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不稳,国无宁日。在中国历史上,每逢王朝更迭或权力交替,总有分裂势力趁机作乱,而总有铁血将领挺身而出,用决绝手段守护领土完整。
![]()
这事儿的根儿,得从康熙末年说起。青海的和硕特部原本臣服清廷,首领固始汗去世后,部落分裂成西藏和青海两部分。康熙册封固始汗之子达什巴图尔为亲王,可他儿子罗卜藏丹津继位后,心里一直不平衡。当初清军驱准入藏,罗卜藏丹津全程配合,本以为能恢复和硕特汗国,结果清廷不仅在西藏设噶伦制度直接管辖,还在青海封了其他亲王分权,只给了他点银两绸缎赏赐。
![]()
1722年康熙驾崩,驻守青海的胤禵回京奔丧,罗卜藏丹津觉得机会来了。1723年,他强迫青海各王公会盟,废除清廷封号,自封“达赖珲台吉”,正式反清。更要命的是,他勾结了塔尔寺、郭隆寺等寺庙的大喇嘛,这些喇嘛不仅煽动信徒参战,还组织武僧拿起武器,短短时间内叛乱人数就达二十万。当时西宁周边数百里,寺庙喇嘛全成了叛军,攻城略地、抢掳焚烧,无所不为,清廷派去劝和的大臣都被他们拘禁杀害。
![]()
雍正刚继位,内政还没理顺就遇上这事儿,当即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领兵平叛。岳钟琪是岳飞二十一世孙,武将世家出身,之前驱准入藏时就立了大功,这会儿带着六千四川绿营兵和土司兵,从松潘出发驰援西宁。一路上他没闲着,半天就攻破二十七处堡寨,在大石山一战大败叛军,等赶到西宁时,清军士气一下子提了上来。
![]()
年羹尧稳住西宁外围后,叛军主力退守郭隆寺。这座寺庙藏着近万武僧,凭借险要地形构筑工事,成了叛军的重要据点。1724年正月,岳钟琪带着三千兵力攻打郭隆寺,喇嘛们仗着人多和地形优势顽强抵抗。清军先用火炮轰击,攻破寺院后,不少喇嘛逃进山洞负隅顽抗,岳钟琪下令放火熏杀。此战下来,清军斩杀数千喇嘛,加上后续清理的叛乱骨干,总共处置了六千参与叛乱的喇嘛。
当时军中有人劝他手下留情,毕竟都是出家人,可岳钟琪没听。那会儿清军粮草紧张,三万斤粮食要供三千带伤的弟兄和六千俘虏,撑不了三天,而这些喇嘛里还有人偷偷磨刀,甚至杀害看守的清军士兵。更让他震怒的是,攻进郭隆寺后,发现里面藏着上千把刀,还关着被掳来的牧民,有的被铁链锁住当奴隶使唤。
![]()
更关键的是,年羹尧打算让军队休整到开春再追击,岳钟琪坚决反对。他知道罗卜藏丹津还有十万大军,拖延下去只会养虎为患。他直接上书雍正,陈述战机不可失,雍正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封他为奋威将军。随后岳钟琪带领五千精锐,一天行军三百里,直捣罗卜藏丹津的柴达木驻地,叛军仓促应战溃不成军,罗卜藏丹津只能换上女装狼狈逃往准噶尔。
这场平叛只用了五个月,青海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彻底纳入清廷直接管辖。战后清廷设西宁办事大臣,将青海蒙古分为二十九旗,还制定了限制喇嘛寺庙规模、定期巡查的制度,从根源上遏制了宗教势力勾结叛乱的可能。岳钟琪虽然因此背负了“灭佛”的争议,但没人能否认,正是他的决绝,让青海边疆安定了上百年。
![]()
有人说他太过残忍,六千性命说斩就斩;也有人说乱世用重典,对分裂势力仁慈就是对百姓残忍。在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面前,铁血手段该不该用?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岳钟琪用行动证明,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终将遭到沉重打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