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哲,相信公司的决定,也相信我。”
莫观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拍了拍顾哲的肩膀,手掌的温度有些凉。
“这三个月,对你来说很重要。”
“专注于工作,不要多想,也尽量减少和总部的非必要联系。”
他欲言若止,眼神复杂地看着我,仿佛在看一件即将被送入熔炉淬炼的璞玉。
而顾哲,当时只看到了背叛。
01
顾哲感觉自己正站在人生的一个高点。
他主导的“星尘”项目,刚刚在技术论证会上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这个项目如果成功,将彻底改变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格局。
会议室里,掌声经久不息。
同事们赞许的目光,上级肯定的微笑,都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四十岁的男人,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似乎一切都稳步地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他甚至已经开始构思,项目成功后,要带着妻子和女儿去期待已久的欧洲旅行。
走出会议室,顾哲习惯性地挺直了腰背,步履间都带着几分春风得意。
可他没走几步,就被部门助理叫住了。
“顾工,人力资源部的邮件,让您过去一趟。”
顾哲心里咯噔一下。
这个时间点,人力资源部找他,会是什么事?
项目奖金?
职位晋升?
他怀着一丝期待,走进了那间熟悉的办公室。
人力资源总监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职业化,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客套。
这让顾哲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没有寒暄,没有铺垫,总监将一份文件推到了他的面前。
“顾工,这是公司的决定,你看一下。”
白纸黑字,标题刺眼——《关于顾哲同志的内部调动通知》。
他的目光迅速下移,心脏也跟着那一行行文字,一点点沉了下去。
任命他为非洲区域技术支持顾问。
为期三个月。
即刻生效。
顾哲的脑子“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非洲分部。
那个在公司内部被称为“流放地”的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那里是边缘业务区,技术落后,条件艰苦。
只有那些得罪了高层,或者能力不行即将被淘汰的员工,才会被“发配”到那里去“养老”。
而他,一个核心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一个刚刚为公司立下大功的功臣,为什么会接到这样一纸荒唐的调令?
这不叫调动。
这叫下放。
是一种不带任何解释的惩罚和羞辱。
他抬起头,嘴唇有些干涩,试图从对方脸上找到一丝答案。
“这是……什么意思?”
人力资源总监的笑容依旧标准,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闪躲。
“这是公司基于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正常人事调整。”
“非洲市场很有潜力,需要您这样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去开拓。”
这些话,每一个字都像录音机里播放出来的标准说辞,空洞,乏力,且充满了虚伪。
顾哲感到一阵血气上涌。
他想拍案而起,想质问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搞鬼。
但他终究是忍住了。
人到中年,早已学会了将所有的情绪压在心底,不动声色。
他拿起那份轻飘飘却重如千斤的通知,一言不发地走出了办公室。
走廊里,阳光明媚,却照不进他心里的半点阴霾。
同事们或同情,或幸灾乐祸,或避之不及的眼神,像一根根细密的针,扎在他的自尊上。
他径直走向了顶层,他需要一个解释。
一个能说服自己的解释。
副总裁莫观澜的办公室,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地方。
莫观澜是他的大学学长,也是他入职“启明科技”的引路人。
这些年来,亦师亦友,亦上下级。
可以说,没有莫观澜的赏识和提拔,就没有今天的顾哲。
他推开门的时候,莫观澜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眺望着远方的城市天际线。
他的背影显得有些萧索。
听到开门声,他转过身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来了。”
莫观澜的声音很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顾哲的到来。
顾哲将那份调令放在他的桌上,声音沙哑。
“莫总,我想知道为什么。”
莫观澜没有看那份文件。
他只是沉默地给顾哲倒了一杯茶,茶香袅袅,却无法舒缓办公室里凝重的气氛。
“顾哲,这是公司的决定。”
他又重复了一遍人力资源总监的话。
顾哲的心,彻底凉了。
连他最信任的导师,都用这种官样文章来敷衍他。
“公司的决定?”
顾哲自嘲地笑了笑。
“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还是得罪了什么人?”
“‘星尘’项目刚刚有了突破,您现在把我从项目里抽走,这项目要怎么办?”
莫观澜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眼神没有与顾哲对视。
![]()
“项目的事情,公司会有安排,你不用担心。”
他的语气依旧平静,但顾哲能听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这不是他熟悉的那个杀伐果断,爱才如命的莫观澜。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许久,莫观澜才放下茶杯,走到顾哲面前。
“顾哲,相信公司的决定,也相信我。”
他拍了拍顾哲的肩膀,手掌的温度有些凉。
“这三个月,对你来说很重要。”
“专注于工作,不要多想,也尽量减少和总部的非必要联系。”
他欲言若止,眼神复杂地看着顾哲,仿佛在看一件即将被送入熔炉淬炼的璞玉。
而顾哲,当时只看到了背叛。
他以为,这不过是莫观澜为了自保,而牺牲了他这颗棋子。
在复杂的公司政治斗争中,他成了那个无足轻重的牺牲品。
巨大的失望和屈辱,像潮水一样将他淹没。
他没有再多问一句,拿起桌上的调令,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他走得决绝,没有回头。
三天后,他登上了飞往非洲的航班。
没有欢送会,没有饯行宴。
只有几个相熟的同事,发来了几句语焉不详的保重。
飞机起飞时,他透过舷窗,看着身下越来越小的城市。
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甘。
他以为,这趟非洲之行,将是他职业生涯的终点。
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将从这里开始,一路向下。
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这三个月的“下放”,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保护。
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他身后的“启明科技”内部,悄然酝酿。
而他,只是被提前送进了避风港。
02
飞机的轰鸣声逐渐消失在耳后,取而代之的是扑面而来的热浪。
走出机场,一股混杂着尘土、植物和某种未知香料的气味,瞬间包裹了顾哲。
眼前的景象,与他想象中的并无二致。
甚至,比想象中还要更具冲击力。
破旧的建筑,拥挤的街道,以及随处可见的,悠闲而缓慢的人群。
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所熟悉的那个高效、快节奏的现代化都市,格格不入。
公司派来接他的是一个当地司机,皮肤黝黑,笑容灿烂。
他用一口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热情地介绍着这座城市。
顾哲只是礼貌性地回应着,目光却一直望着窗外。
他的心,和这座城市一样,蒙着一层灰蒙蒙的尘土。
公司在当地的分部,位于一栋不起眼的小楼里。
办公室的设施,还停留在他刚参加工作时的水平。
嗡嗡作响的窗式空调,老旧的台式电脑,以及慢得令人抓狂的网络。
这就是他未来三个月要工作的地方。
分部的负责人是一个中年白人,叫汉斯。
他在这里已经待了五年,整个人都透着一种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慵懒。
对于顾哲的到来,汉斯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
他只是例行公事地介绍了分部的情况,然后就把顾哲领到了一个角落的工位。
“这里就是你的位置了,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找我。”
说完,汉斯就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关上了门。
整个办公室里,除了顾哲,还有七八个当地员工。
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从总部来的“专家”,眼神里有探究,也有几分敬而远之的疏离。
顾哲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
这种孤独,比在总部时被同事孤立,更加彻骨。
因为在这里,他不光是被排挤,更是被隔绝。
文化、语言、环境,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他,他是一个外来者。
最初的日子,是无比煎熬的。
他被分配的工作,是一些技术支持和维护的杂活。
处理一些当地客户的投诉,解决一些系统的小bug。
这些工作,对于他这样一个曾经主导核心项目的算法工程师来说,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
更让他沮丧的是,这里的工作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一个在他看来半天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往往要拖上三四天。
当地的团队,技术基础薄弱,工作态度也有些散漫。
顾哲试图用总部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却发现根本行不通。
他开会强调效率,他们却觉得他在小题大做。
他引入新的工作流程,他们却认为这是在增加他们的负担。
几次碰壁之后,顾哲也有些心灰意冷。
他开始怀疑,莫观澜派他来这里,或许真的是为了让他“冷静冷静”。
让他看清楚,没有了总部的平台,他顾哲什么都不是。
白天,他麻木地处理着那些琐碎的工作。
晚上,他一个人回到公司安排的简陋宿舍。
巨大的孤独感,像潮水一样将他吞噬。
他想给妻子打电话,但每次拿起手机,又都放下了。
他不想让她听到自己声音里的疲惫和沮丧。
他也想给莫观澜发一封邮件,问问“星尘”项目怎么样了。
但他想起了莫观澜临行前的嘱咐——“尽量减少和总部的非必要联系”。
这句话,像一道无形的枷锁,锁住了他所有的冲动。
他仿佛成了一个被世界遗忘的孤岛。
就在顾哲快要被这种绝望的情绪压垮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给他带来了一丝转机。
他叫阿迪兹,是当地团队里最年轻的工程师。
和其他同事不同,阿迪兹的眼睛里,有一种对技术纯粹的好奇和渴望。
他总是趁着午休时间,拿着一些技术问题来请教顾哲。
起初,顾哲并没有太在意。
但渐渐地,他发现这个年轻人很聪明,而且非常好学。
很多问题,只要稍加点拨,他就能举一反三。
他开始把这里,当成一个新的起点。
他不再强行推行总部的管理模式,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和融入当地的文化。
他利用业余时间,给当地的团队做起了技术培训。
从最基础的编程规范,到最前沿的算法思想。
他把自己十几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这些渴望知识的年轻人。
他的真诚和专业,逐渐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就连一开始对他爱答不理的汉斯,也开始主动向他请教问题。
办公室的气氛,变得越来越融洽。
顾哲和阿迪兹,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阿迪兹会带他去逛当地的市集,品尝最地道的美食。
也会邀请他去自己家里做客,让他感受非洲家庭的热情和淳朴。
![]()
在和阿迪兹的交流中,顾哲了解到了很多当地的情况。
这里的网络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没有信号。
当地的企业,也因为缺乏技术支持,发展得非常缓慢。
阿迪兹有一个梦想,就是能用自己学到的技术,去改变家乡的面貌。
他的梦想,也点燃了顾哲内心深处,那团快要熄灭的火焰。
顾哲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他可以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一套低成本、易于部署的本地化网络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当地企业的燃眉之急,甚至有可能为公司在非洲开辟一片新的市场。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得整夜睡不着。
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带领团队攻克“星尘”项目时的状态。
充满了激情和斗志。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阿迪兹,得到了阿迪兹的全力支持。
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开始着手进行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他们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一遍遍地画着架构图,一行行地敲着代码。
这段时间,是顾哲来到非洲后,最辛苦,也是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他完全沉浸在了技术的世界里,忘记了总部的那些烦恼,也忘记了自己被“流放”的身份。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
而是一个开拓者,一个播种者。
他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技术的种子,并且亲眼看着它们,一点点生根发芽。
两个多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他们的方案,已经初具雏形。
在一个模拟环境里,他们成功地搭建起了一个小型的示范网络。
测试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汉斯在看了演示之后,激动地握着顾哲的手。
“顾,你是个天才!”
“这个方案如果能成功,你将改变整个非洲分部的命运!”
顾哲的心里,也充满了期待。
他准备将这份方案,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发回总部。
他想向那些把他“下放”到这里的人证明。
他顾哲,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创造出价值。
他不再是为了赌气,也不是为了邀功。
而是真心实意地,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
这三个月,非洲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
但同时也照亮了他内心的迷茫。
他开始理解,莫观澜那句话的含义——“这三个月,对你来说很重要”。
远离了总部的喧嚣和内耗,他反而找回了一个技术人最初的纯粹和快乐。
他的心境,也在这片广袤而又原始的土地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和沉淀。
他甚至开始觉得,三个月后,当他回到总部。
或许可以主动申请,长期负责非洲这边的业务。
把他们的这个方案,真正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他开始规划着未来,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以为,一切都会朝着这个美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03
非洲的夜晚,总是来得特别早。
没有了城市的霓虹闪烁,夜幕一旦降临,整个世界就陷入了深沉的寂静。
只有远处的虫鸣,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在提醒着你,这里并非一片死地。
顾哲刚刚结束了和阿迪兹的视频会议。
他们又对方案的几个技术细节,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优化。
关掉电脑,顾哲伸了一个懒腰,浑身充满了忙碌后的疲惫和满足。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
距离他三个月的“任期”,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了。
说实话,他现在的心情,有些复杂。
一方面,他当然想念国内的妻子和女儿。
但另一方面,他又有些舍不得这里。
舍不得这个刚刚有了起色的项目。
舍不得阿迪兹那帮淳朴而又热情的同事。
他甚至已经开始习惯了这里的慢节奏生活。
习惯了每天早晨被鸟叫声唤醒,习惯了傍晚时分,看着壮丽的落日,染红整个天际。
这是一种在国内,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原始而又宁静的美。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夜晚清凉的风,吹散房间里的闷热。
他想,等回到国内,一定要和莫观澜好好谈谈。
无论总部那边发生了什么,他都希望能够继续把这个项目做下去。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了。
更像是一个承诺,一个他对这片土地,和对自己内心的承诺。
就在他思绪万千的时候,放在桌上的私人笔记本电脑,突然发出了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叮。”
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突兀。
顾哲愣了一下。
这个电脑,是他专门用来和家人联系的。
为了安全起见,他工作和私人的设备分得很开。
而且,考虑到时差,这个时间点,国内应该是凌晨。
妻子是不会在这个时候给他发信息的。
会是谁呢?
他带着一丝疑惑,走回桌边。
屏幕上,一个邮件客户端的图标正在闪烁。
他点开图标,一封新邮件,静静地躺在收件箱里。
看到发件人的那一刻,顾哲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发件人显示的是一串复杂的代码,而不是具体的姓名或邮箱地址。
但他认识这个代码。
这是“启明科技”最高级别的加密通讯通道。
只有公司的最高执行委员会成员,才有权限使用。
他记得,他只在很多年前,公司刚刚创立时,参加核心技术保密培训的时候,见过一次这个通道的演示。
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一封来自最高决策层的加密邮件,直接发到了他的私人邮箱?
顾哲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了他。
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移动鼠标,点开了那封邮件。
邮件的内容,让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正文里,没有称谓,没有问候,没有解释,也没有落款。
屏幕中央,只有两个硕大而又冰冷的汉字。
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