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协已向各CBA俱乐部下发新赛季体测通知,2025-2026赛季CBA体测将于11月22日至26日在青岛国信篮球训练基地举行。与往年不同,本次体测首次采用"末位淘汰制",不设具体达标线,但综合排名后10%的球员将被判定为不达标,面临补测甚至停赛的风险。
![]()
CBA体测今年迎来重大改革。根据篮协通知,新赛季体测不再设置具体的达标分数线,转而采用相对评价体系。
体测成绩将综合排名,前90%的球员自动达标,而排名后10%的球员将被判定为未达标,进入补测程序。
这一变化意味着球员不再是与固定标准竞争,而是与其他参赛球员直接比较。即使整体成绩较好,只要排名靠后,依然可能面临不达标的处境。
对于表现优异的球员,新规也设置了奖励机制:综合排名前10%的球员,将获得下下赛季的免测资格。
![]()
本次体测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共分为五大测试类别,全方位评估球员的各项能力。
具体包括篮球静态身体指标测量、篮球动态身体素质测试、投篮技术测试、综合体能测试以及选测项目。
选测项目的内容并非由球员自主选择,而是通过抽签决定。这种方式增加了测试的不可预测性,要求球员必须全面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令球员畏惧的"死亡十七折"(专项速度耐力测试)和强度投篮等项目,今年改为选测项目,不再是人必测的内容。
![]()
体测范围涵盖CBA注册的全部本土球员,所有俱乐部的主力与替补球员均需参加。
不过政策也设置了合理的免测范围:参加男篮世预赛窗口期集训的队员可免于测试。
同时,外援不参与此次体测。这一安排考虑到了外援与本土球员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背景。
预注册运动员同样需要参加体测,确保所有可能登场的球员都达到基本要求。
![]()
对于未能达标的球员,新规设置了补测机制。未达标球员有三次补测机会,以争取达标资格。
补测同样不设具体达标成绩,而是根据首测前90%球员的最低分作为达标线。
补测并非无偿进行,相关费用需由运动员自行承担。这一规定增加了球员的体测成本。
最严厉的是,如果三次补测均未通过,球员将面临新赛季常规赛前15轮的停赛处罚。这一处罚对球队和球员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
本次体测在安排上采用集中测试的方式。20支CBA俱乐部将全员集中在青岛进行测试,时间为11月22日至26日。
测试地点确定为青岛国信篮球训练基地。这是CBA体测的常规场地,具备完善的测试设施。
所有因体测产生的费用,包括交通、住宿等,将由各俱乐部自行承担。这对俱乐部的运营成本提出了一定要求。
此次测试首次使用中国篮协制定的新版测试标准,标志着篮协在球员体能技术评估方面进入了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