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初冬,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适时地增减衣物,能够提高你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在这当中,尤其要护好你的嘴、鼻、腿。
护嘴:科学饮食养好精气神
冬季科学饮食很重要。首先,晚餐应少吃,并安排得清淡一些。由于晚间人体摄入的营养素易转化成脂肪储存,同时,晚间活动量小,如果晚餐丰盛则易引起血脂升高,并易沉积于血管壁上,为动脉硬化埋下隐患。
妇女冬季应增加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尤其是钙和铁应有充分的供应。老人和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生理耐寒能力差,寒冷对他们是很大的威胁,尤其需要优质蛋白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三者应分别占13%~15%、25%~35%、60%~70%为宜。老人冬季则宜常吃粗粮、杂粮和薯类。如玉米、燕麦、红薯、马铃薯、动物肝、动物血、豆腐、虾米、虾皮以及带色叶菜都适于冬季进食。
护鼻:远离各种致敏源
冬季没有花粉等引起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但室内外温差大以及阴霾天气对过敏体质者来说也是一种刺激,加上空气中堆积的尘埃细菌等,在户外活动或者室内长时间开空调时会乘机入侵人体,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预防过敏性鼻炎要做到两注意:
远离致敏源。不同人对致敏源的反应各有不同。常见致敏源有空气尘土、工业废气、刺激性气体(如二手烟)、动物皮毛、花粉、霉菌、病毒、致敏性食物(如虾、蟹、贝壳类海产)、尘螨等。尘螨又称室尘,是人们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它们生活于床垫、毛绒毯、地毯及毛绒类玩具中,常以人的皮肤脱屑为食物。尘螨不会叮咬人,也不会传播疾病,却会引发过敏。要对付尘螨,建议每周用热水(55℃以上)清洗床上用品和毛绒物品,并用干衣机烘干,或在太阳下暴晒。
注意保暖,加强锻炼。过敏性鼻炎患者经常自觉背部怕寒,保暖可防止发病;加强运动锻炼,增强抵抗力亦不可少。另外自我按摩亦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方法是两手合掌并上下搓擦,等手掌双侧鱼际肌微微发热后揉搓两侧鼻旁;早晚进行1次自我按摩,每次来回搓鼻50下。在此基础上,戒除不良饮食习惯。患者应避免或减少进食冷冻食品或性寒的食物(如白菜、芥菜)。
护腿:将寒气阻在体外
临床实践表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气候息息相关。为此,患有骨关节炎的中老年朋友,冬季预防旧病复发的最佳措施是关节保暖。居住环境要避免潮湿、阴冷,室内要保持干燥、温暖,床不要摆在通风口处。冬季应穿上棉质的护膝或护腿。坚持每晚泡脚对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大有帮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脚擦干后再在脚掌心处按摩60次,有提升阳气、温补下元、滋润肺肾、驱除湿邪的作用。
对时尚女性来说,高跟靴子往往能够增添别样风情,但不少人却忽视了“寒从足下生”这个隐患。穿那种前部又尖又窄的靴子走路时,人体重心会向前倾斜,使足部血液循环不畅。在寒冷潮湿的天气里穿着裙装,暴露在裙装外面的双腿会受到寒气侵袭,出现发凉、麻木、酸痛等症状。尤其是那些皮下脂肪偏少的女性朋友,更容易被寒冷空气冻坏,引发关节疾病。女性下体长期遭受寒冷空气侵袭后,还容易引发一些妇科疾病。由于爱穿裙装的丽人受寒冷空气刺激后,下肢血管收缩,造成表皮血流不畅,会引起“寒冷性脂肪组织炎”。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最好穿上有弹性的鞋子、用舒适的鞋垫,戴上护膝或弹性绷带,这对保护膝关节都十分有益。平时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做使关节负荷过大的动作,比如长期或过猛用力提重物、半蹲等姿势,如此可减缓关节软骨的磨损、减轻症状。
□钟竹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