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成都飞三亚经济舱6000块还抢不到,秋假三天比国庆七天贵出一倍,钱包先放假。
刷到票价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
五天前同一航班只要一千出头,现在直接翻六倍,只剩最后两张。
点返回键的手在发抖,不是激动,是慌。
孩子学校刚发的秋假通知,11号下午放假,14号晚上返校,掐头去尾只剩三天,全国独一份。
朋友圈全是晒行程的截图,三亚、北京、长沙,定位一个赛一个远,配图清一色蓝天白云。
再低头看自己的购票软件,红色价格条像温度计,一路飙到顶格。
有人把锅甩给航空公司,说趁火打劫。
航司客服倒干脆:航班量没加,票量就这些,卖完只剩全价舱,系统自动涨价。
听起来像机器人在背条文,却挑不出毛病。
国庆长假提前三个月排好航班,每天成都三亚线能飞二十班,座位管够。
秋假来得急,学校通知一下,家长一窝蜂订票,航空公司再快也来不及调飞机。
飞机不像大巴,说加就加,一架窄体机从申请到执飞最少俩月。
需求瞬间爆炸,供给原地不动,价格只能往天上涨。
更难受的是,这次被锁死的全是家长。
平时出差党还能错峰,周一飞周四回,票价温柔。
秋假卡在周三到周五,上班族请两天年假就能凑五天,孩子不用请假,老人不用补作业,完美窗口。
于是三十到四十五岁的人集体出动,钱包最厚的那批人同时搜机票,系统算法乐开花,直接拉满。
有人转战高铁,发现铁路早就埋好伏笔。
成都铁路局一周前悄悄加开八十列动车,西安、昆明、桂林方向全有早班和夜班,票价没涨,二等座管够。
12306一开售,学生票还能再打七五折。
景区跟着补刀,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官宣中小学生免票,家长陪同直接八折。
一套组合拳下来,省内周边游成本不到机票零头。
可孩子只想看海。
他在平板里存了七张三亚壁纸,每天换一张,说海水比泳池蓝。
家长嘴里说着省钱,手指还是点进支付页面,输入密码时心里默念就奢侈这一回。
六千块等于家里两个月房贷,等于老婆年终奖的一半,等于孩子补习班一整年。
![]()
机票出票那一刻,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只有一声叹息。
真正的问题是,秋假以后年年有。
浙江去年试点十天,今年四川跟进三天,明年说不定轮到江苏、广东。
假期一旦分散,小长假就会从春节国庆两极变成全年散点,每一次都是供需错位。
航空公司不可能为三天假期调飞机,高铁也扛不住所有线路同时加车。
到时候不是六千块的事,是想去哪儿都贵。
想破局,只能自己换赛道。
把五天拆成两段,提前一晚走,请半天假,机票立刻腰斩。
或者干脆反向操作,飞海口再坐动车到三亚,多花两小时,省两千块。
再狠一点,把目的地换成北海、万宁、陵水,沙滩同款,酒店便宜一半。
孩子分不清三亚湾和清水湾,他只记得玩沙那天没作业。
更长远看,家长得接受一个现实:以后假期不再集中,抢票难度常态化。
与其每次被价格吓到,不如提前把年假切成小段,配合学校日历,提前六十天盯票价,看到低价立刻锁。
再不行就把年假换成调休,错峰一天,票价就能回到人间。
机票贵不是敌人,是提醒。
提醒家长别再照搬旧经验,以为小长假就能说走就走。
提醒学校以后发通知最好提前一个月,让家长有窗口布局。
提醒政策制定者,假期分散的同时,得把运力调配、景区预约、酒店限价一起打包,否则家长的钱包先崩溃,放假比上班还累。
六千块机票背后,是一整套新假期逻辑。
谁先适应,谁就能用原来的预算玩得更远。
谁还在等临时特价,就只能被算法收割。
下一次秋假来临前,把抢票软件删掉,把日历打开,把年假拆开,把目的地清单换一换。
孩子长大的速度不会等你攒够钱,但路线可以换,时间可以调,钱包可以守住。
实在下不了手,就带他去近郊露营。
晚上能看见银河,早上能听到鸟叫,花费不到机票税钱。
他长大后不会记得六千块的海,但会记得和爸爸一起搭帐篷那晚,星星特别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