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终端创新为抓手建6G发展新生态。
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6G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主旨演讲中指出,6G与人工智能的交汇,将赋能移动终端进入智能体新时代,以终端创新为抓手,打造6G发展新生态!
![]()
在题为“以终端创新为抓手建6G发展新生态”的演讲中,邬贺铨院士指出,终端能力反映出移动通信的代际特征,在当前5G时代,智能手机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接入设备和移动经济的支柱。预计未来6G,消费侧市场仍将是主导业务,需要全新的6G终端和应用服务支撑6G发展。
邬贺铨认为,AI手机、智能体手机以及AI眼镜等外设设备将是主要发展方向,AI与XR融合终端将进一步增强交互的自然性和沉浸感,有望成为6G重要驱动力。智能体工业模组、智能网联车机模组、无人机机载通信终端、直联卫星的移动终端也将成为终端市场的增长点。此外,面向6G智能体终端将孕育催生全新的操作系统,成为数字世界互动的新入口,带来更多的应用新体验。
![]()
邬贺铨分析指出,6G与AI深度融合,将赋能移动终端进入智能体新时代,引发应用模式的创新变革。主要表现在“八化”方面:
终端形态多样化:手机、PC、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工业模组、机器人、网联车等;终端通过无线短距通信连接终端的智能外设。
终端功能智能化:从智能终端到AI终端,从通信终端到智能体/具身智能、通感融合、通信计算定位控制一体。
终端通信协作化:多代理(Agent)终端自组织协作通信,流量从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人机交互多模化:自然语言、触摸屏、手势、唇形眼神等,从界面到语音界面(语音界面)并发展为代理界面,应用程序存在感和独立性被弱化,转而成为系统背后的服务工具。
内容交互异构化:提问与获得的信息模态转换(文生图/文生视频,手语声音互转)。
内容供应个性化:获取信息方式从浏览到对话内容产生从对外检索到用户(在终端内或与云端协同)生成,从内客预制到内容定制。
终端连接多元化:从点到点(含接力/流量分担/元余并发)到P2MP/MP2P,以多归属/多切片/多接口组织MP2MP,(例如5GPC5/Uu接口分别连接V2V和V2N)。
终端服务泛在化:2C/2B互补、人机物兼容、云边端协同、通感算融合、天空地互联。
邬贺铨建议业界各方以终端创新为抓手,打造6G发展新生态。
据了解,当前6G发展正处于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产业方向愈发清晰的关键阶段,亟需全球产学研用各方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紧密合作、共促发展。
采写:湘江
编辑:晓燕
指导:辛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