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步棋走得有点儿仓促,但根儿上还是跟着美国节奏。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修订出口管制条例,针对先进芯片和制造设备对中国下手狠准,日本作为盟友,自然得跟上趟儿。2023年1月,西村康稔当时的经济产业大臣,就跟美国那边磋商了好几轮,焦点就是怎么堵住技术外流。
3月3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式公布计划,涵盖清洗设备、薄膜沉积、热处理、光刻、刻蚀和测试六大类,总共23项。
![]()
光刻机这儿尤其敏感,日本企业像尼康和东京电子,本来靠这个在中国市场吃得香,现在直接卡壳。管制不是全禁,而是加强许可审查,但对先进制程的设备,等于变相断了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买家,2022年就占了日本出口的近一半,这下子订单哗哗流失,日本厂商的库存压力立马上来。
新规7月23日生效后,日本企业得一个个申请出口许可,程序繁琐得要命。起初,大家还抱点儿幻想,以为能绕道东南亚转手,但现实很快打脸。
![]()
海关数据一出来,8月半导体设备出口额环比就滑了12%,中国方向的订单基本腰斩。企业高管们私下抱怨,这不光是丢了市场,还得额外花钱改生产线,适应新规下的低端设备输出。
日本半导体设备业本就不是铁板一块,早年巅峰时占全球一半份额,现在缩水到10%左右,主要靠高端光刻和刻蚀维持体面。
这回禁令一砸,正好戳中软肋,全球需求本就疲软,存储芯片价格腰斩,逻辑芯片投资也缩水,日本的下滑就更明显了。
![]()
禁令刚落地,日本半导体设备商就尝到苦头了。SEAJ的月度数据从8月开始,就连续几个月负增长,10月销售额同比跌17.1%,创下五年新低。
为什么这么快见效?简单说,中国市场太大了,2023年前半年,日本对华出口还占总销量的45%,光刻机和相关部件贡献不小。一旦管制启动,中国企业立马转向本土替代和韩国供应商,订单转移速度快得惊人。
尼康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光刻机业务收入直接少了两成,东京电子的刻蚀设备出货也跟着遭殃。企业不是没想对策,赶紧推低端型号去印度和越南,但那些市场体量小,价格还低,填不上窟窿。
![]()
日本设备制造离不开中国供应的低价硅晶圆和化学品,禁令一出,中国这边儿也开始收紧稀土和镓出口,成本瞬间涨20%。
日本厂商的采购部门忙得焦头烂额,报价单改了又改,生产线上闲置率直线上升。SEAJ在报告里直言,这波下滑不光是外部压力,内部需求也弱,汽车和消费电子复苏慢,数据中心投资虽有AI拉动,但短期内拉不动大局。
日媒分析,这等于日本自断臂膀,本想维护“国家安全”,结果产业竞争力先降了档。企业裁员的消息也传开,东京电子7月就宣布优化人员,行业整体就业压力山大。
![]()
政府补贴拉企业回流,建新厂,但资金链紧张,2023年预算里能源转型占了大头,半导体支持相对少。
企业反馈,管制增加了不确定性,客户观望情绪重,投资意愿低。相比之下,美国那边儿有《芯片法案》砸千亿,日本的资金规模小,执行还慢。
结果呢,2023年全年,日本设备业销售额从年初预估的3.5万亿日元,调到3万亿出头,降幅直奔23%。这数字不是空穴来风,SEAJ基于海关和企业申报数据算的,靠谱得很。日媒用“尘埃落定”形容,就是说这下滑趋势稳了,短期翻盘难。
![]()
7月10日,SEAJ第二次下修预测,从年初的微降5%,直接砍到23%,这是2019年以来头一遭负增长。
SEAJ会长在发布会上没绕弯子,直指三大原因:一是宏观经济,俄乌冲突推高能源价,美欧加息压消费,PC和手机出货量腰斩;二是存储市场崩盘,DRAM价格跌四成,厂商减产甩库存;三是出口管制,美国先动手,日本跟进,先进设备出海受阻,中国订单蒸发。
数据上,2023财年(4月到次年3月)销售额预计3.02万亿日元,同比少9000亿,痛彻心扉。
![]()
SEAJ的月报更细,10月销售额2875亿日元,连续五个月破三千亿关口,减幅虽从21.6%收窄到17.1%,但底子薄,恢复慢。
企业层面,东京电子上半年利润虽有AI撑腰,但设备业务拖后腿,尼康的光刻部门直接亏损。SEAJ还算了子行业,刻蚀和沉积降幅最大,光刻次之,因为这些是先进制程核心,中国转向后,需求洞太大。
![]()
话说回来,这下滑也暴露日本产业老毛病。
技术牛,但产能跟不上,依赖海外组装,供应链一断就慌。政府想补课,2023年推“半导体复兴计划”,投2000亿日元建厂,但落地慢,台积电在熊本的厂虽动工,量产得等到2024年底。
相比,中国这边儿早有备胎,国产设备虽起步晚,但2023年就填了部分空白,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虽是DUV级别,但够用。SEAJ报告里隐约透出,日本得反思,禁令短期护了技术,长期丢了市场份额。
![]()
日本企业这回真急眼了,禁令后,赶紧调整策略。
尼康推i线光刻机去新兴市场,东京电子加大测试设备研发,但销量上不去。中国订单没了,东南亚体量小,利润薄,企业现金流吃紧。
2023年第三季度,行业整体毛利率降5个百分点,裁员潮从东京蔓延到大阪,数千岗位泡汤。政府补贴虽有,但杯水车薪,中小企业扛不住,直接关门。
SEAJ数据还显示,对华出口占比从45%滑到30%,库存积压率升20%,生产线上机器闲置,工人轮岗。
![]()
中国禁令一出,就加速国产化。华为和中芯国际加大投入,2023年设备自给率从30%提到50%,虽高端还靠进口,但中低端够用。
这变局对日本是警醒,本想卡中国脖子,结果中国自力更生更快,日本市场份额反倒丢了。
日媒“尘埃落定”的调调,透着无奈。
![]()
总的看,这23%下滑是日本半导体的一记闷棍,禁令本意好,执行歪了路。
全球链条紧扣,谁卡谁疼,中国韧性足,日本得补课。
参考资料
日企开拓中国光刻机市场? 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