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十一弟
这两天,广州市纪委监委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举报信。
举报人是一家大央企下属子公司——
北京兴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它由中建智地置业有限公司持股97%,北京市朝阳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
中建智地是央企中建一局旗下的开发业务平台。
这几年,它是北京楼市闯进的一匹黑马,疯狂拿地,大举扩张。
被举报的,是越秀地产北京公司的两名高管——
董毅、赵峰。
其中,董毅是越秀地产北方区域总经理,之前从旭辉集团跳槽过来;
赵峰现任越秀地产北京公司营销负责人,此前任职于金地集团。
越秀地产是广州最大的国企开发商,财大气粗。
这些年,为了规模扩张,它从大本营一路北上,先是杭州、上海,后来又进了北京。
北京是中海、华润、保利、北京城建的重镇,早就被它们吃透了。
想从这几家央国企嘴里抢食,不招几个狠人,很难打开局面。
于是,刚一进京,越秀就挖来了董毅、赵峰。
在举报信中,北京兴鼎措辞严厉、言之凿凿——
“董毅、赵峰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已涉嫌构成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
一开头,它就给董毅、赵峰扣上了大帽子。
随便哪个罪名落在俩人头上,都得把他们送进去踩缝纫机了。
两家央国企之间结仇交恶,其实始于一桩项目合作。
今年四月份,北京朝阳区把两宗地块打包以后,组团出让——
平房乡黄杉木店平房区城中村改造项目2107-01、02、03地块,以及孙河组团土地储备项目2902-73地块。
这是北京国土部门在最近两年新推出来的一种土地供应形式——
楼市下行,土地不好卖,便把优质地块打包在一起,让有规模冲动的房企,联合拿地。
这跟卖货的道理是一样的——
零售卖不动,就搞批发,肥的搭上瘦的,量大价格就便宜。
最终,中建智地、金茂、越秀、朝阳城发组成的联合体,以126亿的代价,底价摘牌。
拿地以后,四家国央企对组团地块进行了拆包,重新作了切割分配。
其中,平房乡黄杉木店2107-01、03地块,分别设立了两个项目公司来开发建设——
北京茂越置业有限公司、北京兴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十一弟查了下,这两个项目公司的股权结构,大致相同——
中建智地通过北京兴鼎持股50%,金茂持股33%,越秀持股17%。
四家央国企不仅约定好了股权比例,还对操盘角色作了安排——
北京茂越把平房乡黄杉木店2107-01地块开发成了璞樾,由越秀负责营销;
北京兴昶把平房乡黄杉木店2107-03地块开发成了紫京宸园,由中建智地操盘。
中建智地对董毅、赵峰的举报,就出在越秀的营销问题上。
上个月,紫京宸园先一步开盘入市——
中建智地对外吹嘘,首开卖掉了353套,销售额将近57亿。
五天后,璞樾也开盘了——
越秀对外宣称,一把就卖出了230套,揽金将近46亿。
项目挂出来的庆祝海报红得发紫,媒体的宣传吹捧铺天盖地。
中建智地和越秀都在扯着嗓子卖力自证,自家开盘更热销。
其实,璞樾和紫京宸园,同属一个地块,一北一南紧挨着,背后还是相同的股东。
这两个项目都是豪宅定位,地价差不多,户型相近,开盘价相差无几。
严重同质化的产品,非要凑在一块儿打擂台。
除了能在营销手段上动手脚,十一弟想不出来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璞樾和紫京宸园,面对的是同一批客户,这是一场零和博弈——
有人赢得痛快,注定有人输得憋屈。
先开盘的中建智地,打的是明牌;后开盘的越秀,见招拆招,动起了小心思。
在营销套路上,中建智地没能玩过越秀——
它遭遇了对方背刺,冷不防竟然被偷家了。
根据中建智地的举报信——
据说,开盘之前,各个股东方坐在一起,专门对了线。
它们明确两个项目需要遵循统一的定价标准,基于户型属性、房源位置等核心维度,设定定价逻辑。
结果,越秀在拿到预售证以后,却没按套路出牌——
“在紫京宸园开盘后,越秀未按照此前达成一致的统一定价规则推进。”
“有预谋地通过重新制定表价、调整折扣体系等方式,导致璞樾的实际成交价格,与既定定价逻辑产生了严重偏差。”
“越秀在事先知晓紫京宸园销售价格的情况下,有预谋地通过不合理定价,造成所有户型均有客户以较低价格购买璞樾的优势房源,严重拉低客户对于整个板块价格的预期。”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
能伤害到你的,从来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
越秀的营销套路,简单且有效——
永远比隔壁便宜一口价。
紫京宸园先开盘,中建智地打的是明牌。
开盘之前,双方还通了气、对了线,越秀知晓对面每一套房源的价格。
你的劣势房源,我拿优势房源对上,还比你卖得便宜。
看来,田忌赛马的典故,董毅和赵峰在璞樾开盘之前,反反复复读了不止一遍。
越秀不按套路出牌,对紫京宸园的杀伤很大。
在举报信中,中建智地控诉了越秀的营销恶行,手段很卑劣,后果很严重——
“越秀组织营销人员对紫京宸园进行恶意攻击,教唆客户投诉到北京市住建部门,解约退房。”
“由于璞樾的不合理定价和恶意攻击,导致紫京宸园已认购客户流失,首次开盘成交转化率、签约转化率大幅下降。”
“紫京宸园已认购客户流失131组,包括首开115组、续销期16组,其中短期不买房89组,买上下游42组。”
“按照项目套均总价1700万测算,影响了紫京宸园签约金额超过22亿。”
“受璞樾开盘价格影响,客户对板块价格预期严重被拉低,预计两个项目将要损失大约4亿货值。”
这封举报信,中建智地是认真的,还专门盖上了北京兴鼎的鲜红印戳。
从合作拿地到反目成仇,中建智地被逼急了,就顾不得体面了。
十一弟查了下,紫京宸园首次开盘时,推出了559套房,目前网签备案111套,去化率不到两成。
项目成交单价9.8万/平米,销售额大约18亿。
璞樾首次开盘时,推出了308套房,目前网签备案117套,去化率将近四成。
项目成交单价10万/平米,销售额超过19亿。
上个月开盘时,紫京宸园号称卖了353套,销售额将近57亿;璞樾号称卖了230套,揽金将近46亿。
距离开盘整整一个月了,实际销售业绩,跟两家央国企吹的牛,差了两三倍。
这水分实在太大了——
网签数据扒出来一看,中建智地和越秀的脸,都要被打肿了。
这次实名举报,更是把自己和对方的底裤,一股脑地扯了下来,彻底裸奔。
中建智地,好比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
父母以为他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放手让他去外面闯荡。
结果,技不如人,刚一出门,就遭到狠人一顿毒打。
吃了暗亏,心里气不过,索性破罐子破摔。
于是,这个任性的孩子,便找到对方家长打起了小报告。
别人打不过就加入,那些玩不起的孩子,打不过就找家长。
十一弟看了这封举报信,滑稽之处在于——
中建智地根本拿不出证据,证明董毅、赵峰背后搞小动作,截胡抢收业绩,是为了私利。
因为,钱并没有往他们自己兜里揣。
充其量就是格局小了——
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了表功、拢业绩,不择手段,不顾大局。
平房乡黄杉木店2107-01、03地块的平均楼面价,不到5.5万块钱/平米。
紫京宸园和璞樾的开盘价,每平米都卖到了上十万块钱,利润空间巨大。
可是,中建智地还要抱怨——
越秀定价不合理,严重拉低了客户对板块的价格预期。
让老百姓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房子,没想到竟然有央企带头不同意。
从商业角度来说,越秀的小心思固然可恶,背刺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但中建智地的思维,才是真的可怕——
越秀不按套路出牌,玩弄营销手段,无非只是想要业绩;
更狠的是中建智地,干脆不讲武德了,你背刺我的项目,我就把你送进去。
果然是体制内的大央企,起了矛盾与冲突,也要用体制内的方式来解决。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体制内有体制内的办法。
越秀的总部在广州,广东人进行商战的最高境界,无非就是偷摸用热水浇死对方公司门口的发财树。
碰到中建智地这种高段位的北方大佬,最好夹着尾巴做人,示弱服软——
毕竟,惹恼了对方,真就要做好有人折进去的准备了。
中建智地也是被逼急了——
整个项目投资巨大,光是土地款,就花了上百亿,不容有失。
结果,刚一开盘,营销上就玩脱了。
开局不利,后面再想支棱起来,只怕会更被动。
项目热销,功劳都是自己的——
领导有方,操盘给力;
项目拉胯,责任都是对手的——
阴险狡诈,背地里搞鬼。
这封举报信,中建智地把开盘失利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顺手就把锅甩给了越秀。
年底开大会,业绩完不成,总算是找到了借口,能有个交代了。
尔虞我诈,这场公开化的争斗撕咬,没有赢家——
两个开发项目,上百亿货值,闹到现在这个局面,相当难看。
紫京宸园和璞樾,输也好,赢也罢,别忘了,背后是同样的股东。
谁能想到,营销,已经卷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搞砸了业绩,就要开始整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