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鞋们,我开了一个新的股票分享号《朱罗纪价投笔记》,重点记录我的股市投资体会,涉及到我的投资框架、操作纪律、实盘分享。未来大号《朱罗纪》会一如既往的保持更新,但不同于《朱罗纪》以城市、房地产为核心的公共分享,新开小号多为企业价值分析。对于股票投资(包括港美股)有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关注交流。要强调的是,我讲的一切只是我自己的观察与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大家结合自身风格与偏好谨慎操作。祝你投资顺利,日进斗金。

来看下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房地产数据,数据显示“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稳中有进态势持续”。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最重要的房地产先行指标):前10月73563亿,同降14.7%;其中,住宅开发投资56595亿,同降13.8%。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米,同降6.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同降9.6%;其中住宅销售额同降9.4%。
10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43。
10月,70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45%,为一年以来最大跌幅;二手房价格下跌0.66%,为13个月来最大降幅。
![]()
![]()
![]()
![]()
![]()
简单说,唯一一个事实:所有指标,都创下了年内最低或者最大跌幅纪录。对照上述官方图表,一目了然。
但这个也没有什么要值得大惊小怪的,因为之前几乎每个月也都是这样,创下当时的最低或最大跌幅纪录。就是说,市场在今年、以及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一直在阴跌不休。
上海的情况稍微要说明一下,它是唯一一个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但这个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原因之前解释过,上海从2024年开始疯狂的推出“超级宝地-超级豪宅”,单价动辄高达20万/平米,单套总价动辄6000万以上,9-10月尤其多。如:9月黄埔超豪金陵华庭开盘,均价20.5万/平米,套均总价超8200万;10月黄埔高福云境开盘,均价21万/平米,套均总价7600万。这些超级豪宅的出现,它们拉高了全市的新房平均价格,但实际上是一个“分化市场”。
注意,这个趋势正在向全国所有一线城市扩散,尤其是京穗深杭,进而构成我在《》这篇文中说的“未来将是一个高度分化的K型市场”。一方面是大量的刚需住宅、二手住宅卖不掉、抛压严重,成交乏力,它们在“K”字的下半条腿。而另一方面,是稀缺地段的宝藏地块,陆陆续续入市,给到前些年被限购限价压抑的富人群体购买,它们构成了“K”字的上半条腿。对于个人,眼下形势也是如此,经济越是TS、越是危机,你越会看到“不平等的进一步加剧”。“K”字上半条腿的人群财富依然在增加,而“K”字下半条腿的人群比原来还惨。(多扯一句,这可不仅仅是我们这样,全世界都一样,美国更甚。发展和平等的问题,某些时候就像个钟摆一样。你想要自由市场,就一定会有不平等,你因为不平等而要追求“分配平等”,结果就是不平等的进一步加剧。很难解,我没见过有多少解好的。就个人而言,少点控诉,多点学习,尽最大努力别让自己掉入“K” 字的下半条腿吧。)
以上,说明了什么?
整体上,说明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止跌企稳”,依然处在继续向下探底的过程中;也说明了,房地产既往的救市政策没有起到预想中的效果——8月底9月初,京沪深都放宽限购,但效果不咋地,持续验证政策的边际效果越来越衰减(如果大家有印象,应该还记得去年9.24以及今年5月放开限购时,不少人还认为市场即将展开暴力反弹。今时今日,可以说人们已经接受了一点:任你限购全解除、首付低到5%,房价也会是照跌不误。当然,我也不想再说“我早就说过了”这类的话,越来越没意思了)。
还说明了一点,今年持续大涨的A股,市场财富大为膨胀。但是,财富效应还没有传导到实体市场,大部分实体行业依然萎靡。
如果是看GJ统计局的房价数据,既不直观又不真实,我后来比较多使用民间数据。据香港中原地产最新的统计,截至10月,深圳房价本轮真实最大下跌幅度是:42%,回到2016年2月;北京最大跌幅35.6%,回到2016年4月;上海最大跌幅36.3%,回到2016年1月;广州最大跌幅38.0%,回到2017年1月;香港最大跌幅25.5%,回到2015年4月。
![]()
这一组数据,相信和我们个人的体感更为接近。
如果看宏观一点,10月份的CPI是0.2%,依然是趴在0%附近。往好里说,转正了。好差里说,聊胜于无,还是个TS的持续状态。10月的PPI是-2.1%,往好里说,持续3个月好转,往差里说,还是个负值。就是说:大家都赚不到钱。尤其是餐饮消费,我也没搞懂10月以来是咋回事,64块钱都能吃两荤两素4个菜了,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外卖三傻的功劳?)。照这么高,还赚个屁钱、还过个屁年。
![]()
![]()
形势就是这么个形势,10月份和9月份、和6月份、和去年6月份,没有啥本质性的变化,就酱。往下走,我判断大概也还是会差不多这个样子。作为个人,只能面对它,你做不了什么。
以这样的局面,未来到年底之前,我认为政策将别无选择,只能是继续发力救市。年底前最重要的时间节点在11月底-12月上旬,ZY经济工作会议会召开,那是每年万众瞩目的事。
在我们盘算还会有什么政策出台之前,我们需要先复盘一下,为何房地产4年多了还在趴窝,跌势无尽头?从2021年第二季度算起,整整是17个季度零1个月了,还看不到底。前所未见,令人担忧。
几个理由:1)救不起来;2)不真想救;3)政策力度不够;4)政策方向错了。
你们觉得是哪一个?或者说,哪一个因素占比大?
下面还会有什么政策?
1)限购全部解除。现在都这样了,限购还有,想想也觉得很迷。别无选择,只能是继续放宽,所有区域的限购全解除。即便如此,市场还是会软不塌的,不用担心房价涨。
2)继续卖宝地。使用“宝藏地块+超级豪宅”的法子,继续努力的卖好地,所有的监管政策全取消,让开发商建高价豪宅,先把新房价格“搞起来”!至少数据上看,是“止跌企稳”了,上海已经打了个样,一线城市都会这么做。
3)利率下调。贷款利率虽然已经是历史最低,虽然比较难再下调,但是相对于现在的投资回报预期,居民的惜贷意愿太强了,根本扛不住。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往下调,我希望是一步到2%以下,不过不可能,只会慢慢搞。对当前房地产而言,利率下调,要比首付下调、限购解除更有价值。因为首付下调他还是要贷款,而现在限购的区域都是贵得要死的地方,解除不解除跟绝大部分买家也已经没有关系。
就蹲这几个政策了,其它政策,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价值了。你们觉得还会有什么政策?
楼市、股市交流,加微信号budao2000私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