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瑞士庆祝第 734 个国庆日之际,联邦主席卡琳・凯勒 - 苏特本应向民众阐述如何在紧张全球贸易局势中维持经济稳定与外交地位。
却通报了一则冲击瑞士政治认同基石的消息,美国对瑞士商品加征 39% 关税,这一税率不仅是欧盟的两倍多,更是发达经济体中最高水平之一。
![]()
对以 “中立”“直接民主”“财政审慎” 为三大支柱的瑞士而言,该关税意味着深层生存危机,印证其精心构建的特殊国际地位,在经济胁迫时代已无法提供有效保护。
而瑞士出口额占 GDP 约 70%,美国又是其欧洲以外最大单一市场,这场冲击对瑞士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高关税下的经济困境
美国对瑞士加征 39% 关税,远高于中国 34% 的基准税率、欧盟 15% 的税率,更是英国 10% 税率的近四倍,这样的差距对依赖出口的瑞士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
![]()
其中,瑞士制药业受影响最为严重,该行业占瑞士对美出口总额的近 60%。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威胁要对药品加征 100% 关税,表面以解决药品定价问题为由,实则想迫使瑞士在更多领域让步。
事实上,瑞士此前已在外交与经济合作中尽可能展现友好姿态: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制药巨头罗氏、诺华在美国投入大量生产资源。
瑞士银行在税务透明度方面与美国深度合作,甚至为保留外交灵活性,推迟了与欧盟签署全面框架协议。
但这些努力都未奏效,特朗普以瑞士在双边货物贸易中存在近 400 亿美元顺差为由,执意加征关税。
瑞士官员曾认为,承办美国制药生产、管理大量美国财富能为自身带来谈判筹码。
![]()
要知道,瑞士人口仅 900 万,却是美国第六大投资国,直接支撑近 40 万个美国就业岗位,且白宫宣称的巨额贸易顺差,部分是由套利驱动的黄金交易造成。
可在特朗普的交易主义世界观中,这些所谓 “资产” 反而成了 “压力点”,让制药行业的成功从优势变成软肋。
瑞士首次直面艰难抉择:是为经济生存妥协,还是坚守政治主权?截至目前,瑞士领导人多次向美国示好均遭拒绝,瑞士制药公司只能尝试扩大在美国的投资,以缓和白宫态度。
![]()
从现实情况来看,高关税已开始影响瑞士经济的正常运转。出口企业面临成本激增、利润压缩的困境,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而制药业作为支柱产业,若进一步被加征关税,不仅会影响行业发展,还可能波及瑞士整体经济稳定,这种困境也让瑞士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策略。
转向联盟的破局尝试
面对美国的经济胁迫,瑞士不再执着于单一的双边合作,而是开始积极构建联盟以抵御压力。
首先,瑞士重新评估与欧洲加强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考虑加快落实 2024 年 12 月与布鲁塞尔达成的双边协议,该协议已初见成效。
![]()
2025 年 11 月 10 日瑞士获准重新加入欧盟 “地平线欧洲” 研究计划,更紧密的欧洲一体化,能为瑞士带来自身无法获得的市场规模与集体谈判能力。
仅从关税来看,欧盟 15% 的税率与瑞士 39% 的税率相比,成员国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瑞士加快了与印度、泰国及南方共同市场达成贸易协定的步伐,还考虑重启与东盟的合作。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 9 月瑞士启动了 “未来投资与贸易伙伴关系”,这是一项与新西兰、挪威、新加坡等小型发达经济体共同参与的多边倡议。
![]()
这些国家虽规模不大,但经济实力强劲,且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关键节点,从瑞士的制药业、新加坡的半导体,到北欧的绿色科技。
它们有望形成强大防御联盟,既抵御大国胁迫,也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
过去数十年,瑞士一直优先选择双边安排以最大化自身谈判筹码,如今转向联盟合作,既是应对当前危机的无奈之举,也是对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主动适应。
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瑞士希望能分散风险,增强自身在国际经贸中的话语权,摆脱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这种转变也体现了瑞士在困境中的务实态度。
全民公投的民主制约
尽管瑞士在政治层面逐渐适应经济现实,积极寻求联盟合作,但瑞士实行以全民公投为基础的民主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策推进的速度。
任何与欧盟的协议,都需要经过全民公投通过才能最终敲定,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最早也要到 2027 年才能完成这一流程。
不过,民众态度的转变为协议通过带来了希望。
![]()
此前,瑞士公众对进一步融入欧洲态度犹豫,大型商业团体也持观望立场,但在美国高关税的冲击下,大家逐渐意识到与欧洲深化合作的重要性。
公众对加强欧洲一体化的支持率不断上升,大型商业团体也开始公开支持与欧洲深化贸易一体化。
毕竟,与欧盟的合作不仅能降低关税成本,还能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稳定的贸易环境,这对缓解瑞士当前的经济困境至关重要。
![]()
但全民公投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民众的态度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后续经济形势变化、其他国家的政策干扰等。
若协议未能通过,瑞士与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受阻,抵御美国经济胁迫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这对瑞士政府而言,无疑是又一项挑战。
如何在民主制度框架下,推动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落地,平衡各方利益,成为瑞士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结语
2025 年 8 月瑞士遭遇的美国高关税冲击,不仅是一场经济危机,更是对其百年中立地位和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
从最初试图通过双边合作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到转向构建多国联盟、加强与欧洲的一体化,瑞士在困境中不断调整策略,展现出务实的一面。
![]()
然而,破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关税对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全民公投也为与欧洲的合作增添了不确定性。
瑞士的遭遇,不仅揭示了现代国际体系中权力运作的真相,也为其他小国在两极化加剧的世界秩序中如何自处提供了借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