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都不演了!陈梦击败蒯曼晋级半决赛不到24小时,牛鬼蛇神现原形
陈梦的职业生涯从来都伴随着高光和争议。
巴黎奥运会卫冕女单冠军那天,现场响起倒彩,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几乎将她淹没。
可她没有停下脚步,用一块块金牌、一场场硬仗,把那些声音一一回击碎。
时隔九个月重返赛场,她依旧是那个让对手胆寒的奥运冠军,只是这一次,胜利之后不到24小时,一些人连最基本的体面都不愿意维持了。
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在澳门拉开帷幕,陈梦代表山东队出战女单与女团。
![]()
巴黎奥运会结束后,她只在去年年底与马龙搭档打了一场友谊赛“老瓦杯”,整整九个月没有系统训练。
陈梦自己都坦诚说过:“肌肉都没了。”可真正站上赛场,她的那种大赛底蕴立刻就回来了。
1/16决赛对阵上海队的孙铭阳,四号种子陈梦没有给对手机会,前两局分别11-5拿下,第三局11-3,第四局虽然开局1-5落后,但她稳住节奏连追八分,最终11-7结束战斗,4-0晋级16强。
半决赛面对小将蒯曼,前两局陈梦陷入被动,一度让人捏把汗。
第三局开始,她突然找回状态,连下三局完成逆转。赛后她双手叉腰站在场地中央,喘着气笑着说:我自己都没想到能赢。
![]()
那种久违的胜利喜悦里,带着三十多岁运动员特有的淡然与珍惜。
蒯曼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由衷佩服,可就在陈梦处于劣势时,现场传来的嘘声却格外刺耳。
竞技体育本该尊重每一位拼尽全力的运动员,可部分观众却把个人喜好凌驾于公平之上。
陈梦心态稳健,没有被干扰,但那一幕还是让很多人感到不适。
更离谱的事情发生在比赛结束不到24小时后。网络上突然流传一张照片:山东队教练组有人戴着VR眼镜。
![]()
很快,谣言四起:“用高科技作弊”、“AI辅助看线路”“。
真相是那位教练比赛全程都没有戴眼镜,只在赛后放松时戴上体验了一下。
造谣者连最基本的视频回放都不愿意看,就急着把恶意泼过来。这种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不喜欢,而是一种近乎失控的攻击。
国乒这些年被饭圈文化裹挟得最为严重。
陈梦、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四人因为实力强劲、关注度高,成了“重灾区”。
![]()
有人把孙颖莎与王楚钦的混双搭档解读成“天生一对”。
另一部分人则坚信陈梦和王楚钦早有情愫,2018年王楚钦当陪练时的合影、相似款式的帽子、背包,甚至陈梦母亲注册的一个商标,都被硬说成低调秀恩爱。
最离谱的说法是两人早已“隐婚”,而当时王楚钦才20岁,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
陈梦不止一次公开澄清:国家队明文规定运动员不能队内恋爱,一旦影响成绩,成绩差的一方将被调回省队。
她在节目里直接说:“领证结婚?太离谱了。”语气平静,却带着无奈。
![]()
还补充,如果将来遇到合适的人出现,会大大方方官宣。话说得坦荡,可总有人选择性失明。
队友关系同样被过度解读。有人拿她取关孙颖莎、王曼昱等人的社交账号大做文章,硬说几人“关系破裂”。
其实陈梦早就解释过:大家既是队友、对手,也是家人。场上分胜负,场下一起吃饭、聊天,输赢不会影响感情。
双打时队友越强,她反而越有安全感。她说国乒强大,就是因为每个人身边都有强有力的对手在互相促进。
这番话朴实的话,把所谓“不和”传闻轻轻化解。
![]()
只是再坦诚的回应,也挡不住一些人非要把国乒拆成宫斗剧。
赢了说抢了别人位置,输了说宝刀已老,正应了樊振东的那句话:输了不行,赢了也不太行。反正怎么做都是错。
陈梦有段时间不敢去人多的地方,那种被网络暴力包围的压抑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陈梦受邀现场观礼。
这份邀请本身就是国家对她贡献的最高认可。出发前一晚,她在酒店录了段视频,难掩激动,表示自己明天要参加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活动,心里特别荣幸。
![]()
为了以最佳状态出现,她提前向化妆师请教,练习妆容步骤,甚至在视频里补着口红问粉丝:“这样是不是更有精神了?”
早起、淡妆、早睡,所有细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那份认真,和她在赛场上永不放弃的韧劲如出一辙。
从东京到巴黎,陈梦成为继邓亚萍、张怡宁之后,第三位实现奥运女单卫冕的中国选手。
荣誉榜上还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重量级奖项。
这些不是运气,而是日复一日高强度训练换来的。
![]()
三十多岁的她,身体恢复远不如年轻人,可她依然选择站上全运会赛场,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只是单纯怀恋球场上的一切。
陈梦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标签可以随便贴,金牌和实力却撕不掉。
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公平与尊重。
陈梦用两届奥运金牌、一次次逆转、不低头的姿态,回应了所有质疑。
她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那些躲在键盘后面造谣、嘘声、泼脏水的人,最终只会让自己的偏执暴露无遗。
![]()
真正的牛鬼蛇神,从来不是赛场上的对手,而是那些不愿接受现实的极端声音。
全运会赛程还在继续,陈梦下一场对阵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还在坚持。
三十多岁的身体,九个月没系统训练,却依然能逆转小将,依然能在国家盛典上代表运动员受邀观礼,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
希望每一位真正热爱乒乓球的人,都能把掌声留给赛场上的每一位运动员,而不是把体育变成撕扯的战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