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肿瘤现在已经破裂,情况非常危急,必须立即手术。所有的家属该来的都来,该见的都见,就按照最坏的打算去做。”10月30日,在阜阳市临泉县人民医院,一场紧急的线上会诊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屏幕里,12岁女孩涵涵(化名)的腹部影像正反复放大查阅——而屏幕另一端,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任医师王维斌正俯身盯着屏幕,专注分析着影像资料;屏幕外,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赖雅敏的主持下,参与会诊的各位医生正从各自专业方向研讨着患者病情。
就在会诊前一天,涵涵因剧烈腹痛被送往医院, CT提示其胰尾部有一个较大的肿瘤。 彼时, 恰逢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在临泉县开展巡回医疗,涵涵的家属便带着她的检查 报告来到赖雅敏的义诊诊室,就此, 一场跨越京皖的 “线上 + 线下”联合救援紧急启动。
病情突发:
12岁腹痛女孩性命攸关
“当时诊室有很多病人,家属拿着CT片子很着急地冲进来,说孩子肚子疼。”赖雅敏回忆起接诊时的情形。虽然CT显示有一个较大的肿瘤,但令她警觉的是,“影像表现解释不了孩子如此明显的疼痛”。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赖雅敏立即意识到病情的特殊性。她第一时间赶往急诊室见了涵涵,并协调为其进行了增强CT和床旁超声检查。“我全程跟进了检查过程,确认是一个较大的肿瘤,虽然当时还没有活动性出血,孩子的血色素水平尚稳定,但疼痛症状持续存在,还是建议她尽快收治入院了。”
然而,经过一晚的密切观察,涵涵的病情并未明显好转。次日的复查结果证实了专家的担忧:CT等检查显示,涵涵的病情呈现“渐进性加重”的趋势,出现了肿瘤瘤体的破裂,且引起了腹腔血性腹膜炎,危及生命。
面对病情的急转直下,涵涵的家属也提出了转院治疗的想法。“考虑到长途转运的风险,加上孩子腹腔里已经有出血,我也提出帮他们协调北京协和医院的外科专家先进行线上会诊,探讨治疗方案。”在赖雅敏果决的专业判断下,家属也同意了远程会诊的方案。
经国家巡回医疗队内部讨论并经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与临泉县人民医院医务处火速协调,线上远程会诊 定于 次日中午进行。
千里连线:
多学科专家的生死竞速
“从影像上看,孩子现在已经符合紧急探查指征。”屏幕那端,身处北京协和医院的王维斌主任的研判清晰而果断。10月30日中午,临泉县人民医院远程医学会诊中心气氛凝重,一场关乎12岁女孩生死存亡的医疗决策正在紧张进行。
![]()
视频会诊现场
此次会诊集结了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的多位专家:除了首诊医生赖雅敏外,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阳洪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程月鹃也齐聚现场。他们与临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放射科、肝胆胰外科等学科的专家们共同组成了一支跨学科、跨地域的诊疗团队。
“现在最关键的是控制出血,手术第一步必须先找到脾动脉,用血管夹阻断,避免术中大出血。”王维斌主任通过远程视频,详细指导着手术的关键步骤。这位经验丰富的外科专家特意强调:“孩子才12岁,根据术中情况,尽可能保留脾脏。如果实在不能保留,血运不好,那也同时请胰体尾加脾切除。”
![]()
北京协和医院和临泉县人民医院的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会诊
面对专家团队的精准研判,本次手术的主刀医生、临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杨保栋专注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作为当地医院的技术骨干,杨保栋深知这台手术的分量:既要迅速控制出血,又要尽可能保留器官功能,这对任何外科医生都是严峻考验。
“我们一定会做好充分准备。”杨保栋表示,“有了北京协和专家的远程指导,我们对成功完成手术更有信心。”在确定手术方案后,他立即着手组织手术团队,安排手术室,为即将开始的手术做好万全准备。临泉县人民医院手术团队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也为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远程会诊,不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更建立了一条连接北京与临泉的 “生命通道”。王维斌在会诊最后也表示:“手术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连线,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全程提供技术支持。”
温情延续:
跨越12载的“健康之约”
当天下午三点左右,涵涵被推进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无影灯下,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悄然开始。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手术,在没有出现突发情况下,涵涵的胰腺肿瘤被成功切除。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了24小时后,涵涵被转入了普通病房。
![]()
赖雅敏回访涵涵
“孩子恢复得怎么样了?”“病理出来可以发我看看”“术后还有些康复关要过,有出血和瘘的并发症风险”“有就诊困难可以告诉我,希望她好起来”……其间,已经结束巡回诊疗回到北京的赖雅敏始终心系着这个12岁女孩的病情,与涵涵的家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给予专业指导。
手术一周后,一通特殊的视频电话打破了病房的宁静。
“听说你很坚强啊,恢复得很快呀姑娘!”手机屏幕里,赖雅敏温暖的笑容让涵涵的眼睛亮了起来。“我觉得你这次很棒,你是个小战士啊,咱们做好康健这一关,好好地把身体锻炼好,我在北京也帮你找了很多叔叔阿姨,他们都很愿意帮你,随时联系我们,你将来会很顺的。”
“咱们这个缘分已经结下了,我得把这事管到底。”赖雅敏的这番话,让涵涵一家感动不已。这种跨越千里的持续关怀,也正是北京协和医院连续12年对口帮扶阜阳医疗的生动写照。
![]()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在临泉县开展义诊
事实上,自2014年以来,北京协和医院累计派出12批次国家医疗队到阜阳帮扶指导,每次开展为期三周的巡回医疗活动。十二批队伍,共计83人次专家、29个学科奔赴这场“健康之约”,不只让当地群众在巡回医疗期间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是通过“师带徒”、名医工作室、远程会诊、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推动168项新技术新项目落地阜阳,倾力为阜阳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放眼全省,像这样的高水平巡回医疗队已在各地广泛覆盖。为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安徽组织25所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48所县级医院,组建24支省级医疗队开展常态化巡回医疗。同时,遍地开花的实体化会诊转诊中心也真正打通了优质医疗资源流通的“经脉”,让医改创新的点点滴滴改进,不断汇聚成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如今,在这场跨越京皖的温暖救治下, 12岁的涵涵已经可以自主进食和下床活动了。其主刀医生杨保栋表示,“等将引流管拔掉后,涵涵就可以顺利出院了,这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和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来源 |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小叶医探”工作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