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历史学家们惊奇地发现,1950年6月29日至7月6日这八天,因朝鲜战争,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世界政治人物们都异常紧张的那些日子里,日理万机、没有片刻闲暇的周恩来总理的工作日历,竟是一片空白!
![]()
中南海异常宁静
朝鲜战争爆发的那些天,欢天喜地庆祝翻身得解放的中国老百姓,马上又沉浸在对美国侵略者的愤怒中,抗议的浪潮一波一波地在中国大地上汹涌澎湃着,而中国的政治神经中枢——中南海却异常地宁静,党中央、国务院的各种会议都取消或推迟了,中共中央表面是一片反常的宁静景象。
老兵们深知,大战之前的宁静是一种特别的氛围,这种静谧并非真正的平和,而是蕴藏着雷霆万钧的能量,随时准备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力量。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毛泽东从中南海菊香书屋院子里的藤椅中站起来,说着他思考成熟后常说的一句话,决定召开政治局会议,让周恩来准备。
就在这样的宁静中,重大的决策在酝酿、在成熟。
![]()
中南海的两难
解放台湾是全体中国人的期望,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把他当做自己的使命。
组建了空军,也组建了海军,从紧张万分的财政资金中抽出很多资金购买飞机军舰,不知打了多少电话催促苏联方面,尽快交回订购的飞机。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可是偏偏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人利用这个借口进了台湾海峡,现在怎么办?
备战东北备战,做好介入朝鲜战争的准备,那必然要抽调用于解放台湾的机动兵力,解放台湾的事就得放一放,一旦老蒋喘过气来,再打台湾就难上加难了。
![]()
当时新中国可谓一穷二白,两个战略方向只能选择一个做重点准备。到底选南还是选北?一着不慎可是要满盘皆输的啊!这步棋可是事关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安全,牵扯到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
如果要尽快解决台湾问题,人力、物力、财力、军力非得集中到东南沿海不可,一旦朝鲜局势恶化,远水救不了近火,再调就来不及了。
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这些身经百战的领袖们,身背泰山一般的重负,历史将他们猝不及防地推到了世界舞台最中心,他们也没有辜负历史,开始了一段让人赏心悦目、让全世界目瞪口呆却又是艰难无比的顶级政治军事表演。
![]()
中南海的八天
美军进占基隆、高雄,美军在台海开始巡逻,美军用飞机炮舰轰炸人民军,杜鲁门下令美军地面部队侵入朝鲜......
美军侵略台湾和朝鲜的各类信息,如潮水般扑向中南海。中南海内,无数的辩论,大量肯定与大量的否定,夜以继日的讨论......
八天后,新中国的国防战略重点方向有了一个九十度的转弯,从东南方的台湾急剧转移到了东北方的朝鲜。中共中央做出了一个关系到世界命运和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后人重新审视那段历史时发现,这个决策已经决定了整个朝鲜战争的结局,并对中国的安全和整个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极为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1950年7月6日,毛泽东一举拍板,中共中央决定调整国防战略部署,推迟解放台湾,组建东北边防军。
![]()
组建东北边防军
“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毛泽东想起自己创造的这句名言,也不禁哑然失笑。又到用人的时候了。
他环视众人,这些人中任何一个都是在血火中锻炼出来的、可以独当一面的治党治国治军的英才。到底选哪一个?
毛泽东看看周恩来,浓重的湖南口音重重响起:“我看让恩来去组建东北边防军!”
没有任何异议,全体一致通过。雷厉风行的周恩来立刻领衔受命。
第二天,即1950年7月7日下午2时,周恩来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开保卫国防问题会议。居仁堂内将星闪烁,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代总长聂荣臻、四野司令林彪及副政委谭政、总政主任罗荣桓及副主任萧华、总参情报部部长李克农、总后部长杨立三、作战部长李涛、军训部长萧克、空军司令刘亚楼、海军司令萧劲光、铁道兵司令膝代远等在京将帅齐聚一堂,在三个小时内就解决了东北边防军所辖部队、人数、领导机构设置、领导人选、配置、政治动员、后勤保障、车运计划与兵源补充等一系列问题。
![]()
周恩来日夜里即整理出会议报告送交毛泽东,毛泽东立刻审阅报告,一字不改随即批复:“同意,照此实行。”回复时间竟是当24时。开国领袖们的非凡魄力和工作效率可见一斑。
7月13日,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正式形成,决定攻台军司令粟裕改任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委,萧劲光为副司令,萧华为副政委,李聚奎为后勤司令。
毛泽东当天审阅了这个《决定》,又是一字未改,批复:“同意。”
当日、《决定》下发,号令到处,万马千军应声而动,人民军队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运兵开始了!
![]()
周恩来的八天
世人皆知,周恩来是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但只有夕数人了解他是中国共产党在军事问题上觉悟最早的人,也是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
周恩来是一位真正的大军事家,不过他总是躲在胜利的影子里默默工作。而更少人知道,他还是杰出的情报大师。只要周恩来愿意,他可以成为任何一个领域的最顶尖人物,他就有这个天赋和能力。
毛泽东深知周恩来的军事才华和他在人民解放军那些让世人震惊的战役里所起的作用,而同志们显然也很清楚。
看到这里,答案自然揭晓。在这样一个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作为总理的周恩来,他的工作比平时更加紧张,更加繁忙,更加没有片刻的闲暇。他全身心投入中央政治局决定世界和平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工作中,他夜以继日组织落实中央政治局的重大决策。
![]()
素材来源:
《决定朝鲜》(作者:李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