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首届黄浦区青少年AI船模设计比赛在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举行船模拼搭决赛的角逐。作为黄浦区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节的组成部分,该赛事创新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船模设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AI优化船型结构、动力系统及航行策略,提升船模性能与趣味性。比赛由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区教育局、区科协及区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承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舰船科普教育基地提供支持。
![]()
记者了解到,首届黄浦区青少年AI船模设计比赛分线上初赛及线下决赛。赛事要求学生使用AI生成式3D建模平台,还原历史中出现过的船舶,提交3D模型文件及设计说明。在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技老师郭远可看来,学会正确使用AI在当下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船舶结构的基础知识,还能在实践中掌握AI技术的使用方法,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打下基础。评委从创意性、技术性、美观度等维度综合评分,优胜队伍晋级决赛。
![]()
![]()
决赛现场分小学组和中学组同时进行,参赛学生首先接受了来自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的赛前辅导,随后现场完成纸质船模拼搭。小学组拼搭的是“远望7号”航天测量船,中学组搭建的则是两栖攻击舰“海南舰”的模型。
![]()
作为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多年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始终支持青少年的科创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对船舶科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并委托旗下控股公司上海海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长期开发船舶手工模型,助力青少年走近船舶、了解船舶。该所青年科技工作者褚诗雨介绍,此次线下决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船模的搭建,考验学生短时间内对船模完整套件的统筹能力、立体空间构想能力和联系现实的能力,在搭建中了解船舶结构,种下一颗科创的种子。
![]()
![]()
对AI与3D建模,大同中学高二5班男生蔡镕竹并不陌生。在学校的智能机器人及3D建模拓展课程中,他学习了相关软件的操作技巧。在本次比赛中,他凭借扎实的基础和创新的思维,成功运用AI生成式3D建模平台还原了一艘“中国海军054A护卫舰”,并在设计说明中详细阐述了其优化思路和创新点。蔡镕竹说,通过比赛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进一步提升了对AI技术在船模设计中应用的理解,“未来我希望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更多项目中,探索更多可能性。”
本次比赛也是“创舰未来”黄浦舰船科普系列项目。
记者 / 王菁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