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对“公务员录用体检有关项目检查标准”进行调整,放宽了对地中海贫血、桥本甲状腺炎、多囊肾等疾病的检查标准。据悉,这是公务员体检标准时隔近10年的一次调整。
追溯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历史,从2004年制定到2016年修订,这套标准长期以来已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入职体检的“示范性文件”。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水平的发展,原有标准中部分条款的滞后性已逐渐显现,并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诉讼。
以这次调整的三种疾病为例,轻型地中海贫血在南方部分地区高发,血红蛋白达标后完全能胜任公职;桥本甲状腺炎女性患病率超10%,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即可正常工作;多囊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55岁以后才开始出现肾功能缓慢减退,部分患者终身症状很轻,无需治疗。
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被医学证明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慢性病,却成为无数求职者的“就业枷锁”。
作为国家层面的体检标准,公务员录用的体检标准具有显而易见的强制性、示范性和引导性,应用范围和涉及面往往极其广泛,也就是说,受此影响的其实远远不只“考公”人群。
长期关注慢性病群体就业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在其接触到的相关人群中,有北大毕业生因多囊肾被国企拒绝录用,也有优秀学子因桥本甲状腺炎在公务员体检中被淘汰……由于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也意味着当不合时宜的体检标准成为相关人群求职路上的拦路虎,其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无奈与人才资源的浪费。
此次调整的核心突破,在于将“能否履职”确立为体检判定的根本标准,取代了过去“一刀切”的疾病筛查模式。
新标准明确:地贫基因携带者、静止型或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只要血红蛋白高于90g/L,即为合格;有多囊肾表现但未伴有尿蛋白阳性或肾功能不全的,合格;单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亦为合格。这些修改并非降低门槛,而是基于现代医学共识作出的精准界定。
鉴于旧标准影响巨大,新标准出台的意义也就不难理解。
毫无疑问,新标准将为上千万慢性病患者打开就业通道,不仅能改善个人生活状况、减轻家庭负担,更能盘活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对就业公平的一次精心校准。
这次调整还释放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即理性看待慢性病、拒绝健康歧视。
实际上,地中海贫血不是“传染病”,桥本甲状腺炎并非不治之症,多囊肾也未必影响生命质量,但这些疾病的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却可能被污名化。现在,随着一次革新,制度不再将慢性病群体特殊化,社会就有希望逐步摆脱谈慢性病色变的集体焦虑。
从宏观角度观察,这不仅是在为相关慢性病患者打开求职之门,更代表着一种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证明。
新标准出台,其落地还需配套保障。各地体检机构须准确理解新规,杜绝执行中的随意扩大化;同时有关部门应围绕新标准,适时加强科普宣传,以消除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的误解与顾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