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预言成真了?我国二三十层的电梯房,或将面临同一个结局?
当年挤破头抢的二三十层电梯房,如今怎么就成了“砸手里”的烫手山芋?
2020年曹德旺断言“高层早晚会出问题”,被全网嘲讽“不懂房地产”。
可五年过去,现实很狠应验:部分高层房价普跌超三成,有些二手房挂牌量破200万套,高层占比超六成却无人问津。
那些当年炒得火热的高层房,为何突然不香了?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0年一场房地产论坛上,福耀玻璃的曹德旺说的一番话,直接在火热的楼市里炸了锅。
他说,房子不就是钢筋水泥堆出来的吗?本身又生不出什么额外价值,炒到这么高,总有一天会崩盘。
特别是那些二三十层的电梯高楼,早晚会出问题。
![]()
万一哪天来场小地震,到时候底层反而比高层更受欢迎。
可那时候楼市正火得发烫,没几个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售楼处里挤得人山人海,全款抢房、托关系买房都不算新鲜事,高层更是被当成身份象征和稳赚不赔的代名词。
不少地产圈的人私下嘀咕,一个做玻璃的,懂什么房地产?
网友也跟着调侃,说他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那时候人人都相信房价永远不会跌,自己绝不可能是最后接盘的冤大头。
谁想得到呢,才五年光景,现实就把当初所有质疑都打了脸。
2025年上半年,高层住宅价格普遍跌了三成以上,有些城市几乎腰斩。
![]()
全国13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累计突破约200万套,其中高层占六成多,成了滞销主力。
二手房整体成交量比去年缩水15%,高层的成交周期比多层住宅足足多出60%。
打开房产APP,满屏都是高层降价急售的消息,降20万也激不起什么水花。
杭州有个交付刚满一年的28层新小区,晚上亮灯的不到30户。
北京通州一位业主更愁,2023年花450万买的25层两居,如今挂320万都没人问。
八个月里只看过十几组客户,每月还要硬扛一万多的房贷。
高层不光难卖,租也吃力。
三四线城市里高层租金比多层低10%–15%,空置率却居高不下。
![]()
曾经的抢手货,彻底沦为烫手山芋。
高层为啥突然不行了?归根到底,是那些早年被热市掩盖的问题。
随着房子变老、市场转冷,一个个全暴露了,个个都戳中居住的痛点。
先说公摊面积,简直是“隐形面积杀手”,公摊率动不动超过25%。
北京朝阳一个28层小区,公摊率竟飙到28%,买100平的房,实际到手才72平。
等于多花近30万,买的是电梯井和过道。
这还不算后续的坑——物业费里超过两成是电梯、水泵维护费,年年涨,住十年多交的钱都够普通家庭重新装修了。
电梯作为高层的“生命线”,如今也频频掉链子。
![]()
上海黄浦区一栋老高层,电梯三天两头坏。
有位阿姨曾被关在里面20分钟,之后再不敢一个人坐。
广州某小区更夸张,四部电梯同时罢工,维修拖了半年。
高层住户天天爬十几二十层,年轻人累瘫,老人孩子更受罪。
维修电梯还容易扯皮,青岛一个小区电梯变频器坏了,8600元维修费要20户分摊。
6户居民以没入住或住得低为由不肯出,扯了三周才凑齐钱修好。
不少老高层连物业都没有,电梯年审、维保费收不上来,只能凑合维护,轿厢里又脏又破,故障不断。
就算真想换电梯,业主在费用分摊、品牌选择上也难谈拢。
![]()
很多老小区的维修基金早就见底,换梯计划常常泡汤。
火灾逃生更是高层的致命隐患,全球消防云梯的有效高度普遍不到100米,20层以上基本没法从外面救。
再加上电梯井、管道形成的“烟囱效应”,火势和毒烟每秒向上窜3到4米,留给住户逃生的时间极短。
2024年深圳一栋32层高楼起火,20层以上住户疏散极其困难,最终导致1人死亡。
采光问题也很普遍,开发商为多盖楼,往往猛压缩楼间距。
杭州西湖区某高层小区,8栋28层的楼挨着盖,楼间距不到30米。
导致10到20层的住户一天只有中午两小时能见太阳,其他时间都得开灯。
长期晒不到阳光,容易缺维生素D,老人孩子可能出现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
![]()
住得高还常碰到风噪困扰,大风天窗外呼呼响,高速电梯运行的摩擦声也影响睡眠,有人甚至因电梯快升快降感到头晕耳鸣。
说到拆迁,对高层几乎是天方夜谭。
一栋楼住着上千户,拆迁成本动不动上亿,没开发商愿意干这赔本买卖。
四川广安一栋30层的老旧小区,物业因收不齐费撤了,电梯停运、垃圾堆积,外墙开裂、管道老化也没钱修。
业主只能硬扛,拆迁梦彻底碎成渣。
其实国家早就注意到高层住宅的困境,也陆续出台了政策想缓解。
2021年就有政策宣布,县城里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最高不能超过18层。
超高层的审批也管得很严,现在新建的高层明显少了。
![]()
2025年还启动了旧电梯更新计划,江苏全省拿到了近28.9亿元的补贴,南京单部电梯能补15万元。
但剩下的70%费用还得业主自己分摊,不少老小区的居民不愿意出钱,导致更新计划推进得特别慢。
为了帮高层去库存,不少地方把首付比例降到了首套20%、二套30%,还下调了房贷利率、发放购房补贴。
国家还在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通过货币化安置消化存量房,鼓励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人才房。
可就算这样,购房者还是更偏爱多层或小高层。
重庆中心城区的数据显示,高层的供应量是洋房的两倍多,但洋房卖得更快,大家现在越来越看重居住舒适度了。
结合现在的情况和政策走向,高层住宅的未来大概有三个方向:
一是价格会持续走低,就算同小区里比多层便宜15%-20%,可能还是难出手。
![]()
就像南京河西的某个小区,多层能卖到3.5万/平,高层2.9万/平却没人问津。
二是慢慢变成廉价出租房,全国已经开业的长租公寓有139万间。
不少都是高层房源,租金比同区域的低层低10%-15%。
深圳光明区一些保障性租赁住房就是这样,成了年轻人过渡的选择。
三是逐渐沦为平民楼,就像四川广安那栋30层的老楼,只有低收入群体和老人留守,这种情况现在正慢慢扩散。
高层时代的退场,其实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然结果。
对购房者来说,以后选房建议优先考虑多层或小高层,得房率高,维护成本也低。
看房的时候多留意楼间距、电梯数量这些细节,别光看户型图忽略实际居住体验。
![]()
更别再为了面子或者想着投资赚钱去选高层,买房说到底还是要以自住为主。
未来的城市建设,也该放下越建越高的心态,真正把重点放在居住品质上。
让房子真正成为安居之所,才是对家和未来最好的投资。
当建筑的高度不再是价值的标尺,城市便开始回归它真正的使命。我们不再执着于天际线,转而追求生活的底线。这番“向下”的扎根,不是为了退缩,而是为了让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实、安稳。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细思极恐!这将是二三十年后,所有房子的归宿!》2020-12-12
![]()
2.中国质量万里行:《曹德旺预测房地产迟早会崩盘,真的能实现吗?3个因素将成为阻力》2020-06-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