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临河店镇女工在共富工坊编制吊篮。
“现在工坊开到了村头,步行上班只需10分钟左右,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在外地打工强多了。”11月13日,正在睢阳区郭村镇沈梅村共富工坊忙碌的缝纫工李金艳乐呵呵地说。
就业有门,增收有路。从纺织服装到藤编加工,从节庆饰品到特色农产品加工,睢阳区遍布城乡的1600多家共富工坊和1万多个分散加工点,让数万名“巧媳妇”托起了增收致富的“半边天”,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她力量”。
近年来,睢阳区妇联聚焦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以“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巾帼共富工坊”建设,重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订单,有效吸纳“弱劳动力”就近就业,形成“15分钟就业圈”,探索出一条助力妇女就业、推动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4个省级、24个市级“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带动约7万名妇女实现灵活就业,人均月增收超过3000元,真正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据了解,针对有特殊困难的妇女群体,睢阳区妇联在共富工坊特别推出“妈妈岗”弹性工作制,有效缓解妇女群体“务工与顾家”的两难处境。这一人性化的举措,让众多留守妇女得以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在共富征程中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的风采与担当。
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链接难等创业瓶颈,睢阳区妇联牵头成立集交流、培训、孵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巾帼创享汇”,定期举办创业故事分享会,组织开展直播电商培训和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在这里,创业女性可以找到合作伙伴,手工艺人能对接市场资源,有学习需求的人能获得最新知识。”睢阳区妇联主席曹艳丽说,巾帼创享汇的成立,标志着睢阳区对妇女创业就业的支持从提供岗位的基础层面,向搭建生态、赋能成长的更高层次迈进。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促进了妇女增收和产业振兴,也有力推动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通过为“弱劳动力”群体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使其有事做、有收入,有效减少了因无事可做而引发的邻里纠纷、婆媳矛盾等社会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同比均下降5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治理成效。
“实施‘巧媳妇’工程是妇联系统助力农村妇女就业增收的重大举措,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曹艳丽表示,将继续服务好、引领好“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发展,通过资源对接、技能赋能、示范引领等举措,让更多女性在乡村大地上实现创业就业梦想,以巾帼之智、巾帼之力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来源:商丘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