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都说现在要对基层减负,特别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吗?不排除,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不是到了大功告成的时候。
![]()
显然不是。前几天刚听说一件事,感觉基层减负,特别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减负任务还很重,不说别的,就说公务 群吧。一位社区刚上任的副书记到新单位报到,工作交接时还没等列交接清单,就先加了二十几个群,说这些群都必须要加,少一个都会影响工作。
听到这个信息,感觉很好奇,一个社区副书记管多少事,有多少事,需要这么多公务群,而且要求必须加,少一个都不行。
如果是服务群众有这么多群真的是好事,仔细一了解还不是这样,都是对上的群,有街道的,也有区有关部门的,真正的居民群一个没有。
就在想,不都说现在要为基层减负,怎么到基层,这是最底层了还这么多群,就这么多群,不管有没有工作,每天就回复上报就要牵扯很多精力。群里有通知就要回复“收到”,必要时有些内容还需上传图片,以显示落实情况。
个人感到对于社区这一层,主要任务应该是服务居民、服务辖区老百姓,如果说有群的话要建立与居民相关的群,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不至于找不到人,不至于有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也不至于让百姓天天往上跑,岂不是真的打通最后一公里了吗?
对上如此多的群,只能说社区的精力不在居民身上,是要对上服务,这二十几个群不一定说明什么,但起码都是公务群,同时还有些群之外的工作,每天的电话通知、会议安排的事情,包括有些业务部门交代的事情也不少,如此这样还怎样服务百姓?
上级有关部门的决心很大,就是要为基层减负,作为县街这一级难道不清楚,仅仅一个社区副书记都这么多群,这是在减负吗?如果再往上一层,岂不是群更多。记得有位乡长说他有五十多个群,每天不干别的,光回复群了,这样的话怎么抓工作的落实,怎么样深入到群众中去,岂不是让形式主义更严重吗?
![]()
还有,落实工作非得建群吗,不建群就落实不了吗,作为一些业务部门来说,你是在为基层减负还是增负,你工作的初衷是什么?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