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句话虽然在逻辑上存在自反性的矛盾,但是从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它是对现实的合理陈述。它提醒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观点都是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才能成立。
——网摘![]()
(图片来自网络,文图无关)
本文讨论的观点是:大部分人活在“想当然”里,而非“实然”里。
一、核心含义
这句话的核心含义,揭示了多数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偏差,即他们习惯于依赖自己主观想象、信念和期望来认识世界,而非基于客观事实和有效证据,从而生活在由自己的偏见、期望和简化模型所构建的虚拟情境中,无法看到世界的真相。
简单来说,多数人通常把“我以为”当成“那就是”,用想象替代事实。
“想当然”:一种主观的、预设的认知模型。
“实然”:客观存在的、真实的现实情况。
二、合理之处
●认知模式与思维惯性。人们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的长期熏陶下,会形成基于经验、直觉和习惯的认知模式与思维方式。需要对周围环境快速做出反应时,“想当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比如偏见、刻板印象、社会对立、盲目相信权威等等,其表现通常是依据某类固有观念(想当然)做出判断,而非基于探究事实全貌(实然)。
●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要面对海量信息,由于信息处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很多人习惯于筛选并接纳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或者简化信息内容等,并进行“想当然”的判断,而非基于理性和全面信息进行分析。
●社会制度与文化影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有重大的影响。柏拉图“洞穴寓言”中的囚犯,看到的只是影子而非实物;心理学的“确认偏误”说明了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原有观点的信息。这些都能佐证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受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严重影响,从而被动地生活在一个被“人为的环境”构造出的世界中。
比如,一个人如果从小受到某种传统文化约定俗成的观念和价值观影响,很容易就形成符合他们的“想当然”的认知——“催婚现象”或源于“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结婚、生子的传统观念”。
●避免内心冲突的心理机制。当新观念与固有的认知或观念产生冲突时,人们往往会感到不适和困惑。为了避免这种内心冲突,部分人倾向于坚持自己原有的“想当然”,而忽视或拒绝接受新的观念。
比如,有些人坚信传统医药,即使有科学研究表明该药物只有“安慰剂效果”而没有任何实际疗效,他们依然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改变原有的认知需要付出心理成本。
2024年11月12日,《柳叶刀》发布了一篇中药FYTF919(中风醒脑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的临床研究,文章结论显示:这项入组了1648例的随机化、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试验的结论是,传统中药复方FYTF-919对中重度脑内出血患者的功能恢复、存活率及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未产生效果(等同于安慰剂)。
相似的例子还有被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拉下神坛的安宫牛黄丸。
![]()
三、不合理之处。
●人群的比例可能存在争议。可能会有人质疑,社会中是大部分人有这类认知缺陷,还是只有小部分人。
这个问题,因为没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笔者无法回答,留给大伙讨论。在不同的领域,比例可能差别很大。
从对于传统医药的认知来看,或“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有二元对立的嫌疑。“想当然”与“实然”并非完全对立,中间应当存在着大量灰色地带。
●“想当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从快速认识事物和筛选并分析有效信息的角度,并非所有“想当然”都是有害的。比如,基于常识或已被证实的经验所做的“想当然”,同样能够构成高效接受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前提是常识或经验框架具有高度可验证性。
●通过学习可以改进。“想当然”迟早会受到残酷现实的打击,从而形成反馈性惩罚。有的人可能会在付出代价后,通常学习来修正认知模式并放弃固有的经验习惯。
●不能把“实然”过于理想化。所谓“实然”,本身也是一个无限接近但无法完全抵达的极限,绝对的、纯粹的“实然”通常难以企及。每个人观察到的“现实”,都是被自身的感官、语言、文化和知识框架过滤和诠释后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想当然”的预设与“实然”的反馈之间不断进行交互验证并随时调整。
一个成熟的个体,或会在无数次的“想当然”被现实打击后,逐渐学会更尊重“实然”。
四、总结
这句话作为一个警示性的观点,具有很好的价值。它提醒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认知框架、思维方式和固有观念是否基于事实,警惕认知的惰性与偏见。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意义在于:我们需要培养“实然思维”,即秉持实证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放下固有成见、直面现实、接受现实的反馈并勇于修正自己的固有观念。
任何时候都不能盲目相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