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航空学家”网站援引社交媒体流传的清晰照片,披露了中国攻击-21舰载隐身无人战斗机的最新试飞动态。这款曾在“9.3”阅兵式上惊艳亮相的装备,此次试飞中机翼下的扰流板与尾部拦阻钩同步展开,明确指向核心的着舰试验环节。作为全球范围内首款进入实用化试飞阶段的舰载无人战斗机,攻击-21的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我国海军装备体系的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在舰载无人机领域实现了对传统军事强国的弯道超车。
![]()
这款攻击 - 21 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黑马”,早在 “9.3” 阅兵式上就亮过相,当时是陆基版本,已经让外界惊艳了一把。但这次不一样,机翼上的折叠铰链清晰可见,尾部拦阻钩更是实打实的舰载标配,说明它已经从陆地上的 “试验品” 变成了能上航母的 “实战选手”。而且这可不是停留在模型阶段的概念机,是真真切切进入了实用化试飞,全球范围内找不出第二家能做到这一步的,说是 “独一份” 毫不夸张。
![]()
别小看那个伸出来的拦阻钩,这里面的技术门道深了去了。航母甲板就那么大一块地方,战斗机着舰时要在短短几十米内从几百公里的时速停下来,全靠拦阻钩勾住甲板上的拦阻索。有人机还好说,飞行员能实时调整姿态,无人机全靠程序控制,差一厘米都可能机毁人亡。攻击 - 21 能把扰流板和拦阻钩的动作配合得这么默契,说明咱们的自主控制技术、舰载回收系统已经吃透了,这可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
更关键的是,攻击 - 21 的设计从头到脚都是奔着实战来的。它采用的飞翼布局跟 B-2 轰炸机有点像,没有尾翼,雷达反射面积小到 0.01 平方米级别,相当于一只麻雀大小,敌方雷达很难发现。发动机进气道藏在机身顶部,还是蛇形设计,既能减少雷达回波,又能降低红外信号,隐身能力直接拉满。机身用了大量复合材料,又轻又结实,还特意涂了防盐防湿的涂层,就是为了适应海上高湿高盐的恶劣环境,毕竟航母上的装备娇贵得很,这点不解决根本上不了舰。
![]()
性能上攻击 - 21 更是拿得出手,最高能飞到 1110 公里每小时,作战半径超过 1500 公里,肚子里的内置弹舱能装 2 吨弹药,不管是精确制导炸弹还是空地导弹都能挂。这意味着只要它从航母上起飞,整个东海南海乃至第一岛链内的目标都在打击范围内。更厉害的是它能跟歼 - 20、歼 - 16D 配合作战,歼 - 16D 负责干扰敌方雷达,歼 - 20 撕开防线,攻击 - 21 就趁机钻进去搞侦察、打要害,这种 “有人 + 无人” 的组合拳,杀伤力直接翻了倍。
![]()
反观美军,这几年在舰载无人战斗机上简直是 “越走越偏”。早年间他们搞的 X-47B 其实挺有盼头,也是飞翼隐身设计,还成功在航母上实现了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当时美军天天吹这是 “改变海战规则” 的装备。可没想到 2017 年突然就宣布项目下马了,为啥?成本太高、实战性太差,再加上咱们的东风 - 21D 反舰导弹越来越厉害,美军发现航母根本不敢靠近,与其搞无人攻击机,不如先解决舰载机航程不足的问题。最后折腾半天,搞出个 MQ-25 “黄貂鱼”,听起来挺唬人,实际上就是个加油机,只能给别的飞机加油,连武器都挂不了,等于从 “主攻手” 降格成了 “服务员”。
![]()
现在美军着急了,又开始搞 “协同作战飞机”(CCA)项目,想弄一款能跟有人机配合作战的舰载无人机,还找了通用原子公司来设计,说是要搞 “一机两型”,借鉴空军的技术节省时间。可这都还停在概念设计阶段,连个实机都没影,更别说上舰试飞了。反观咱们的攻击 - 21,从 2013 年首飞开始,陆基测试、模型验证、高原适应、舰载试飞一步步稳扎稳打,2023 年就在武汉的航母模拟台上测试过甲板操作,2025 年直接亮出着舰试验的照片,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六年时间就从原型机走到了实用化阶段,这进度美军看了能不眼红吗?
![]()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攻击 - 21 不光是一款装备,更是整个海军作战体系的 “增效器”。咱们的福建舰有电磁弹射,正好能跟攻击 - 21 配套,076 型两栖攻击舰也预留了它的部署位置。以前航母的打击主要靠歼 - 15 这样的有人机,飞行员体力有限,航程和留空时间都受限制。现在有了攻击 - 21,能连续在空中待 6 个小时,既能前出几百公里侦察,又能携带导弹精准打击,还不用担心里程和人员安全问题。在南海那种广阔海域,这等于给航母群装上了 “千里眼” 和 “长手臂”,美军想靠航母编队耀武扬威,难度直接翻了好几倍。
![]()
放眼全球,其他国家的舰载无人战斗机还都在 “画饼” 阶段。法国的神经元、英国的雷神,搞了好几年还停在技术验证,连实战部署的影子都没有;俄罗斯的 S-70 猎人无人机倒是在测试,但舰载版本连影都没见着。只有中国的攻击 - 21,实实在在地完成了着舰试验,即将形成战斗力,这一下就把传统军事强国甩在了身后,实现了真正的 “弯道超车”。
![]()
美军之前一直把航母当作维持海上霸权的 “压舱石”,觉得自己的舰载机技术没人能比。可现在攻击 - 21 一出来,等于直接在他们的 “优势领域” 插了一脚。以前美军航母可以靠舰载机的航程优势躲在安全区作战,现在攻击 - 21 能打 1500 公里,再配上东风 - 21D、鹰击 - 21 这些 “航母杀手”,美军航母不管躲到哪都觉得不安全。更要命的是,咱们的无人协同技术已经成熟,而美军还在从零开始搞 CCA,等他们的装备出来,咱们说不定都已经形成战斗力了。
![]()
所以说,攻击 - 21 伸出的那根拦阻钩,勾住的不只是航母甲板的拦阻索,更是美军在舰载无人机领域的 “领先梦”。以前美军总爱吹嘘自己的军事技术 “代差优势”,现在面对中国这款全球唯一的实用化舰载无人战斗机,是真的笑不出来了。这可不是靠嘴吹出来的优势,是从 2013 年首飞到 2025 年试飞,一步步用技术和试验堆出来的硬实力。接下来就看美军怎么接招了,毕竟在这场舰载无人机的竞赛里,咱们已经实实在在地跑在了前面。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