要死”

被重庆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沈伯洋“怕得要死”

政知新媒体
2025-11-15 16:29:44
踢疯了!第1队!“欧洲中国队”出线,全胜+轰20球提前晋级世界杯

踢疯了!第1队!“欧洲中国队”出线,全胜+轰20球提前晋级世界杯

乌龙球OwnGoal
2025-11-15 10:43:33
葡体主席:穆里尼奥的问题在于他不会和人沟通

葡体主席:穆里尼奥的问题在于他不会和人沟通

懂球帝
2025-11-15 22:01:50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霁寒飘雪
2025-11-10 21:48:55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30岁往后的大龄剩女,最后基本都嫁给了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30岁往后的大龄剩女,最后基本都嫁给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0 02:40:38
邵佳一真大胆!历任国足主教练瞧不上的球员,他却敢于大胆启用

邵佳一真大胆!历任国足主教练瞧不上的球员,他却敢于大胆启用

许穩很机智
2025-11-15 01:34:31
29岁程序员失业失恋又失联,疑陷东南亚高薪骗局遭人控制,浙桂闽三地警方介入调查

29岁程序员失业失恋又失联,疑陷东南亚高薪骗局遭人控制,浙桂闽三地警方介入调查

极目新闻
2025-11-15 17:29:00
西安撤销11家社会组织

西安撤销11家社会组织

鲁中晨报
2025-11-15 11:23:06
西班牙想要的,中方终于给了,马克龙眼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西班牙想要的,中方终于给了,马克龙眼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墨羽怪谈
2025-11-15 05:32:19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温辞韫
2025-11-03 10:46:59
2025-11-16 04:24:49
温辞韫 incentive-icons
温辞韫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
644文章数 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教育
手机
军事航空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