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晚间,黄金市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高台跳水。
伦敦金价在触及4244.96美元的三周新高后突然调头向下,单日跌幅一度超过3%,最低砸至4051美元附近。
国内金价紧随其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T+D价格从928元/克暴跌至908元/克,单克下跌20元。
这场暴跌触发了大量止损单,市场波动率在一周内攀升至12.74%,多空双方博弈异常激烈。
![]()
金店柜台前,准备给儿子买结婚金镯的李女士握着存折犹豫不决。
她上周看中的投资金条还是928元/克,现在只要908元,但她担心买了还会再跌。
而另一边,持仓多年的投资者王先生看着账户里瞬间蒸发数万元的市值,紧急抛售了部分仓位。
这个夜晚,无数持仓者和计划入场者共同经历了一场财富过山车。
这场暴跌的导火索源自美联储官员的密集发声。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强调通胀仍然过高,货币政策需保持紧缩。
圣路易斯联储的穆萨勒姆也对降息持谨慎态度。
这些鹰派言论迅速改变了市场氛围,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从70%骤降至50%左右。
![]()
与此同时,持续43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正式结束,特朗普签署了临时拨款法案。
政府重启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发生转变,部分资金从黄金等避险资产流向股市。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数据显示,COMEX黄金期货的投机净多头持仓达到15万手,处于2011年以来的历史高位。
当金价跌破4180美元关键技术支撑位后,程序化抛售交易被触发,进一步加剧了跌势。
全球最大黄金ETF的持仓量已从峰值1058.7吨降至1036.1吨,单周流出规模达10亿美元,表明机构投资者正在利用价格反弹进行获利了结。
这种集中抛售与散户的持续加仓形成鲜明对比,某头部券商交易数据显示,暴跌当日散户加仓量较前日激增37%。
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实施的黄金税收新政对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新政策明确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黄金的增值税处理,非投资性黄金进项税抵扣从13%降至6%。
这一变化推高了部分黄金企业的成本,市场担忧后续流通成本上升,引发短期抛售潮。
![]()
工行、建行等银行一度暂停黄金积存业务,调整系统对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
与国际金价同步下跌的投资金条不同,品牌金店价格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
周大福足金饰品价格维持在1259元/克,比交易所价格高出350多元。
老铺黄金的古法金饰溢价甚至达到基准金价的2倍以上。
这种价格差异源于金饰包含的工艺费、品牌溢价以及新的税收成本,使得商家不愿轻易降价。
在深圳水贝黄金市场,一位回收商户表示:“投资金条走量,跟着盘面动;金饰是消费品,工艺和品牌才是核心,不会因为原料跌20元就大降价。 ”
黄金消费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
3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从2020年的38%跃升至2025年的55%,其中“为自己购买”的比例超过60%。
年轻人将小克重金饰视为“社交货币”,推动黄金消费从婚嫁保值转向日常悦己。
![]()
与金饰消费降温形成对比,金条及金币销量逆势增长24.55%,显示出高净值人群将黄金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需求上升。
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了32.50%,但实物黄金投资需求明显增强。
黄金回收市场同样呈现两极分化。
11月14日,黄金回收价报939元/克,较投资金条低约30元。
不同渠道的回收价差明显,部分传统金店回收价仍比基准价低400元,而一些采用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智慧金店则能实现3分钟免费验金、30分钟到款的快速回收服务。
全球央行购金行为为黄金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央行已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截至10月末储备达7409万盎司。
全球央行前三季度购金量达到634吨,这种官方需求为金价托底。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高达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将增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末,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56.32%,创下1995年以来新低。
![]()
资管机构新月资本合伙人塔维·科斯塔汇编的数据显示,黄金在除美联储外央行的储备占比,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国债。
伦敦大学研究员薛子敬分析认为:“这一轮上涨并非单纯由市场情绪驱动,而是全球央行在货币储备结构上进行长期调整的结果。 ”
杭州一位投资者在920元/克时恐慌抛售200克金条,次日金价反弹至950元/克,单日少赚近5万元。
类似的案例在暴跌后不断涌现,部分低位割肉的投资者错失随后的反弹机会,账面浮亏转为实际亏损。
借贷购金者因暴跌被迫平仓,承受更大损失。 一位投资者表示:“深夜失眠,像丢掉到嘴的肉。 ”
与此同时,北京多家金店在暴跌当晚仍聚集着咨询金条价格的顾客。
北京市天雅珠宝城店员告诉记者:“买金条的人很多,都是冲着理财去的,有时一天能卖出2-3公斤。 ”
金融机构迅速调整风控措施。
中信银行和建设银行发布公告,自2025年11月15日起,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调整为1500元。
![]()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解读称:“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银行提高积存金门槛,更有利于适应市场。 ”
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
中美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俄乌冲突重启和谈,这些进展削弱了黄金的短期避险需求。
中东局势缓和后,原油价格3天跌了8%,资金从黄金流向风险资产。
美股纳斯达克指数11月以来涨了7.2%,部分资金从黄金流向科技股。
某头部基金公司的“黄金主题基金”,最近一周赎回量增长400%。
这种资金流向变化反映出风险偏好的转变。
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后,前期积累的避险情绪逐步消退。
特朗普称政府停摆造成约1.5万亿美元损失,真正计算出损失的总体影响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经济数据发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白宫表示10月失业率数据可能无法公布。
![]()
黄金市场的剧烈波动与其他资产类别形成联动。
11月13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重挫,道琼斯指数大跌近800点。
通常情况下,股市大跌会推动资金流向黄金等避险资产,但这次黄金也未能幸免。
比特币在同期一度跌破10万美元大关,近20万投资者在24小时内爆仓。
这种同步下跌表明,在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时,投资者可能倾向于抛售所有资产以换取现金流动性。
黄金传统的避险属性在极端市场环境下受到挑战,现金为王的思维重新占据主导。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黄金风暴中,有人看到风险,有人看到机遇。
当个人投资者与央行策略背道而驰,当避险属性与风险资产同步下跌,黄金这个千年不变的“硬通货”,究竟是在经历短期调整还是在重写定价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