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永远不知,他牺牲后独女早逝,妻子余生献国家

0
分享至

钱学森回国之难,众所周知。美方百般阻挠,拖延五年,直到1955年,他才在中方斡旋下脱身。

当时的美军将领说,钱学森一个人,抵美军五个师。

而钱学森对此却评价说:“美国人说我值五个师,那么我的师弟郭永怀值十个师!”



1956年10月,郭永怀也回来了。他和妻子李佩带着五岁的女儿,登上回国的飞机。

临行前,他将十多年未发表的科研资料,一页页投入火炉。

这对夫妇放弃美国的安稳生活,选择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那一年,距离郭永怀第一次离开祖国,已整整过去16年。

赤子之心, 冲破重重阻力回国

1909年4月4日,山东荣成滕家镇,一户普通农家迎来了新生命。

这个孩子后来改写了中国力学的版图,也将自己的名字写进了共和国最机密的工程里。他叫郭永怀。



当时家庭并不富裕,但父亲很早就看出儿子与众不同。

10岁那年,家里拼尽一切把他送进了私塾。

郭永怀读书很拼,也读得很稳。17岁时,他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青岛大学附中,成了本地第一个中学公费生。

1929年,他又考上了南开大学理工预科班。当时的南开,正是名师云集、思想活跃的时代。两年后,他顺利升入本科,选了物理学专业。

他在南开遇到了一位重要导师——物理教授顾静薇。



对方眼光极准,很快发现这个沉稳、安静的男生在理论和逻辑上具备罕见的直觉。

在两位导师的联合指导下,他的物理学理论基础逐步完整。

1938年,国家举办第七届庚子赔款基金公费留学考试。

全国考生超过300人。郭永怀报考的是“应用弹力学”,一个冷门但基础性极强的学科。最终,这个方向全国只录取两人:一个叫钱伟长,另一个,就是郭永怀。

这一年,他29岁。他拿到奖学金,准备出国。



1939年,在战乱、签证与交通多重阻力下,他终于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入应用数学系读研。他不浪费一分钟时间,仅半年便拿下硕士学位。

1941年,他进入国际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工作,成为跨声速流研究的最早参与者。他主动挑了个难题: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

最开始没有人要求他做,也没人看好他。但他知道,中国未来要造飞机、导弹、火箭,就必须从这些基础理论搞起。

这年,他遇到了钱学森,两人几乎同时成为冯·卡门教授的弟子。卡门是世界公认的空气动力学权威,是美国军工系统背后的技术大脑。



在他的指导下,郭永怀日夜攻关,最终写出一篇系统性强、推导精密的博士论文。

1945年,他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隔年,他被美国航空工程研究生院聘为讲师,正式加入美国核心航空科研团队。他的研究成果接连发表,先后提出“上临界马赫数概念”与“奇异摄动理论”,成为当时力学界最受关注的青年学者之一。

不久,他接到康奈尔大学的高薪聘书,成为航空系终身教职人员,还主持3项航空领域国家级课题。

1947年,他遇到了同样在康奈尔大学留学的李佩。



郭永怀和夫人李佩在美国康奈尔大学

李佩毕业于西南联大,是位有思想、有主见的女性。

他们在一次讨论会上相识,不久后便相恋。两人1948年结婚,1951年女儿郭芹出生,一家三口的日子舒适、体面。

在康奈尔的那几年,郭永怀事业顺利、生活优渥。他有稳定职位,有独立实验室,论文不断发表,还常被邀请去做讲座。

朋友都劝他,“干脆就留在这儿吧。”

但他不这么想。

自从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郭永怀一直想立马回国。他知道,祖国需要他。



直到1955年,美国被迫取消对中国留学生出境的禁令。但想真正离开,并不容易。

要填写安全审查表,里面一栏问他是否愿意为美国军方服务。他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不”。

从此,他被列入“敏感人才”清单。出入境受限,研究资料受控。

但他没有退缩。

那年秋天,钱学森先一步回国。

李佩后来回忆:“钱学森一归国,老郭就坐不住了,整天盘算着回国的事。”



郭永怀(左二)与钱学森(左一)在教务会上

不少朋友劝他:“康奈尔教授不容易,你已经有一切了。孩子留在美国有好教育,国内什么都缺。”

身边劝他的人越来越多,郭永怀却只留下了一句话:“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回国前,他做了一件震惊所有人的事。

他将自己十多年研究的未公开手稿、原始资料,一页页投入炉火,亲手烧掉。

1956年9月30日,郭永怀带着李佩和女儿登上飞往北京的飞机。

这一天,他47岁。他离开祖国整整16年,终于回来了。

他要把自己的全部能力,用在这片值得奉献的土地上。

舍家为国, 难尽为父之责

1950年代初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家刚刚建立,工业基础极其薄弱,要造飞机、造卫星、搞核试验,连一套完整的工程力学体系都没有。

大批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很多技术还停留在书本阶段。要摆脱落后、真正站起来,最要紧的是三件事:建机构,聚人才,搞科研。



郭永怀与钱学森在中科院力学所

就在这个背景下,郭永怀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从那一刻起,研究所的事务、国家的需求、年轻人的培养,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力学,在当时听起来是冷门学科,但他知道,搞不好力学,火箭造不出来,原子弹也飞不准。

那时候条件艰苦,项目杂,任务急。他既要统筹研究项目,也要亲自带学生,白天跑现场、晚上查数据,周末照常加班,节假日也不例外。

他不仅重科研,还重人才培养。

1956年,郭永怀与钱伟长一起,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力学研究班”。这不是普通培训班,是为国家培养骨干的“速成班”。郭永怀亲自担任第二届、第三届班主任。讲课、批作业、搞讨论,每一堂课都亲自来,毫不敷衍。



郭永怀给中国科大学生上课

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从不压人。经他指导成长起来的学生,后来很多都成为国家级专家,是各个领域的顶梁柱。

1958年,他又参与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筹建。这个学校是当年周总理亲自批准设立的,为的是一口气建成中国自己的“科学家培养基地”。

郭永怀受命主持新建的化学物理系,系里一无教材、二无设备,他一边写教材,一边带头搞课题,硬是把这门新学科从零带了出来。

外面的人只知道他职位高、能力强。但他家里人,其实并不了解他究竟在做什么。

由于保密规定极严,妻子李佩和女儿郭芹只知道他经常加班、经常出差。有时连去哪儿、干什么都不让问。



李佩懂事,从不打听,默默支持。郭芹从小就习惯了父亲的“神出鬼没”。

她曾经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的记忆中,最突出的是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

每周日上午,他照例去力学所。下午,就窝在家里看书、改材料、写报告。偶尔在家待半天,也是一边陪孩子,一边翻资料。

他不爱出门,也不太说话,但手头的事从来没落下。

有一年,大概是1963或1964年,组织上实在看他太累,硬安排他去北戴河休假。他一开始还不想去,最后勉强答应了,带上家人。

在北戴河,他难得地放松了一次。女儿意外发现,父亲居然会游泳。他说,自己在海边长大,小时候练过。



这次短短七天假期,他玩得很开心。但假期一结束,他第一时间回到研究所,又投入日夜不息的工作节奏。

1968年9月,郭永怀把女儿送去内蒙古插队。

那年,郭芹只有17岁,还没初中毕业。她原本希望参军,但被父亲否了。

郭永怀摇头:“不合规矩的事,不能办。”

他说得不多,但态度很明确:不能走后门,不能搞特殊,国家政策面前,人人平等。

呼伦贝尔的生活极其艰苦,白天劳动,晚上挤土炕,吃的是粗粮,穿的是旧衣。

郭芹给荣成的堂姐写信,说自己经常吃不饱饭,冬天冻得脚发紫。堂姐不敢告诉叔叔,只能偷偷给她寄地瓜干、花生、老棉衣。



后来她实在坚持不住,写信向父亲求助,说自己连一双像样的棉鞋都买不起。

这封信寄出后,郭永怀很快回了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布鞋暂没有,你是否画个脚样寄来?待有了货一定买。这里有一种翻皮棉鞋,本想代你买一双,因为尺寸没有,没敢买。手好了没有,初劳动时要注意,过猛和粗心是一样的,都是不对的。”

从这位“粗心”到连女儿鞋码都不知道的父亲那里,我们足以看出他的忙碌和对家人的亏欠。

这封信落款时间是1968年11月3日。

谁也没想到,仅仅一个多月后,郭永怀在执行任务途中牺牲。



这封信,成了他对女儿留下的最后一段话。

而那双没能买成的棉鞋,成了他这一生未竟的小事,也可能是他最后的挂念。

以身许国,最后的守护

1960年起,中国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那一年,国家决定集中攻关“两弹一星”工程。力学,是所有核心环节中最基础的支撑学科。

而郭永怀,正是在这一年,主动请缨,接下了我国核工程力学研究的重担。



在试验现场,郭永怀手拿爆炸成型试件

这不是简单的办公室工作,而是实打实、蹚进死胡同里找出路的硬仗。

他带队深入青海高原验基地,前后多次进入新疆罗布泊试验场。这些地方荒凉、缺氧、风大、温差剧烈,生活条件极差。吃的是窝头、喝的是凉水,晚上睡帐篷,白天顶烈日。

他与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科技人员混在一起,从早到晚,不分昼夜地干。

有时在现场一待就是几个月。大家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地方,他从不搞特殊。

到了1968年,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即将进入关键阶段。10月3日,郭永怀再度前往青海基地。天气寒冷,任务艰巨,他没有丝毫懈怠。

12月4日,他在试验现场发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必须立刻回北京和总设计团队会面,重新推演调整。他当天就联系了回京的航班。



同事劝他:“晚上飞太危险,要不要等明早?”

他只说了一句:“时间太紧,晚上飞最好,睡一觉就到了。”

他赶到兰州中转,等飞机时还不忘向同行的课题组人员了解实验进展,边听边记,精神饱满得像没睡过觉的人。

12月5日凌晨,飞机在首都机场附近准备降落。清晨四点左右,事故突然发生——飞机在距离地面不到400米时坠毁。

搜救人员在现场发现郭永怀和随行警卫员的遗体,两人紧紧抱在一起。

夹在他们胸前的公文包被完整保护下来,内部存放的,是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的关键实验数据与机密技术资料,全无损坏。



郭永怀,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国家的最后一次交付。

12月25日,国家内务部为他颁发烈士称号。两天后,也就是12月27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爆成功。

那一天,没有人忘了他。

消息传到家中,李佩沉默站在阳台,望着灰蓝的天,足足几个小时没说话。整夜未眠,床头传来几声轻轻的叹息。

第二天,她把丈夫的照片换了个位置,从床头移到床尾——她说,醒来的时候,第一眼想看见他。

从那以后,她几乎没有在人前落泪。但她的人生,再没有第二个假期。



郭永怀和夫人李佩

她守着郭永怀留下的事业,也守着两人共同的理想。

几十年来,她坚持教学、开讲座、做研究、写书、培养学生——一直做到生命的最后一年。

命运却没有停下对她的考验。

1996年,他们唯一的女儿郭芹病逝。那一年,李佩已年近八十。

身边的人没见她哭,只看见她默默收起了女儿小时候的布娃娃、练习本和那架弹过的小钢琴,一遍遍地擦。

几天后,她照常拎起录音机,走进教室,给博士生上英语课。声音有些沙哑,但内容一点没落下。



有学生曾问她:“您一个人,会不会感到孤独?”

她想了想,说:“我不孤独,我脑子里事可多了。”

确实多。

她七十多岁学电脑、八十岁还在带博士。81岁时,她发起设立“中关村大讲坛”,每周开讲,十年不辍,累计举办超过600场。她不懂“退休”这个词。

九十岁那年,她还和郑哲敏院士共同创办“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一边治学,一边建言国家发展。

直到2017年1月12日,李佩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99岁。



她曾毕业于西南联大、留学康奈尔,是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长期担任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教学,影响深远,被尊称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公布:

编号212796号小行星,命名为“郭永怀星”;

编号212797号小行星,命名为“李佩星”。

两颗星体,隔空对望,永远同行。

这一次,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分开了。

参考资料:

星耀苍穹:郭永怀与李佩的家国情怀
刘博
“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的光辉人生
侯新杰吕铭妍
郭永怀:鞠躬尽瘁似身许国
来源/中国科讯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以身许国,大爱长铭 扬灵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金鸡奖颁奖名场面!宋佳二封咏梅失落,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金鸡奖颁奖名场面!宋佳二封咏梅失落,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萌神木木
2025-11-15 22:43:14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快刀财经
2025-11-14 22:46:29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国是直通车
2025-11-15 11:10:05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15 14:57:18
10月经济数据全线走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全失速

10月经济数据全线走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全失速

知识圈
2025-11-15 16:21:51
金鸡奖获奖名单出炉!易烊千玺影帝宋佳二封影后,张艺谋惹争议

金鸡奖获奖名单出炉!易烊千玺影帝宋佳二封影后,张艺谋惹争议

萌神木木
2025-11-15 22:11:55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郑丽文接受日媒专访倡导“一中保台”,反对大幅增加军费

郑丽文接受日媒专访倡导“一中保台”,反对大幅增加军费

海峡导报社
2025-11-15 08:03:07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新民周刊
2025-11-15 18:35:44
关注 | 三大航司:日本机票免费退改!

关注 | 三大航司:日本机票免费退改!

天津广播
2025-11-15 15:29:10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李光满说
2025-11-13 20:24:13
孙颖莎4-1逆转朱雨玲晋级决赛!后三局全是反超,下轮战王曼昱!

孙颖莎4-1逆转朱雨玲晋级决赛!后三局全是反超,下轮战王曼昱!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5 21:39:34
马斯克推出聊天平台X Chat:取代私信,可音视频通话和分享文件

马斯克推出聊天平台X Chat:取代私信,可音视频通话和分享文件

IT之家
2025-11-15 14:34:07
一条狗命引发的人命争议:捅这么多刀,怎么对方还成了正当防卫?

一条狗命引发的人命争议:捅这么多刀,怎么对方还成了正当防卫?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5 10:58:38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极目新闻
2025-11-14 20:10:12
快讯!日本:已向中方再次作出说明

快讯!日本:已向中方再次作出说明

南权先生
2025-11-15 16:49:53
赵薇49岁突传逝世消息,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已证实

赵薇49岁突传逝世消息,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已证实

领悟看世界
2025-11-15 01:44:47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果然不出所料,茅台官宣:开放1499飞天无限购,黄牛一夜崩盘

果然不出所料,茅台官宣:开放1499飞天无限购,黄牛一夜崩盘

小蜜情感说
2025-11-15 07:08:17
2025-11-15 23:28:49
史之铭 incentive-icons
史之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158文章数 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数码
教育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惊艳!她的造型和用色让人叹为观止!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模拟游戏《埃及前沿》发售

数码要闻

三星全新笔记本曝光,首款三折叠下月初发售

教育要闻

那些高分选手,都爱和自己对线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