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变闹剧?白宫官网怼人还放表情包,特朗普把民主玩成游戏
现在的美国白宫是越来越会整活了。
以前提起白宫官网,大家都觉得是查政策、看公告的正经地方;以前说起白宫建筑,那都是值得好好保护的历史遗迹。
可自从特朗普2024年大选获胜、2025年开启第二任期后,这一切全变了味,官网成了嘲讽对手的“网红应援站”,百年东翼说拆就拆只为建宴会厅,这操作真是让人跌破眼镜。
说句实在话,现在的白宫官网已经彻底“跑偏”,把“公共服务”的初衷抛到九霄云外了。
2000年克林顿时期多实在,白宫网站的核心就是“扩大民主覆盖面”,让老百姓在家就能拿到政府信息、跟白宫搭上线。
可如今再打开whitehouse.gov,扑面而来的全是党争的火药味,活脱脱变成了特朗普团队的“怼人主战场”。
最显眼的就是那个精确到秒的计时器,死死盯着“民主党导致政府停摆”的时长,哪怕参议院民主党人早就跟共和党联手推进拨款法案了,这计时器还在那儿疯狂“输出”,生怕别人忘了甩锅。
更离谱的是一个叫“mysafespace”的网页,模仿21世纪初MySpace的复古风格,把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嘲讽成“宽檐帽小子”“廉价版奥巴马”,还瞎编他的“偶像”是跨国帮派和非法移民,纯属无稽之谈。
网页背景堆着几十个宽檐帽表情包,点击播放按钮居然还会响起墨西哥流浪音乐,这哪是政府官网,分明就是“饭圈黑料站”。
这个表情包的源头更扯,是特朗普转发的一段AI生成视频,内容带着种族歧视和低俗意味,没想到最后居然被搬上了官方网站,真是刷新下限。
2025年10月,白宫官网又搞了波大的,更新了“重大事件时间线”。
本来这个栏目是记录建筑改造的,结果硬生生塞进了一堆针对民主党前总统的争议内容: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照片、2023年白宫可卡因事件配拜登儿子亨特的照片、奥巴马当选前在肯尼亚穿索马里服饰的照片。
白宫官员私下里把这些叫作“复活节彩蛋”,就等着有人发现引爆话题,真是把党争玩出了新高度。
更让人无语的是,2025年1月特朗普刚就职没几天,白宫网站的西班牙文版就直接关了,打开只显示“找不到页面”。
白宫副新闻秘书说在调整内容,结果这一停就没了下文,引得大量拉美裔民众破防,吐槽这是“赤裸裸的歧视”。
其实这背后都是有操盘手的,一个绰号“相扑选手”的华裔男子张振熙,就是这套传播策略的核心人物。
他写的文案攻击性极强,之前还把党内对手骂成“绝望的太监”,把拜登嘲讽成“穿尿布走路”,风格跟官网现在的路数一模一样。
他们这套玩法还有个专属名词叫“赢学”,核心就是不管啥事都往“自己赢了”上靠,哪怕现实根本不是这样。
![]()
我跟你讲,特朗普政府的“折腾”可不只在线上,线下的动作更让人咋舌。
2025年10月,卫星图像一出来,大家都惊呆了,始建于1902年的白宫东翼楼,居然被拆得一干二净,原地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座有120多年历史的建筑,里面有第一夫人办公室、小型电影院,还是游客参观白宫的入口,结果就因为特朗普觉得现有场地太小,想建一个能容纳近千人的新宴会厅,说拆就拆了。
一开始特朗普还嘴硬,说新宴会厅“不会碰到原有建筑”,结果开工后又改口,说全拆比局部拆效果好,这翻脸比翻书还快。
这个新宴会厅占地约8361平方米,比白宫本身还大,造价也从最初的2亿美元涨到了3亿美元,真是越折腾越贵。
钱从哪儿来呢?特朗普说靠“慷慨的爱国者和美国企业”捐赠,亚马逊、谷歌、微软这些大公司都出了钱。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些企业跟联邦政府签了不少重要合同,这捐款说白了就是“买关系”,难怪被法律专家批成“道德噩梦”,众议院监督委员会都已经介入调查,怀疑有外国政府资金参与,还有其他不当行为。
更讽刺的是,拆东翼的时候,美国联邦政府正因为预算问题停摆了20多天,数百万政府工作人员无薪休假,低收入家庭的食品券、租房补贴都受影响,每停摆一周就造成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可特朗普不管这些,一边让民众承受停摆的痛苦,一边拿着企业捐款建宴会厅,还在官网上把停摆的锅全甩给民主党,这操作真是绝了。
拆除东翼的举动也引发了一片骂声。
美国国家历史保护信托基金会紧急发声明,敦促政府暂停拆除,说这是在破坏美国历史象征。
前国务卿希拉里直接发帖怒怼:“白宫不是他的房子,特朗普正在毁掉它。”民主党参议员杰夫·默克利更是直言,这是“拆毁美国象征,建立威权象征”。
但特朗普团队根本不当回事,还把批评说成是“刻意制造的愤怒”,照样我行我素。
线下施工声不断,线上嘲讽声不停,这诡异的“双重操作”其实都是套路。
白宫官员毫不避讳地说,网站就是“推送主张的载体”,他们要把它“武器化”。
左翼越愤怒,讨论度就越高,支持者就会截图分享,自然扩大了传播范围。
而线下拆东翼引发的争议,又刚好给线上的党争内容打了掩护,两边热度互相加持,把公众的注意力从民生问题上彻底引开。
从另一个角度看,特朗普政府的这些操作,本质上就是把政治当成了“流量游戏”,只要能博眼球、赚热度,根本不管什么底线。
对于白宫官网的变化,前几届政府的官员都看不下去了。
布什时期的前白宫互联网主任阿尔梅西说,以前的官网是“可信的信息来源”,内容不带贬义、不搞分裂,现在却成了纯粹的“政治工具”。
他甚至直言,要是当年奥巴马在官网上这么攻击共和党,早就炸锅了,现在特朗普树立的这个先例,会彻底毁掉政府网站的权威性。
民主党方面更是反应强烈,杰弗里斯团队发表声明谴责这种“政治抹黑”,多位议员呼吁国会调查,质疑白宫违反了《哈奇法案》,这项法律禁止联邦雇员参与党派政治活动。
但白宫官员嘴硬得很,辩称所有操作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真是把“脸皮厚”发挥到了极致。
而支持方则洗白说,现在网络表达更直白,网站不该再像新闻稿那样刻板,这不是党派问题,是“时代变化”。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赤裸裸的党争,把本该中立的官方平台当成攻击对手的武器,说破天也不合理。
奥巴马时期的白宫数字战略前主任梅肯·菲利普斯直接点破了关键:这种挑衅性做法,就是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让大家忽略医保保费上涨、经济损失这些实际问题。
事实也确实如此,官网的争议话题一次次霸占头条,新宴会厅筹款里的利益输送、政府停摆对民生的影响,反而没人关注了,这不就是典型的“避重就轻”吗?更可怕的是,这种操作正在加剧美国的政治极化。
两党现在根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把政府停摆、官方平台都当成党争的工具。
就像专家说的,美国现在陷入了恶性循环,两党都不想解决根本问题,只想着甩锅施压,最后受损的还是普通民众。
说白点,白宫官网就该是老百姓查信息的地方,百年东翼就该是好好保护的历史遗迹。
现在倒好,一个成了党争骂战的“神器”,一个成了满足私欲的“牺牲品”。
特朗普玩的“线上怼人+线下拆建”的套路,看似赢麻了流量,实则在消耗美国的政治信任和历史传承。
民主不是用来调侃抹黑的,公共平台更不该沦为攻击对手的武器,历史遗迹也不能说拆就拆。
![]()
再这么折腾下去,美国的那些所谓“民主价值”只会越来越苍白,最后吃苦头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毕竟没人愿意生活在一个连官方网站都充满敌意、历史说没就没的环境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